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105
標準名
(暫擬)
大迦葉
身份 比丘
原文稱呼 大迦葉, 摩訶迦葉, 迦葉, 迦葉苾芻, 畢鉢羅耶迦葉, 藥樹生, 比波羅耶檀那, 比鉢羅摩納, 畢鉢羅耶那, 樹下生, 畢鉢羅耶
前生後世 前生: 阿周陀; 難羅尸; 帝釋(大迦葉前生); 普施之母; 迦葉前生五通道人; 五百白兔; 奢婆陵伽; 一貧人(大迦葉前生); 黎瑟跋蹉; 梨師䟦王; 帝釋(救睒); 梵天(迦葉前生); ;
親屬 父: 尼拘盧陀羯波; 夫妻: 婆陀;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大迦葉 T0001卷4 率五百弟子往佛滅處。
大迦葉 T0005卷2 毗荼火不燃,因待迦葉來
大迦葉 T0006卷2 毗荼火不燃,因待迦葉來
摩訶迦葉 T0007卷3 毗荼火不燃,因待迦葉來
大迦葉 T0026卷8 佛欲得侍者,其時在會,發言自薦。佛未許可。
大迦葉 T0026卷22
大迦葉 T0026卷48 往至舍利弗所
大迦葉 T0099卷16 所與衆多比丘者,皆少欲知足,[82]頭陀苦行,不畜遺餘。
摩訶迦葉 T0099卷23
摩訶迦葉 T0099卷31 暗夜小雨,如阿難執傘覆燈隨佛行,釋提桓因隨此比丘行
摩訶迦葉 T0099卷32 外道向舍利弗提問,舍利弗答佛說無記。待外道遠去,舍利弗問迦葉,爲何佛說無記。迦葉爲答。
摩訶迦葉 T0099卷32 向佛問法
摩訶迦葉 T0099卷36
迦葉 T0099卷41 不確定是否即“大迦葉”,爲佛所贊
迦葉 T0099卷41 不確定是否即“大迦葉”,爲佛所贊
摩訶迦葉 T0099卷41 檢舉二比丘(一爲阿難弟子,一位目犍連弟子)共爭多聞。
摩訶迦葉 T0099卷41 從佛聞法
摩訶迦葉 T0099卷41 從佛聞法
摩訶迦葉 T0099卷41 從佛聞法
摩訶迦葉 T0099卷41 從佛聞法
摩訶迦葉 T0099卷41 與阿難同至比丘尼所,迦葉爲衆說法。比丘尼不樂聞,而輕視之。迦葉即向阿難說誰爲佛授半座等事。
摩訶迦葉 T0099卷41 佛滅未久,迦葉見阿難弟子散滅,即斥責之。有比丘尼聞已不喜,斥責迦葉。迦葉即向阿難說,誰爲世尊多所稱讚。
摩訶迦葉 T0099卷44 知佛往梵天,亦往,亦爲說法
摩訶迦葉 T0100卷6 一梵天起邪見,佛即至其所爲之說法。尊者知之亦同往
迦葉 T0100卷6 得佛讚歎
迦葉 T0100卷6 得佛讚歎
摩訶迦葉 T0100卷6 檢舉兩比丘共爭博聞
摩訶迦葉 T0100卷6 從佛聞法
摩訶迦葉 T0100卷6 從佛聞法
摩訶迦葉 T0100卷6 從佛聞法
大迦葉 T0100卷6 即摩訶迦葉
摩訶迦葉 T0100卷6 從佛聞法
摩訶迦葉 T0100卷6 與阿難至比丘尼處。爲衆說法。比丘尼出言不遜。迦葉自說爲佛所贊。
摩訶迦葉 T0100卷6 阿難徒衆散去三十人還俗。發言說其如小兒。有比丘尼不悅,迦葉天耳知之,即自說爲佛所贊。
大迦葉 T0100卷6 外道來問舍利弗無記之事,即答之無記。外道走後舍利弗問於迦葉,緣何無記。迦葉爲答。
摩訶迦葉 T0100卷6 問佛,爲何制戒越多,履行之人日少
大迦葉 T0100卷6 即摩訶迦葉
摩訶迦葉 T0100卷13
迦葉 T0120卷1
迦葉 T0121卷1 佛爲衆說法,贊迦葉
迦葉 T0125卷1
大迦葉 T0125卷3 弟子品,佛說種種第一弟子
大迦葉 T0125卷5 贊頭陀行,說當如大迦葉
大迦葉 T0125卷5 佛說大迦葉年事已高,可舍頭陀行。迦葉不從。
大迦葉 T0125卷9 有婆羅門婦欲供養婆羅門,而不供餘人。佛即告之迦葉是婆羅門,命迦葉受供,爲其說法。即得法眼淨。後教其夫往見佛,亦得法眼淨。
迦葉 T0125卷20 大迦葉。四人往化跋提兄妹
比波羅耶檀那 父: 尼拘盧陀羯波; 夫妻: 婆陀; T0125卷20 即大迦葉
大迦葉 T0125卷22 隨佛至滿財長者家
大迦葉 T0125卷28 請命降龍,佛不允
迦葉 T0125卷29 六比丘各論,何等比丘能莊嚴牛角林。後佛各各讚許
迦葉 T0125卷35 佛勸迦葉,年事已高,可着好衣及好飲食。迦葉不從,堅守頭陀行。佛讚歎之。並贊阿難,說將佛法付此二人。
大迦葉 T0125卷44 佛說大迦葉過去生中常佐彌勒勸化人民。佛命此四比丘住世,法滅後入滅。唯迦葉待彌勒出世方可入滅。
大迦葉 T0125卷45 受師子長者別請
迦葉 T0125卷46 佛爲阿難說比丘成就十一法必有所成長。並贊迦葉
大迦葉 T0125卷46 各領比丘。佛說各上坐比丘所令大衆均與上坐一類
迦葉 T0125卷47 佛贊迦葉行頭陀十一法
比鉢羅摩納 T0125卷50 即大迦葉
摩訶迦葉 夫妻: 婆陀; T0125卷50 出家前與婆陀爲夫婦
大迦葉 T0126卷1 佛以種種特點稱弟子中第一
迦葉 T0128a卷1 隨佛往滿財長者處
大迦葉 T0128b卷1 隨佛往滿財長者處
大迦葉 T0130卷2 隨佛往善無毒處
大迦葉 前生: 阿周陀; T0152卷2
迦葉 前生: 難羅尸; T0152卷8 說其前生事,不確定未“大迦葉”
迦葉 T0154卷2 後文可知,爲大迦葉
大迦葉 T0155卷2 婆羅門供養此四比丘,而求願爲龍
摩訶迦葉 T0156卷1
摩訶迦葉 T0159卷1 與會列名
迦葉苾芻 前生: 帝釋(大迦葉前生); T0165卷6 此經說頂生王一生之間,帝釋有一百一十四人。欲得帝釋位時的帝釋後爲迦葉比丘。
摩訶迦葉 T0176卷1
摩訶迦葉 前生: 普施之母; T0177卷1
摩訶迦葉 T0178卷1
迦葉 前生: 迦葉前生五通道人; T0178卷1 說其前生事,不確定未“大迦葉”
摩訶迦葉 前生: 五百白兔; T0183卷1 曾爲五百兔羣之一
大迦葉 T0186卷8 佛以此經付囑之
摩訶迦葉 T0187卷1
大迦葉 T0187卷12 世尊向其付囑此經
迦葉 T0189卷4 大迦葉,自剃鬚髮從佛出家
畢鉢羅耶那 父: 尼拘盧陀羯波; T0190卷45 父母为娶妻,二人均立誓修梵行,一拍即合。(即大迦葉,見後卷)
樹下生 T0190卷45 畢鉢羅耶那
畢鉢羅耶 T0190卷46
畢鉢羅耶迦葉 T0190卷46 即畢鉢羅耶,迦葉是其姓
大迦葉 前生: 奢婆陵伽; 帝釋(大迦葉前生); 一貧人(大迦葉前生); T0190卷46
摩訶迦葉 T0190卷46
大迦葉 T0190卷47
摩訶迦葉 T0190卷51
摩訶迦葉 T0190卷52
摩訶迦葉 T0190卷53
大迦葉 T0190卷56 難陀出家欲還俗,佛令難陀關門後方可走。諸阿羅漢即開諸門,令阿難關此門而彼門開
大迦葉 T0190卷57
摩訶迦葉 T0190卷58
大迦葉 T0192卷4
藥樹生 T0193卷4 大迦葉
迦葉 T0193卷4 佛所度化,待考
迦葉 T0193卷4 大迦葉
迦葉 T0193卷6
大迦葉 T0193卷7
迦葉 T0194卷2 大迦葉
大迦葉 T0194卷3
摩訶迦葉 T0196卷2
大迦葉 前生: 帝釋(大迦葉前生); T0196卷2
大迦葉 T0199卷1
大迦葉 T0200卷4
迦葉 T0200卷9
迦葉 T0201卷4 此处用典故:贫穷老母以馊饭供迦叶得福生天
迦葉 T0201卷6 大迦葉,此處用典,提及迦葉見佛禮拜時,佛說若非阿羅漢受汝拜者頭破七分。
摩訶迦葉 T0201卷7
摩訶迦葉 T0201卷8
摩訶迦葉 T0201卷9 魔王奉優婆毱多尊者命,化現形象
摩訶迦葉 T0201卷10 爲衆生作富田,往貧苦人處應供。帝釋見已自化貧苦之人供之。此說帝釋修福無厭。
摩訶迦葉 前生: 黎瑟跋蹉; T0202卷2
摩訶迦葉 T0202卷3
摩訶迦葉 T0202卷4
摩訶迦葉 T0202卷6
摩訶迦葉 T0202卷8
摩訶迦葉 前生: 梨師䟦王; T0202卷9
大迦葉 T0202卷13
摩訶迦葉 前生: 帝釋(救睒); T0203卷1
摩訶迦葉 T0203卷2
摩訶迦葉 T0205卷2
迦葉 T0205卷2
大迦葉 T0206卷1
摩訶迦葉 T0206卷2
迦葉 父: 尼拘盧陀羯波; 夫妻: 婆陀; T0207卷1 迦葉因緣,見 「佛本行集經大迦葉因緣品第四十七」《佛本行集經》卷45(T03n0190_p0861c04) ​ 從樹神求子,樹神轉求梵天。別經有說爲“耶輸陀”,見: 「必汝不能與我子者,我當將此大斧鍬钁,斫掘汝樹」《佛本行集經》卷35〈38 耶輸陀因緣品〉(T03n0190_p0815a14 ~ T03n0190_p0815a15)
大迦葉 T0207卷1
大迦葉 T0207卷1
迦葉 前生: 梵天(迦葉前生); T0208卷2
迦葉 T0211卷3
大迦葉 T0212卷1
大迦葉 T0212卷9 佛往探視病比丘之事多見別經。但此處爲迦葉病。 戒香能逆風之說亦見別經。
大迦葉 T0212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