本頁附屬於《佛經人名整理(一期)》項目。所提及的人名可在該項目提供的數據中查詢,以獲得原文出處等更多信息。

在 T0125《增壹阿含經》卷3 中記錄了二百餘位弟子的名字和特點。這部分經文人名密集而描述簡短,其中很多人名在餘處是否出現過、有何事蹟,並不能容易的判斷。然而勘定這些正是《佛經人名整理》項目的任務之一。爲此我們特別將類似的內容收集到一起,以期對比確認。

所收集內容包括:

  • T0125《增壹阿含經》卷3,弟子品、比丘尼品、優婆塞品、優婆夷品。
  • T0126《阿羅漢具德經》,爲增一阿含的別譯本。
  • N0007《增支部》“是第一品”,即巴利 A.1.14 Etadaggavaggo,爲增一阿含的平行文本。
  • T0125《增壹阿含經》卷15,世尊介紹諸大弟子。
  • T0099《雜阿含經》第447經,世尊說某某弟子及其一衆弟子之特點。
  • T0125《增壹阿含經》卷46放牛品,同雜阿含447經。
  • T0130《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給孤獨女向其夫家介紹世尊的諸大弟子。
  • T0202《賢愚經》卷6,類似T0130的橋段,但是富那奇介紹諸大弟子。
  • 其他經文中散見的少量“第一弟子”內容。

由以上諸項,共錄得544條。其中300餘條可以確認是餘經中出現過的人。另有不到200條記錄留空,或許是確實僅見於此經,或者是見識所不及,不妨留空懸置。

現將所整理的表格列在這裏,其中勘定字段取用《佛經人名整理(一期)》項目中暫擬的標準名。最後所附的勘定備註中記錄了一些依據和可能的線索。

目錄

第一弟子品:比丘

返回目錄

原文稱呼 勘定 特点 身份 原文連接
阿若拘隣 憍陳如 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 初受法味,思惟四諦。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優陀夷 優陀夷 善能勸導,福度人民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摩訶男 摩訶那摩 速成神通,中不有誨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善肘 修婆睺 恒飛虛空,足不蹈地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婆破 婆敷 乘虛教化,意無榮冀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牛跡 伽婆跋帝 居樂天上,不處人中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善勝1   恒觀惡露,不淨之想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優留毘迦葉 優樓頻螺迦葉 將養聖眾,四事供養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江迦葉 那提迦葉 心意寂然,降伏諸結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象迦葉 伽耶迦葉 觀了諸法,都無所著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馬師 馬勝 威容端正,行步庠序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舍利弗 舍利弗 智慧無窮,決了諸疑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大目揵連 目犍連 神足輕舉,飛到十方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二十億耳 二十億耳 勇猛精進,堪任苦行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大迦葉 大迦葉 十二頭陀,難得之行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阿那律 阿那律 天眼第一,見十方域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離曰 離婆多 坐禪入定,心不錯亂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陀羅婆摩羅 陀驃 能廣勸率,施立齋講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小陀羅婆摩羅2   安造房舍,興招提僧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羅吒婆羅 護國 貴豪種族,出家學道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大迦旃延 大迦旃延 善分別義,敷演道教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軍頭波漢 軍頭波漢 堪任受籌,不違禁法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賓頭盧 賓頭盧 降伏外道,履行正法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3 差摩(比丘) 瞻視疾病,供給醫藥。 四事供養,衣被飲食。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鵬耆舍 婆耆舍 能造偈頌,嘆如來德。 言論辯了,而無疑滯。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摩訶拘絺羅 摩訶拘絺羅 得四辯才,觸難答對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堅牢   清淨閑居,不樂人中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難提 難提迦 乞食耐辱,不避寒暑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今毘羅 金毘羅 獨處靜坐,專意念道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施羅 施羅 一坐一食,不移于處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浮彌 浮彌 守持三衣,不離食息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狐疑離曰4 狐疑離曰 樹下坐禪,意不移轉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婆嗟5 婆蹉種出家 苦身露坐,不避風雨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陀素6 陀娑 獨樂空閑,專意思惟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尼婆   著五納衣,不著榮飾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優多羅 優多羅 常樂塚間,不處人中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盧醯甯7   恒坐草蓐,日福度人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優鉗摩尼江   不與人語,視地而行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刪提8 刪提 坐起行步,常入三昧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曇摩留支 曇摩留支 好遊遠國,教授人民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迦淚   喜集聖眾,論說法味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婆拘羅 薄拘羅 壽命極長,終不中夭。 常樂閑居,不處眾中。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滿願子 富樓那 能廣說法,分別義理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優波離 優波離 奉持戒律,無所觸犯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婆迦利 婆迦利 得信解脫,意無猶豫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難陀 難陀 天體端正,與世殊異。 諸根寂靜,心不變易。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婆陀9 羅陀 辯才卒發,解人疑滯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斯尼   能廣說義,理不有違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天須菩提10 天須菩提 喜著好衣,行本清淨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難陀迦11 難陀迦 常好教授,諸後學者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須摩那12 須漫 善誨禁戒,比丘尼僧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尸婆羅 尸婆羅 功德盛滿,所適無短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優波先迦蘭陀子13 優波斯那 具足眾行,道品之法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婆陀先   所說和悅,不傷人意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摩訶迦延那   修行安般,思惟惡露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優頭槃 梵摩那 計我無常,心無有想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拘摩羅迦葉 鳩摩羅迦葉 能雜種論,暢悅心識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面王 面王 著弊惡衣,無所羞恥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羅雲 羅睺羅 不毀禁戒,誦讀不懈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般兔 槃陀 以神足力,能自隱曀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周利般兔 周利槃陀 能化形體,作若干變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釋王 跋提梨迦(釋族王子) 豪族富貴,天性柔和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婆提婆羅 跋陀和利 乞食無厭足,教化無窮。 氣力強盛,無所畏難。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羅婆那婆提 羅婆那拔提 音響清徹,聲至梵天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鴦迦闍   身體香潔,熏乎四方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阿難 阿難 知時明物,所至無疑, 所憶不忘,多聞廣遠,堪任奉上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迦持利   莊嚴服飾,行步顧影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月光   諸王敬待,群臣所宗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輸提14 樹提長者 天人所奉,恒朝侍省。 以捨人形,像天之貌。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諸天師導,旨授正法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菓衣15 輸毘多 自憶宿命,無數劫事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鴦掘魔 央掘魔羅 體性利根,智慧淵遠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僧迦摩 僧迦藍 能降伏魔,外道邪業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質多舍利弗 質多舍利弗 入水三昧,不以為難。 廣有所識,人所敬念。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善來16 娑竭 入火三昧,普照十方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那羅陀17 那羅陀 能降伏龍,使奉三尊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鬼陀18   降伏鬼神,改惡修善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毘盧遮   降乾沓和,懃行善行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須菩提 須菩提 恒樂空定,分別空義。 志在空寂,微妙德業。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耆利摩難19   行無想定,除去諸念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焰盛   入無願定,意不起亂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梵摩達20 梵摩達(比丘) 入慈三昧,心無恚怒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須深 須深 入悲三昧,成就本業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娑彌陀21   得喜行德,無若干想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躍波迦   常守護心,意不捨離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曇彌 曇彌 行焰盛三昧,終不解脫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比利陀婆遮 畢陵伽婆蹉 言語麁獷,不避尊貴。 入金光三昧。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無畏22   入金剛三昧,不可沮壞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須泥多23 尼提 所說決了,不懷怯弱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陀摩   恒樂靜寂,意不處亂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須羅陀 須羅陀 義不可勝,終不可伏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那伽波羅 那伽波羅 曉了星宿,預知吉凶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婆私吒 婆悉吒 恒喜三昧,禪悅為食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須夜奢   常以喜為食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滿願盛明   恒行忍辱,對至不起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彌奚 彌醯 修習日光三昧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尼拘留24 尼拘律想 明算術法,無有差錯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鹿頭25 鹿頭 分別等智,恒不忘失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26 浮彌 得雷電三昧者,不懷恐怖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頭那27 頭那(比丘) 觀了身本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須拔 須跋 最後取證,得漏盡通 比丘 《增壹阿含》弟子品
憍陳如 憍陳如 棄捨王位久為出家,最初悟道梵行第一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大迦葉 大迦葉 少貪常喜持頭陀行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舍利弗 舍利弗 具大辯才智慧第一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目乾連 目犍連 修持精進具大神通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阿儞嚕駄28 阿那律 有所觀矚得大天眼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阿難 阿難 具足定慧多聞第一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優波離 優波離 善解軌儀能持律藏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富樓那 於大眾中能說妙法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捺羅𭣒末羅子 陀驃 坐臥等物悉皆具足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賓度羅跋囉墮舍29 賓頭盧 說法之音如師子吼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迦旃延 大迦旃延 善解經律而能論義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末朅哩 婆迦利 能於佛法信解第一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迦留陀夷 優陀夷 修持得果光顯氏族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跋捺哩哥30   有所演說具大妙音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童子迦葉 鳩摩羅迦葉 善解美語而能談論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率嚕拏酤胝嚩蹉31 二十億耳 四威儀中具大精進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嚩哩呬哥   於一切處能具速通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唧哩野哥   善能進趣悟道得果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修伽陀 娑竭 能具火界神通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跋提梨迦(釋族王子) 捨於上族而樂出家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優樓頻螺迦葉32 優樓頻螺迦葉 釋氏王族而捨出家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布蘭那   於靈塔處而先受請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俱絺羅 摩訶拘絺羅 隨所敷演而有大智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烏波細那末朅梨子33 優波斯那 威儀端謹身貌圓滿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半託迦 周利槃陀 唯於佛法解義第一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大半託迦 槃陀 於四諦理能斷疑惑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劫賓那 摩訶劫賓寧 言直無隱警誡諸苾芻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難那哥34 難陀迦 常行警誡諸苾芻尼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細嚩羅 尸婆羅 人多歸仰恒得財利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難努 難陀 諸根隱密人所莫測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羅睺羅 羅睺羅 善持戒律清淨無缺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未酤羅 薄拘羅 於所受身少病少惱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須菩提 須菩提 常行布施而能不滅解空第一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昂誐帝哩野   於一切時而能少語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輸毘多 輸毘多 於宿命智具足,獲得所有往昔種種之事悉能解說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護國 護國 能修淨行善住山巖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憍梵波提   坐臥等物悉皆具足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哩嚩多35 狐疑離曰 於進趣中而能得定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那羅陀36 那羅陀 修行能斷已生煩惱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彌企哥37 彌醯 而能止息未生煩惱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梨婆多38 離婆多 常具慈行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畢陵伽婆蹉 畢陵伽婆蹉 能於苦中善行悲行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婆那梨   具大捨行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得勝   具大捨力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羯諾迦嚩蹉   於善惡法悉能了達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難陀 難陀 於世貪欲悉能速斷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彌𡁠羅   於所瞋恚便能速除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摩那嚩   能修勝果速斷我慢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婆囉墯惹摩那嚩   於愚癡法而能速斷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摩那嚩   清淨修持善解因果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盎堀摩羅 央掘魔羅 能修聖果具大利根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薩哩波那娑   三業調順諸根柔軟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摩喝枳   於微妙義善能咨問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囉陀 羅陀 有所言論具大辯才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羯羅波   以甚深義能問於母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嚩儗舍   善閑法義結集伽陀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尾舍珂半左梨子   所出語言悉皆真實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達哩彌哥   以清淨心常樂求法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布蘭拏   修歡喜行具忍辱力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野輸那   自內觀法善達本心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蜜哩誐尸囉39 鹿頭 於世法中善解占相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達磨哥40 曇彌 以殊勝心善解妙法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補特伽羅   於欲自在善了去來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波摩那   於一切時而能善語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達哩彌羅   方便善巧能敷妙法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誐嚩捺多   得妙法義能次第說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割閉怛計   於一切時說法無倦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無能勝   恒肅容儀常懷歡喜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正覺   常具多喜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善生 宿闍諦 唯於智慧而得解脫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嚩澀波   而能獲得定慧解脫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昝謨哥   能斷其貪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吠囉吒星賀   具善解脫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叉摩哥   清淨修持知已信解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摩呬哥   於世間中最得殊勝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最勝   智解高深能破外論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嬭訖囉咩𡁠41 僧迦藍 能具正見善破魔軍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惹伽迦葉42   能於智慧善破愚迷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僕虞哥   常行平等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率嚕拏酤胝羯蘭拏   修清淨智漸漸少塵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烏怛嚕   於進趣中具大清淨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昂儗盧   身貌無缺諸根圓滿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仙授 梨犀達多 而於修持善解空法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尊那 周那 於空法中深生信解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摩賀哥   於自果中唯具神通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信重   善能觀於八解脫義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謨賀囉惹43 面王 於威儀中樂妙色衣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散惹曳   廣談妙理具大眷屬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善現   定慧具足恒受人天供養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毘舍羅   發心出家樂修聖行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沒麁馳哥婆囉特惹   因遇苦緣而乃出家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遜那哩哥帝哩野酤   厭離輪迴而求出家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遜那哩哥婆囉特惹   悟世不堅深生厭離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薩呬瑟努哥   默然止息容儀端謹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烏波禰那   清淨修持性淳少辯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難禰哥   恒獨進修具寂靜行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頸必羅44   善於定慧得大解脫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龍護 那伽波羅 於愚迷者能令清淨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須跋陀羅 須跋 能修淨行最後出家 比丘 《阿羅漢具德經》
阿若憍陳如 憍陳如 出家久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舍利弗 舍利弗 大慧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大目犍連 目犍連 具神通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摩訶迦葉 大迦葉 教頭陀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阿那律 阿那律 具天眼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婆提優卡力句塔耶 跋提梨迦(釋族王子) 貴族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拉窟他卡婆提耶 羅婆那拔提 妙音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賓度羅跋囉墮闍 賓頭盧 作師子吼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分耨文陀尼子 富樓那 說法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摩訶迦旃延 大迦旃延 廣為分別略說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朱利槃特 周利槃陀 意成身者;心解脫善巧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摩訶槃毒 槃陀 慧解脫[4]善巧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須菩提 須菩提 住無諍者;應供養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哩縛帝佉彌囉縛 離婆多 住阿蘭若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頡離伐多 狐疑離曰 住定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室縷拏俱胝頻設 二十億耳 發勤精進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室縷窟底卡諾(億耳) 聞俱胝 善語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尸拔羅 尸婆羅 利得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婆迦利 婆迦利 信勝解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羅睺羅 羅睺羅 好學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羅吒波羅 護國 信出家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軍頭波漠 軍頭波漢 初得餐券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鵬耆舍 婆耆舍 具辯才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優波斯那婆檀提子 優波斯那 普端嚴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沓婆摩羅子 陀驃 敷牀座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畢鄰陀婆蹉 畢陵伽婆蹉 諸天所愛樂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婆希耶達如支利亞〔著樹皮衣〕 婆醯迦 速疾神通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鳩摩羅迦葉 鳩摩羅迦葉 妙說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摩訶拘絺羅 摩訶拘絺羅 得無礙解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阿難 阿難 多聞者 具憶念者 具悟解者 具堅固者 近侍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優樓頻羅迦葉 優樓頻螺迦葉 具大眾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柯留陀夷 優陀夷 歡悅於家門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薄俱羅 薄拘羅 無病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輸毘多 輸毘多 隨念宿住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優波離 優波離 持律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難陀迦 難陀迦 教授比丘尼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難陀 難陀 守護根門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摩訶劫賓那 摩訶劫賓寧 教授比丘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娑竭陀 娑竭 火界善巧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羅陀 羅陀 能起辯才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謨賀囉惹 面王 持麤衣者 比丘 《增支部》是第一品

第一弟子品:比丘尼

返回目錄

原文稱呼 勘定 特点 身份 原文連接
大愛道瞿曇彌 大愛道 久出家學,國王所敬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讖摩45 差摩(比丘尼) 智慧聰明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優鉢華色 蓮華色 神足第一,感致諸神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機梨舍瞿曇彌 吉離舍瞿曇彌 行頭陀法,十一限礙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奢拘梨 奢拘梨 天眼第一,所照無礙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奢摩46 奢摩(比丘尼) 坐禪入定,意不分散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波頭蘭闍那   分別義趣,廣演道教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波羅遮那 波羅遮羅 奉持律教,無所加犯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迦旃延47 迦旃延(比丘尼) 得信解脫,不復退還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最勝   得四辯才,不懷怯弱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拔陀迦毘離 婆陀 自識宿命,無數劫事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醯摩闍   顏色端正,人所敬愛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輸那48   降伏外道,立以正教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曇摩提那49 法施(比丘尼) 分別義趣,廣說分部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優多羅50 優多羅(第一弟子-比丘尼) 身著麁衣,不以為愧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光明   諸根寂靜,恒若一心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禪頭   衣服齊整,常如法教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檀多   能雜種論,亦無疑滯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天與   堪任造偈,讚如來德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瞿卑   多聞博知,恩慧接下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無畏51   恒處閑靜,不居人間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毘舍佉 毘舍佉(比丘尼) 苦體乞食,不擇貴賤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拔陀婆羅   一處一坐,終不移易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摩怒呵利   遍行乞求,廣度人民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陀摩   速成道果,中間不滯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須陀摩   執持三衣,終不捨離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珕須那   恒坐樹下,意不改易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奢陀   恒居露地,不念覆蓋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優迦羅   樂空閑處,不在人間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離那   長坐草蓐,不著服飾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阿奴波摩52   著五納衣,以次分越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優迦摩   樂空塚間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清明   多遊於慈,愍念生類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素摩   悲泣眾生,不及道者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摩陀利   喜得道者,願及一切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迦羅伽   護守諸行,意不遠離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提婆修   守空執虛,了之無有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日光   心樂無想,除去諸著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末那婆 摩羅婆 修習無願,心恒廣濟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毘摩達   諸法無疑,度人無限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普照   能廣說義,分別深法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曇摩提   心懷忍辱,如地容受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須夜摩   能教化人,使立檀會。 辦具床座。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因陀闍   心已永息,不興亂想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觀了諸法,而無厭足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拘那羅   意強勇猛,無所染著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婆須   入水三昧,普潤一切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降提   入焰光三昧,悉照萠類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遮波羅   觀惡露不淨,分別緣起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守迦53   育養眾人,施與所乏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拔陀軍陀羅拘夷國54 君茶羅繫頭 我聲聞中最後第一比丘尼 比丘尼 《增壹阿含》比丘尼品
摩訶波闍波提 大愛道 棄於王族久為出家,清淨威儀常修梵行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鉢吒左囉 波羅遮羅 少貪知足行頭陀行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善相   智慧深廣有大辯才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蓮花色 蓮華色 能行善行威德無過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蘇摩55 蘇摩(比丘尼) 於所修持善得天眼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輸婆羯哩摩囉女56   修聞思慧獲大多聞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訖哩舍 吉離舍瞿曇彌 善能持律軌範無虧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施法 法施(比丘尼) 能於妙法善巧敷宣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釋女達磨   恒以慈心宣揚妙法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大白   精修聖因光顯族氏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室珂羅哥長者母57 室珂羅哥長者母 志求大果信心出家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羅睺羅母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 宿植良因具大福德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螺髻   恒慕修持具大精進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58 君茶羅繫頭 而於自果能具速通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妙頸   智慧甚深善解經律 比丘尼 《阿羅漢具德經》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 大愛道 出家久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讖摩 差摩(比丘尼) 大慧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優婆拉瓦那是〔蓮華色〕 蓮華色 具神通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波吒左囉 波羅遮羅 持律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曇摩提那 法施(比丘尼) 說法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難陀 難陀(比丘尼) 靜慮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索那 輸盧 發勤精進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奢拘梨 奢拘梨 具天眼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跋陀軍陀羅拘夷國 君茶羅繫頭 疾速神通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跋陀迦比羅 婆陀 隨念宿住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巴達卡恰那   得大神通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翅舍憍答彌 吉離舍瞿曇彌 持麤衣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私伽羅母 室珂羅哥長者母 信解者 比丘尼 《增支部》是第一品

第一弟子品:優婆塞

返回目錄

原文稱呼 勘定 特点 身份 原文連接
三果商客 二賈客 初聞法藥,成賢聖證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質多長者 質多羅 第一智慧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犍提阿藍   神德第一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掘多長者   降伏外道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優波掘長者   能說深法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呵侈阿羅婆 手長者 恒坐禪思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勇健長者 勇猛長者 降伏魔宮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闍利長者   福德盛滿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須達長者 給孤獨 大檀越主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泯兔長者   門族成就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生漏 生聞 好問義趣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梵摩俞 沸伽羅娑羅 利根通明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御馬摩納59   諸佛信使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喜聞笒60   計身無我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毘裘   論不可勝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優婆離長者 優婆離(尼乾弟子歸佛) 能造誦偈。言語速疾。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殊提長者 樹提長者 喜施好寶,不有悋心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優迦毘舍離61 郁伽長者 建立善本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最上無畏   能說妙法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頭摩大將領毘舍離 頭摩隸車子 所說無畏,善察人根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毘沙王 頻婆娑羅王 好喜惠施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光明王   所施狹少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波斯匿 波斯匿王 建立善本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阿闍世 阿闍世 得無根善信,起歡喜心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優填王 優填王 至心向佛,意不變易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月光王子   承事正法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祇洹王子 祇陀太子 供奉聖眾,意恒平等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師子王子   常喜濟彼,不自為己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無畏王子 無畏王子 善恭奉人,無有高下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雞頭王子   顏貌端正,與人殊勝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不尼長者   恒行慈心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摩訶納釋種62 摩訶那摩(王子) 心恒悲念,一切之類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拔陀釋種   常行喜心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毘闍先   恒行護心,不失善行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師子大將 師子大將 堪任行忍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毘舍御   能雜種論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難提婆羅 難提(優婆塞) 賢聖默然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優多羅 優多羅(第一弟子-優婆塞) 懃修善行,無有休息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天摩   諸根寂靜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拘夷那摩羅   我弟子中最後受證 優婆塞 《增壹阿含》清信士品
布薩 提謂 初發信心歸依三寶;住烏嚕尾螺。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跋梨 波利 初發信心歸依三寶;住烏嚕尾螺。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那酤羅父63 那拘羅(父) 具足能行清淨戒法;住於婆儗數。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給孤獨長者 給孤獨 而於眾僧常行布施;住於舍衛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善授長者   曩修聖因具大福德;住於舍衛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最首長者 郁伽長者 於眾僧中常施飲食;住於廣嚴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同生長者   恒於佛法僧中而能種種布施;住於王舍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大名長者 摩訶那摩(王子) 恒為病苦者而施於湯藥;住迦毘羅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蜜茶哥長者   能於信心中常行慈悲行;住於大賢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心賀悉多哥長者   能以四攝法善化眾會;同住於大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阿吒嚩哥   能以四攝法善化眾會;同住於大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烏波離長者 優婆離(尼乾弟子歸佛) 從初發信心而能具大智;住那爛陀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勇猛長者 勇猛長者 能於眾會中談論師子吼;住於王舍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訥哩目珂栗蹉尾長者   善有大智慧能破外論師;住於廣嚴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唧怛嚕長者   恒於大眾中廣說微妙法;住蘇波羅哥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勝軍王 波斯匿王 有所談論具大辯才;都舍衛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哥路王弟   於信心中利根第一;住於舍衛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仙授64 梨師達多 而於信心中能具大智慧;住於舍衛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布囉拏   於信心中能持梵行;住於舍衛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頻婆娑羅王 頻婆娑羅王 珍寶具足庫藏豐盈,廣聚人民多聞第一;都於王舍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𡁠嚩哥長者   常於三寶發菩提心,而於世間多饒其子;住於王舍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無畏王子 無畏王子 信心精進能具速通;住於王舍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韋提希子阿闍世王 阿闍世 已斷根本而生信解;都於王舍城。 優婆塞 《阿羅漢具德經》
多梨富沙、婆梨迦二商人 二賈客 最初歸依者 優婆塞 《增支部》是第一品
善施居士給孤獨 給孤獨 施者 優婆塞 《增支部》是第一品
質多居士 質多羅 說法者 優婆塞 《增支部》是第一品
呵多阿羅婆 手長者 以四攝事攝眾者 優婆塞 《增支部》是第一品
摩訶那摩釋迦氏 摩訶那摩(王子) 施上味者 優婆塞 《增支部》是第一品
郁伽居士毘舍離出 郁伽長者 施悅意食者 優婆塞 《增支部》是第一品
嗢羯吒居士 郁伽(象村) 近事僧伽者 優婆塞 《增支部》是第一品
斯拉安巴它 勇猛長者 不動信者 優婆塞 《增支部》是第一品
紀巴卡扣馬拉巴洽〔童子醫王耆域〕 耆域 對人淳厚者 優婆塞 《增支部》是第一品
那拘羅父居士 那拘羅(父) 可倚信之語者 優婆塞 《增支部》是第一品

第一弟子品:優婆夷

返回目錄

原文稱呼 勘定 特点 身份 原文連接
難陀難陀婆羅65 長者女(供乳糜) 初受道證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久壽多羅66 度勝 智慧第一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須毘耶女67 須毘耶女 恒喜坐禪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毘浮   慧根了了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鴦竭闍   堪能說法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跋陀娑羅須焰摩   善演經義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婆修陀   降伏外道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無優   音響清徹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婆羅陀   能種種論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須頭   勇猛精進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摩利夫人 摩利 供養如來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須賴婆夫人   承事正法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捨彌夫人 該容 供養聖眾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月光夫人 月光夫人 瞻視當來過去賢士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雷電夫人   檀越第一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摩訶光68 須毘耶女 恒行慈三昧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毘提69 韋提希夫人 行悲哀愍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拔提70   喜心不絕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難陀母 難陀母 行守護業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照曜   得信解脫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無優   恒行忍辱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毘讎先   行空三昧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優那陀   行無想三昧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無垢71 無垢(優婆夷) 行無願三昧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尸利夫人72   好教授彼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鴦竭摩   善能持戒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雷焰   形貌端正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最勝   諸根寂靜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泥羅   多聞博知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脩摩迦提須達女73 修摩提 能造頌偈。無所怯弱。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我聲聞中最後取證優婆斯者 優婆夷 《增壹阿含》清信女品
難那 難陀(女) 初發信心歸佛法僧;住烏嚕尾螺。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難那力 婆羅(女) 初發信心歸佛法僧;住烏嚕尾螺。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諾酤羅長者母74 諾酤羅長者母 能起初心信解戒法;住於婆儗數。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毘舍佉母 鹿子母毘舍佉 恒於眾僧常行布施;住於舍衛城。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哩提羅   宿施因豐具大福德;住於舍衛城。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大軍長者婦75 須毘耶女 修治湯藥施病苦者;住波羅奈城。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善愛長者婦76 須毘耶女 於疾病者而能承事;住於波羅奈城。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奢摩嚩帝 該容 久已發信心常行於慈行;住憍睒彌國。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酤沒儒怛囉77 度勝 而於眾會中多聞能第一;住憍睒彌國。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善意王女78   善能敷妙法而有大辯才;住於舍衛城。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尊那王女79   久發信心能具大智;住於王舍城。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正覺王女   而於色相中端嚴居第一;住於王舍城。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沒怛囉長者婦   能生信解意善發菩提心;住於王舍城。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𡁠嚩哥長者婦   於所住世多饒其子;住於王舍城。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率嚕拏長者婦   恒善能修持而具大精進;住於瞻波城。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難那長者女   恒於眾僧中能施住止處;住於竹林中。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哥路   久發信心深解禪定;住於竹林中。 優婆夷 《阿羅漢具德經》
斯佳它塞那尼 耶輸陀母 最初歸依者 優婆夷 《增支部》是第一品
毘舍佉彌伽羅母 鹿子母毘舍佉 施者 優婆夷 《增支部》是第一品
久壽多羅 度勝 多聞者 優婆夷 《增支部》是第一品
奢摩囉帝 該容 住慈〔定〕者 優婆夷 《增支部》是第一品
鬱多羅難陀母 難陀母 靜慮者 優婆夷 《增支部》是第一品
斯巴伐沙扣利亞女 suppavāsā 施上味者 優婆夷 《增支部》是第一品
須毘耶優婆夷 須毘耶女 看病者 優婆夷 《增支部》是第一品
迦帝耶尼 kātiyānī 不動信者 優婆夷 《增支部》是第一品
那拘羅母居家女 諾酤羅長者母 可倚信語者 優婆夷 《增支部》是第一品
迦羅優婆夷 kāḷī 隨聞得信者 優婆夷 《增支部》是第一品

給孤獨女爲夫家介紹諸大弟子

返回目錄

原文稱呼 勘定 特点 身份 原文連接
阿惹憍陳如 憍陳如 此人最先得聞法要而獲果證,佛說是人,於證涅槃中最上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舍利子 舍利弗 智慧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大迦葉 大迦葉 修頭陀行中最為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大目乾連 目犍連 神通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摩訶迦旃延 大迦旃延 於經典中議論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摩訶俱絺羅 摩訶拘絺羅 少欲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優波離 優波離 持律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馬勝 馬勝 威儀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滿慈子 富樓那 於說法人中而為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多財子 尸婆羅 於受用福中自在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阿泥嚕馱 阿那律 天眼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聞俱胝 聞俱胝 離塵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樹提迦 樹提長者 受天勝福而為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聞二百億 二十億耳 精進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畢陵伽婆蹉 畢陵伽婆蹉 悲行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烏陀夷 優陀夷 於釋種中端嚴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摩訶劫賓那 摩訶劫賓寧 軟語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難陀 難陀 密護諸根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羅睺羅 羅睺羅 學戒第一 比丘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富那奇介紹諸大弟子

返回目錄

原文稱呼 勘定 特点 身份 原文連接
憍陳如 憍陳如 斯等五人最先受化,於弟子中第一上首 比丘 《賢愚經》卷6
摩訶迦葉 大迦葉 清儉知足,常行頭陀,愍諸廝賤,賑濟貧乏 比丘 《賢愚經》卷6
舍利弗 舍利弗 廣博大智 比丘 《賢愚經》卷6
大目連 目犍連 神足第一,德行純備 比丘 《賢愚經》卷6
阿那律提 阿那律 天眼第一 比丘 《賢愚經》卷6
難陀 難陀 眾相具足,德行純備 比丘 《賢愚經》卷6
須菩提 須菩提 廣智多聞,解空第一 比丘 《賢愚經》卷6
分耨文陀尼子 富樓那 辯才應適,最為第一 比丘 《賢愚經》卷6
優波離 優波離 持律第一 比丘 《賢愚經》卷6
二十億 二十億耳 精進第一 比丘 《賢愚經》卷6
劫賓寧 摩訶劫賓寧 挺特勇猛,端正第一 比丘 《賢愚經》卷6
賓頭盧埵闍 賓頭盧 善能入定,坐禪第一 比丘 《賢愚經》卷6
羅睺羅 羅睺羅 六通清徹,無所罣礙 比丘 《賢愚經》卷6

世尊介紹諸大弟子

返回目錄

原文稱呼 勘定 特点 身份 原文連接
阿難 阿難 第一多聞,堪侍左右 比丘 《增壹阿含經》卷15
阿那律 阿那律 天眼第一 比丘 《增壹阿含經》卷15
阿若拘鄰 憍陳如 博識多知,國王所念 比丘 《增壹阿含經》卷15
優陀耶 優陀夷 能勸化人民 比丘 《增壹阿含經》卷15
摩訶男 摩訶那摩 有速疾智 比丘 《增壹阿含經》卷15
須婆休 修婆睺 恒喜飛行 比丘 《增壹阿含經》卷15
婆破 婆敷 空中往來 比丘 《增壹阿含經》卷15
優毘迦葉 優樓頻螺迦葉 多諸弟子 比丘 《增壹阿含經》卷15
江迦葉 那提迦葉 意得觀空 比丘 《增壹阿含經》卷15
象迦葉 伽耶迦葉 意得止觀 比丘 《增壹阿含經》卷15

世尊介紹諸大弟子及其一類之衆

返回目錄

原文稱呼 勘定 特点 身份 原文連接
舍利弗 舍利弗 如此諸人皆智慧之士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大目乾連 目犍連 此諸比丘皆是神足之士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大迦葉 大迦葉 此諸上士皆是十二頭陀行法之人也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阿那律 阿那律 此諸賢士皆天眼第一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離越 離婆多 此諸人皆是入定之士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迦旃延 大迦旃延 此諸上士皆是分別義理之人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滿願子 富樓那 此諸賢士皆是說法之人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優波離 優波離 此諸人皆是持禁律之人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須菩提 須菩提 此諸上人皆是解空第一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羅云 羅睺羅 此諸賢士皆是戒具足士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阿難 阿難 此諸賢士皆是多聞第一,所受不忘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提婆達兜 提婆達多 此諸人為惡之首,無有善本 比丘 《增壹阿含》卷46
憍陳如 憍陳如 皆上座多聞大德,出家已久,具修梵行 比丘 《雜阿含》447經
大迦葉 大迦葉 皆少欲知足,頭陀苦行,不畜遺餘。 比丘 《雜阿含》447經
舍利弗 舍利弗 皆大智辯才 比丘 《雜阿含》447經
大目揵連 目犍連 皆神通大力 比丘 《雜阿含》447經
阿那律陀 阿那律 皆天眼明徹 比丘 《雜阿含》447經
二十億耳 二十億耳 皆勇猛精進,專勤修行者 比丘 《雜阿含》447經
陀驃 陀驃 皆能為大眾修供具者 比丘 《雜阿含》447經
優波離 優波離 皆通達律行 比丘 《雜阿含》447經
富樓那 富樓那 皆辯才善說法者 比丘 《雜阿含》447經
迦旃延 大迦旃延 皆能分別諸經,善說法相 比丘 《雜阿含》447經
阿難 阿難 皆多聞總持 比丘 《雜阿含》447經
羅睺羅 羅睺羅 皆善持律行 比丘 《雜阿含》447經
提婆達多 提婆達多 皆習眾惡行 比丘 《雜阿含》447經

其他散見

返回目錄

原文稱呼 勘定 特点 身份 原文連接
須達長者 给孤独 好喜布施 優婆塞 《增壹阿含》卷4
摩利夫人 摩利 第一得證優婆斯,篤信牢固 優婆夷 《增壹阿含》卷6
阿那律 阿那律 天眼第一 比丘 《增壹阿含》卷7
羅雲 羅睺羅 能持禁戒 比丘 《增壹阿含》卷7
大愛道 大愛道 廣識多知 比丘尼 《增壹阿含》卷9
迦旃延比丘尼 迦旃延(比丘尼) 得信解脫 比丘尼 《增壹阿含》卷13
二十億耳 二十億耳 精懃苦行 比丘 《增壹阿含》卷13
那優羅父 須拔陀羅 無所愛惜 優婆塞 《增壹阿含》卷14
阿那律 阿那律 天眼第一 比丘 《增壹阿含》卷20
大迦葉 大迦葉 第一比丘頭陀行者 比丘 《增壹阿含》卷20
君頭波漢 軍頭波漢 第一受舍羅者 比丘 《增壹阿含》卷22
君頭波歎 軍頭波漢 第一受舍羅者 比丘 《須摩提女經》卷1
多耆奢 婆耆舍 第一造偈弟子;所說無疑難; 比丘 《增壹阿含》卷24
尸婆羅 尸婆羅 第一福德者 比丘 《增壹阿含》卷25
舍鳩利 奢拘梨 天眼第一 比丘尼 《增壹阿含》卷26
僧迦摩 僧迦藍 能降伏魔 比丘 《增壹阿含》卷27
大目乾連 目犍連 第一聲聞神足難及 比丘 《增壹阿含》卷29
鴦掘魔 央掘魔羅 第一聰明捷疾智者 比丘 《增壹阿含》卷31
輸盧 輸盧 能降伏外道 比丘尼 《增壹阿含》卷32
君茶羅 君茶羅繫頭 智慧捷疾 比丘尼 《增壹阿含》卷36
朱利槃特 周利槃陀 變化身形,能大能小 比丘 《增壹阿含》卷40
師子長者 師子長者 平等施 優婆塞 《增壹阿含》卷45
吉護 跋陀和利 第一聲聞多飲食者 比丘 《增壹阿含》卷47
劫毘羅 婆陀 自憶宿命無數世事 比丘尼 《增壹阿含》卷50
朋耆奢 婆耆舍 第一造偈弟子;所說無疑難; 比丘 《受新歲經》卷1
僧伽羅摩 僧迦藍 能降伏魔 比丘 《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卷1

備註

返回目錄

  1. 善勝:或爲”耶舍”?即“善稱”;或爲“跋提”?即“賢”。此比丘修不淨觀,待考。佛光藏注爲“卽颰提、跋提梨迦 (Bhaddiya)(巴),佛陀成道後,最初化度的五比丘之一”,但未見依據。 

  2. 小陀羅婆摩羅:因與“陀羅婆摩羅”,所以不應是同一人。 

  3. :宋元明均作“讖”,僅高麗作“識”,今依宋元明改。差摩(比丘)又作“差摩迦”,巴利khemaka。T0099s103 說其病重時爲諸比丘說法,諸比丘證果。此經極爲著名,《雜含》中有十經均在比丘病重時引用此事。雖然這些都說明差摩比丘自己病重被探視,而沒有說差摩比丘探視其他病比丘,但因其音同且常被提及而作勘同。 

  4. 狐疑離曰:前文已列“離曰”,故應非一人。dppn:“他的这个特点众所周知,因此他被称为“怀疑者瑞瓦塔”(UdA.314)” 巴利:Kaṅkhā-Revata 即懷疑者離婆多。但此處兩位離婆多的特點均爲禪定,或者二人常常混淆。在dppn中,禪定的特點屬於狐疑離婆多,而離婆多條下未提及禪定。T0126中有“梨婆多:常具慈行”,而律藏中的離婆多也是說其性多慈,如《四分律》:“我先白衣時嘗習慈心,此夜思惟入慈三昧”。《五分律》:“我性多慈,今夜多遊此定”。 

  5. 婆嗟:應爲“婆蹉”(婆蹉【宋】【元】【明】【聖】)。經中有此同名外道後出家。雖然巴利文爲“Vacchagotta”意即“婆蹉種”。但經中也常直接稱之爲“vaccha”。佛光阿含藏注將之對應爲另一人,“Vasabha”,似不妥,不知所據。長老偈有大婆蹉(Mahāvaccha)和小婆蹉(Cūḷavaccha)二人。 

  6. 陀素:長老偈17爲此長老,註釋說其爲給孤獨家奴隸之子。巴利:dāsaka,即有奴隸之意, 

  7. 盧醯甯:或可对音“rohiṇī”,赤色的,“rohita”的阴性形式。 

  8. 刪提:長老偈217,218有“Sandhita”長老之偈。“刪”宋、聖,作“那”,則有“那提伽”,見《雜含》,巴利:Nāgita。 

  9. 婆陀:“辯才卒發,解人疑滯“。應即 《具德經》“囉陀:有所言論具大辯才”,南傳《增支部》“羅陀:能起辯才者”。莊春江譯本:“有應辯頓才者中……即:羅陀” dppn:by reason of his skill, the Buddha declared him foremost among those who could inspire speech in others. 

  10. 天須菩提:T0374 大般涅槃經【卷36】、T154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84】中有一求“好房舍”的比丘,佛命阿難如其所願而爲置辦。比丘即得道果。但二處均爲匿名比丘。僅見《分別功德論》將此天須菩提比丘解爲彼求好房舍之比丘。T1767 大般涅槃經疏【卷30】隨 灌頂 註解涅槃經,亦將求好房舍之比丘解爲“天須菩提”,應即依《分別功德論》。《大智度論》中亦見開許比丘著貴衣,如:“「從今日,若有比丘一心求涅槃背捨世間者,若欲著,聽著價直十萬兩金衣,亦聽食百味食。」《大智度論》卷26(T25n1509_p0253a02 ~ T25n1509_p0253a04)”。而律疏中對此類開許均註爲僅限“天須菩提”,如 T1805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1】“又次者畜長,又次者被褥等重物,又次者聽眾寶莊嚴(此非常教,唯天須菩提耳。)”。資持記中數引分別功德論此事,僅從略。現引一經證說明修道者不應思求好衣:《雜含》1359經,天神見比丘思求好衣,即來勸勉。比丘專精思惟而得阿羅漢。 

  11. 難陀迦:與難陀並列,應知非佛弟。此說“常好教授諸後學者,難陀迦比丘是。善誨禁戒比丘尼僧,所謂須摩那比丘是”,而T0126,與南傳增支部,均以難陀迦爲教授比丘尼者。而分別功德論中,是按照《增含》,須漫教導比丘尼的說法解說。 

  12. 須摩那:此說“常好教授諸後學者,難陀迦比丘是。善誨禁戒比丘尼僧,所謂須摩那比丘是”,而T0126,與南傳增支部,均以難陀迦爲教授比丘尼者。而分別功德論中,是按照《增含》,須漫教導比丘尼的說法解說。 

  13. 優波先迦蘭陀子:此說爲“迦蘭陀”子,阿羅漢具德經說是“末朅梨”子。巴利:Upasena Vaṅgantaputta。“迦蘭陀”明顯與巴利對音不同。dppn記有二upasena ,一爲舍利弗之弟,一爲三迦葉之外甥。 

  14. 輸提:樹提,樹提比丘與樹提長者是否同一人? 

  15. 菓衣:《增支部》:“輸毘多:隨念宿住者”。巴利:sobhita 

  16. 善來:此說“入火三昧,普照十方”。T0126說:“修伽陀:能具火界神通”,《增支部》說“娑竭陀:火界善巧者”。特點均爲火界神通。對音與特點均相符。 

  17. 那羅陀:此非大迦旃延,一特點不同、二列名中另有迦旃延。 

  18. 鬼陀:佛光藏阿含經注將之對音爲Khitaka,僅見長老偈,有神通。 

  19. 耆利摩難:可對音爲 Girimānanda,見長老偈 

  20. 梵摩達:巴利:Brahmadatta。見長老偈,註釋中說到此人忍辱的事。 

  21. 娑彌陀:佛光藏將之對音 Samiddhi(見《雜含》三彌離提、三彌提),但顯然對音“Sāmidatta”更爲相近,見長老偈90。 

  22. 無畏:或即“Abhaya”的意譯,dppn中有多人。漢傳阿含中也有無畏王子和離車族無畏,但均非比丘。 

  23. 須泥多:或即“Abhaya”的意譯,dppn中有多人。漢傳阿含中也有無畏王子和離車族無畏,但均非比丘。 

  24. 尼拘留:不確定與“尼拘律想”是否同一人。此爲 nigrodha,尼拘律想 爲 nigrodha kappa。 

  25. 鹿頭:dppn,Migasira 

  26. :前文“浮彌”,意譯即“地”。巴利:Bhūmija。但二人並列應非一人,僅做參考。 

  27. 頭那:另有頭那梵志,經中僅說成爲優婆塞。 

  28. 阿儞嚕駄:天眼第一,可知即阿那律。。 

  29. 賓度羅跋囉墮舍:《阿育王經》:“佛說弟子中有能師子吼此為第一。姓頗羅墮名賓頭盧” 

  30. 跋捺哩哥:此說:“有所演說具大妙音”,或即貌醜聲美的“羅婆那拔提”。增含:羅婆那拔提:音響清徹,聲至梵天。增支部:拉窟他卡婆提耶(羅婆那拔提):妙音者。但音不相同,不能確定。 

  31. 率嚕拏酤胝嚩蹉:巴利: soṇo koḷiviso 室縷拏俱胝頻設 二十億耳 發勤精進者;soṇo kuṭikaṇṇo 室縷窟底卡諾(億耳) 聞俱胝 善語者 

  32. 優樓頻螺迦葉:此處說優樓頻螺迦葉爲“釋氏王族而捨出家”,明顯不對。南傳《增支部》:“優樓頻螺迦葉:具大眾者”。T0125《增》:“將養聖眾,四事供養”。二種增含意思相近,僅此《具德經》不一致。注意到前一比丘說“捨於上族而樂出家”,或有混淆。 

  33. 烏波細那末朅梨子:南傳:“優波斯那婆檀提子:普端嚴者” 

  34. 難那哥:《增含》“須摩那:善誨禁戒,比丘尼僧”;南傳《增支部》:“難陀迦:教授比丘尼者” 

  35. 哩嚩多:revato khadiravaniyo 哩縛帝佉彌囉縛  離婆多 住阿蘭若者;kaṅkhārevato 頡離伐多 狐疑離曰 住定者(kaṅkhati 懷疑、期待) 

  36. 那羅陀:此非大迦旃延,一特點不同、二列名中另有迦旃延。 

  37. 彌企哥:或可对音 Meghiya,佛光藏如此對音。增壹阿含:彌奚,雜含:彌醯 

  38. 梨婆多:在dppn中,禪定的特點屬於狐疑離婆多,而離婆多條下未提及禪定。此處說“梨婆多:常具慈行”,而律藏中的離婆多也是說其性多慈,如《四分律》:“我先白衣時嘗習慈心,此夜思惟入慈三昧”。《五分律》:“我性多慈,今夜多遊此定”。 

  39. 蜜哩誐尸囉:dppn,Migasira 

  40. 達磨哥:中阿含經有“曇彌”對應巴利“Dhammika”,可與此對音。 

  41. 嬭訖囉咩𡁠:從“善破魔軍”和大致對音來看,即“僧伽羅摩”,即“僧迦藍” 

  42. 惹伽迦葉:懷疑是“伽耶迦葉”,或“那夷迦葉”,但無證據 

  43. 謨賀囉惹:巴利:Mogharāja。《增含》《增支部》均說此人著麤衣,僅此處說其著妙色衣。 

  44. 頸必羅:或即“金毘羅”? 

  45. 讖摩:Khemā 

  46. 奢摩:Sāmā 和 Somā 應該進一步考察。 

  47. 迦旃延:或即《增支部》bhaddakaccānā “巴達卡恰那:得大神通者” 

  48. 輸那:T0125 32 T02p0728a06:“現通說偈,折服六師外道。佛贊之: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能降伏外道,所謂輸盧比丘尼是“ 輸那,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巴利本對照。但巴利增支部第一弟子比丘尼部分有“索那:發勤精進者”,巴利爲 soṇā,雖然查dppn未見相關事蹟,但依一般梵巴對音,可能就是此詞。 

  49. 曇摩提那:Dhammadinnā 

  50. 優多羅:Uttarā 

  51. 無畏:Abhayā 

  52. 阿奴波摩:佛光藏對音:Anopamā 

  53. 守迦:對音 Sukkā,雜阿含經 T0099 50 T02p0365a25 

  54. 拔陀軍陀羅拘夷國:對音 bhaddā kuṇḍalakesā “kuṇḍala”捲曲,”kesā”頭髮,或即“繫頭”?《增支部》“跋陀軍陀羅拘夷國:疾速神通者”。但此處說是“我聲聞中最後第一比丘尼”,肯定不是“最後比丘尼”,僅僅是第一比丘尼名單中的最後一位。也就是沒說此比丘尼的特點。 

  55. 蘇摩:此說其“善得天眼”,但《增含》《增支部》均說天眼第一的比丘尼是“奢拘梨”,兩經中第一弟子部分未提及“蘇摩(比丘尼)”。值得注意的是,dppn提到,另有一對姐妹,蘇摩、奢拘梨,二人均爲波斯匿王之夫人,均爲優婆夷。但按照dppn的表述,這對優婆夷姐妹,顯然與比丘尼的蘇摩、奢拘梨不是相同的人。或許這個同名關係與此經的特點混淆有關係。 

  56. 輸婆羯哩摩囉女:此說其“善得天眼”,但《增含》《增支部》均說天眼第一的比丘尼是“奢拘梨”,兩經中第一弟子部分未提及“蘇摩(比丘尼)”。值得注意的是,dppn提到,另有一對姐妹,蘇摩、奢拘梨,二人均爲波斯匿王之夫人,均爲優婆夷。但按照dppn的表述,這對優婆夷姐妹,顯然與比丘尼的蘇摩、奢拘梨不是相同的人。或許這個同名關係與此經的特點混淆有關係。 

  57. 室珂羅哥長者母:此人北傳不見提及。南傳《增支部》第一弟子列表:“私伽羅母(siṅgālakamātā):信解者”。出家之事見南傳 apadana(譬喻經)「私伽羅母」《譬喻經》(N30n0017_p0401a08)。其子即常禮六方,從佛聞六方含義的“尸迦羅越”。巴利:Siṅgālaka。 

  58. :此處說此比丘尼“能具速通”,而《增支部》有“跋陀軍陀羅拘夷國:疾速神通者”。巴利: bhaddā kuṇḍalakesā。bhaddā即賢, kuṇḍala 捲曲,kesā 頭髮。可知其名爲賢,捲髮是據其特點而得的別名。 

  59. 御馬摩納:摩納即少年之意。南傳《相應部》SN.42.5有 assāroho gāmaṇi 可譯作御馬村長。但此處爲少年,應非一人。漢傳《雜含》也有調馬聚落主,亦作村長。但該內容所對應的巴利經文爲《增支部》AN。4.111,其中人名爲kesi,稱其爲訓馬師(assadammasārathi)而非村長。 

  60. 喜聞笒:摩納即少年之意。南傳《相應部》SN.42.5有 assāroho gāmaṇi 可譯作御馬村長。但此處爲少年,應非一人。漢傳《雜含》也有調馬聚落主,亦作村長。但該內容所對應的巴利經文爲《增支部》AN。4.111,其中人名爲kesi,稱其爲訓馬師(assadammasārathi)而非村長。 

  61. 優迦毘舍離:此處爲毘舍離的郁伽《相應部》有兩個郁伽長者。毘舍離的郁伽(uggo gahapati vesāliko)和 象村人郁伽(hatthigāmako uggato) 。《相應部》說象村人郁伽所問經如前毘舍離的郁伽的經。《增支部》第一弟子也是將兩郁伽分列,各有特點。而漢譯四阿含中未見區分,一向只見毘舍離的郁伽長者。 

  62. 摩訶納釋種:即王子摩訶那摩。dppn也認爲《增支部》第一弟子的摩訶那摩即釋迦王子。 

  63. 那酤羅父:經中僅提及那拘羅的父親,沒有提及那拘羅。南傳還多次提到其母親 Nakulamātā,漢傳僅見T0126列舉第一弟子。 

  64. 仙授:此爲居士。 

  65. 難陀難陀婆羅:此爲二人之名合列,應稱難陀、難陀婆羅。難陀者喜,婆羅者力。T0126即分二人作“難陀”、“難陀力”,即前詞音譯後詞意譯。 

  66. 久壽多羅:巴Khujjuttarā《翻梵語》應云堀述多羅 譯曰堀述者軀多羅者勝 

  67. 須毘耶女:對音應爲“Suppiyā”。《增支部》:“須毘耶(Suppiyā)優婆夷:看病者”,爲割肉供僧之女。律中多譯作“蘇卑”。 

  68. 摩訶光:宋元明聖作“摩訶先”。X44n0744_028 《四分律名義標釋》 明 弘讚輯,認爲此人爲“摩訶先那”,即“大軍”,認爲是身肉供僧之須毘耶優婆夷。“增一經云。恒行慈三昧。卽摩訶先那優婆夷。按蘇卑字。未知所翻。或蘇卑。是外國語。義同先那。先那。卽斯那。此云軍”。另有,T0126 大軍長者婦:“修治湯藥施病苦者;住波羅奈城”。T24n1448_00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大軍長者妻自割身肉供養苾芻”。南傳 Suppiyā 《增支部》第一弟子:“須毘耶優婆夷:看病者”。但弘讚猜測“蘇卑”意同先那,是不合理的。 

  69. 毘提:對音或即韋提希 Vedehī 

  70. 拔提:對音或即韋提希 Vedehī 

  71. 無垢:有:T0578《無垢優婆夷問經》 

  72. 尸利夫人:有:T0578《無垢優婆夷問經》 

  73. 脩摩迦提須達女:脩摩迦提 (Cūḷa-Subhaddā)(巴),又作須摩提,譯為善無毒,為給孤獨長者須達之女,原嫁信奉外道之長者家,後歸信佛,並能開導他人施作佛事。參閱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74. 諾酤羅長者母:Nakulamātā,那拘羅的母親,南傳經文多次提到 ,漢傳僅見此處。經中僅提及那拘羅的父親Nakulapitā 和母親,沒有提及那拘羅。 

  75. 大軍長者婦:T24n1448_00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大軍長者妻自割身肉供養苾芻”。南傳 Suppiyā 《增支部》第一弟子:“須毘耶優婆夷:看病者”。《大毗婆沙論》:“有一居士名曰大軍。彼居士婦亦名大軍。夫婦二人俱信三寶。恒以資具恣佛及僧。有一苾芻服吐下藥。。。”。或與後一條 善愛 爲同一人,即suppiya 

  76. 善愛長者婦:有一位著名的優婆夷,割肉供僧,名爲 suppiya 。在《增支部》第一弟子中記其特點爲:“看病者(Gilānupaṭṭhākīnaṃ)”。 注意到 suppiya 意即“善愛”,su爲“善”,piya爲“可愛”。(對應的梵文是supriya)。所以可以理解爲此“善愛”即suppiya的意譯。而此列表中有兩位以照顧病人爲特點的優婆夷,另一位爲大軍長者婦,或即二者爲同一人。另見其條目下的註釋。 

  77. 酤沒儒怛囉:《佛光阿含藏》久壽多羅(Khujjuttarā)(巴),又作酤沒儒怛囉,譯為度勝。佛說阿羅漢具德經(大二‧八三四中):「而於眾會中多聞能第一,酤沒儒怛囉烏波薩吉是。」「久」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所謂」二字。 

  78. 善意王女:即sumanā 。僅見南傳 AN.5.31/ 1. Sumanasuttaṃ 。 

  79. 尊那王女:即Cundī。AN.5.32/ 2. Cundīsuttaṃ。情節與前善意王女有相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