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122
標準名
(暫擬)
帝釋
身份 天及鬼神
原文稱呼 忉利天王, 帝釋天王, 天王釋, 釋天王, 帝釋王, 釋提桓因, 帝釋, 天帝釋, 帝釋天主, 帝釋天, 釋, 釋天, 憍尸迦, 帝釋憍尸迦, 舍脂鉢低, 舍脂夫, 舍脂之夫, 舍脂彼地, 千眼, 千眼天主, 天帝, 拘翼, 忉利天主, 天主, 俱尸迦, 摩佉婆, 摩佉, 因陀羅, 瞿翼, 富蘭但那, 婆娑婆, 第二天帝, 富蘭陀羅, 摩伽婆, 娑婆婆, 因提利, 摩伽天子
前生後世 前生: 商主(帝釋); ; 後世: 釋迦牟尼佛; 素駄娑王; ;
親屬 夫妻: 舍脂;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天帝釋 T0001卷1
忉利天王 T0001卷4 於佛滅時說偈
釋提桓因 T0001卷4 於佛滅時說偈
帝釋 T0001卷5 與忉利天種集會,說佛八無等法
釋提桓因 T0001卷5
帝釋 T0001卷5 與諸天集會講法
釋提桓因 T0001卷5
釋提桓因 T0001卷10 欲往見佛請法,遣般遮翼先往問訊
天帝釋 T0001卷20 描述器世間時提及
憍尸迦 T0002卷1 比喻世尊出生時身體清潔,如憍尸迦的衣服
帝釋 T0002卷1 佛初生時,來執傘蓋
帝釋 T0005卷2 佛入滅,人間衆痛哭。帝釋來說不應啼哭應念苦無常
帝釋 T0006卷2 佛入滅,帝釋來說偈頌
天帝釋 T0007卷3 佛入滅,帝釋來說偈頌
帝釋天主 T0008卷1 受佛教敕說八稀有等法
憍尸迦 T0008卷1 即帝釋
帝釋天主 T0009卷1 論議佛法
帝釋天主 T0015卷1 將五髻乾闥婆王子往見世尊。先遣王子問訊,後自往見。於佛論議佛法。
帝釋天 T0019卷1
天帝釋 T0020卷1 阿颰向其師說梵釋皆親往見佛
釋提桓因 T0023卷4
天帝釋 T0023卷4 半月三斋,四天王天遣使巡查,报告帝释。餘經亦有此事,且說前生關係。
天帝釋 T0024卷1
帝釋天 T0024卷7 描述其住處
天帝釋 T0025卷1
帝釋天王 T0025卷7 描述其住處
帝釋天王 後世: 釋迦牟尼佛; T0025卷8 與阿修羅鬪
天帝釋 T0026卷14 迎請尼彌王上天遊觀。
天帝釋 T0026卷30 受高羅婆請,教導樹天住樹天法。
拘翼 T0026卷30 帝釋的名字。
天王釋 T0026卷33 來禮佛,佛爲說法
釋提桓因 T0039卷1 招待頂生王
T0040卷1 招待頂生王
釋提桓因 T0099卷19 來目犍連所,從斷慳吝的角度說偈讚歎。說斷慳吝果報殊勝。
憍尸迦 T0099卷19 別名
釋提桓因 T0099卷19 目犍連來問其往昔與佛所論法義。帝釋說“我三十三天多著放逸樂,或憶先事,或時不憶”。並說這個法義您可以去問世尊,但是我這有新建好的樓閣不妨先遊覽參觀。
天帝釋 T0099卷19 別名
憍尸迦 T0099卷19 別名
天帝釋 T0099卷19 发言印证会众诸天均是曾闻正法,得不坏净者
天帝釋 T0099卷20
天帝釋 T0099卷20
天帝 T0099卷22
天帝釋 T0099卷23
天帝釋 T0099卷25 佛敕其護持佛法
天帝釋 T0099卷25
釋提桓因 T0099卷31 暗夜小雨,如阿難執傘覆燈隨佛行,此天隨摩訶迦葉比丘行
帝釋 T0099卷31
天帝釋 T0099卷35 天衆與阿修羅爭鬥時,教天衆稱帝釋名號。
釋提桓因 T0099卷35 教天衆念其伏敵之幢
釋提桓因 T0099卷35 至佛處問法
釋提桓因 T0099卷35 昨夜見佛,爲目犍連所見
天帝釋 T0099卷40
釋提桓因 T0099卷40 帝釋別名,比丘問此名因緣
富蘭陀羅 T0099卷40 帝釋別名,比丘問此名因緣
摩伽婆 T0099卷40 帝釋別名,比丘問此名因緣
娑婆婆 T0099卷40 帝釋別名,比丘問此名因緣
憍尸迦 T0099卷40 帝釋別名,比丘問此名因緣
舍脂鉢低 T0099卷40 帝釋別名,比丘問此名因緣
千眼 T0099卷40 帝釋別名,比丘問此名因緣
因提利 T0099卷40 帝釋別名,比丘問此名因緣
帝釋 T0099卷40 有鬼來擾,帝釋以不瞋之心相待,彼鬼即退。
釋提桓因 T0099卷40 帝釋別名
釋提桓因 T0099卷40 佛說帝釋亦教天衆忍辱
釋提桓因 T0099卷40 佛說帝釋以善論伏阿修羅事,讚歎善論
釋提桓因 T0099卷40 佛說帝釋俘阿修羅王,阿修羅王罵詈而帝釋能行忍辱。
釋提桓因 夫妻: 舍脂; T0099卷40 於天上遙向佛而禮,御者不解,即爲贊佛
俱尸迦 T0099卷40 帝釋別名
天帝釋 T0099卷40 即釋堤桓因
帝釋 T0099卷40 於天上東向而禮,御者不解,即爲贊法
天帝釋 T0099卷40 於天上遙向十方而禮,御者不解,即爲贊僧
天帝釋 T0099卷40 佛說帝釋勸勉宿毘梨天子精勤,防禦阿修羅
天帝釋 T0099卷40 恭敬諸仙人。佛說“過去世時”,且說“彼帝釋”
天帝釋 T0099卷40 至佛處問法
天帝釋 T0099卷40 四大天王遣使者巡查人間,返報帝釋
釋提桓因 T0099卷40 阿修羅往患病,請帝釋爲治
天帝釋 T0099卷40 與阿修羅同來見佛
天帝釋 T0099卷40 從佛立誓,有來觸惱者不反報。見阿修羅持刀來,即擒之,逼令立誓不作亂。
天帝釋 T0099卷43 縛阿修羅
釋提桓因 T0099卷44 佛入涅盤,來說偈
天帝釋 T0099卷46 與阿修羅闘,不忍傷金翅鳥。佛贊其慈心
天帝釋 T0099卷46 爲諸天子說一新生天子前世積福事
天帝釋 T0099卷46 知城中民衆事奉外道,下來化身婆羅門供佛,爲民衆作示範。衆見即從學。
釋提桓因 T0099卷49 從佛聞法
摩伽天子 T0099卷49 從佛聞法
天帝釋 T0099卷49 佛經行,帝釋爲遮雨。那伽波羅裝鬼催佛。帝釋問僧衆中有這樣人?佛說佛門廣大。
帝釋 T0100卷2 俱七種善行而爲帝釋
帝釋 T0100卷2
帝釋 夫妻: 舍脂; T0100卷2 多行佈施而的生天
富蘭但那 T0100卷2 帝釋別名
摩佉婆 T0100卷2 帝釋別名
婆娑婆 T0100卷2 帝釋別名
憍尸迦 T0100卷2 帝釋別名
舍脂夫 T0100卷2 帝釋別名
千眼 T0100卷2 帝釋別名
因陀羅 T0100卷2 帝釋別名
帝釋 T0100卷2 一鬼坐帝座,觸惱帝釋,帝釋不瞋
釋提桓因 T0100卷2 說其讚歎忍辱
釋提桓因 T0100卷2 修羅來戰,帝釋說以論議定勝負
憍尸迦 T0100卷2 帝釋別名
釋提桓因 夫妻: 舍脂; T0100卷2 擒阿修羅,聞阿修羅罵而不怒
摩佉婆 T0100卷2 帝釋別名
釋提桓因 T0100卷2 遙禮世尊
帝釋 T0100卷2
摩佉 T0100卷2 帝釋
釋提桓因 T0100卷2 遙禮戒法
摩佉 T0100卷2 帝釋
釋提桓因 T0100卷2 遙禮僧衆
摩佉 T0100卷2 帝釋
帝釋 T0100卷3 知阿修羅來,教天子精勤防禦
帝釋 T0100卷3 訪仙人時甚爲恭敬
釋提桓因 T0100卷3 見佛問法
帝釋 T0100卷3 四天王月八日十五日,四天王遣使巡查人間。返報帝釋。
釋提桓因 T0100卷3 阿修羅病,求帝釋醫之。帝釋欲學其幻術,自說學者則墮地獄。帝釋即信之,爲治病。
千眼 T0100卷3 帝釋別名
舍脂夫 T0100卷3 帝釋別名
帝釋 T0100卷3 從佛請受一戒,不反報於人。後迫使阿修羅立誓不作亂。
帝釋 T0100卷3 於阿修羅鬥,教御者勿傷金翅鳥巢中幼鳥。
釋提桓因 T0100卷3 同阿修羅見佛聞法
帝釋 T0100卷3
帝釋 T0100卷3 爲天衆說一新生天子前世善行
釋提桓因 T0100卷3 觀衆人供養種種外道,即化作婆羅門來供養佛,爲衆作表率
釋提桓因 T0100卷6 佛滅後說偈
釋提桓因 T0100卷8
因陀羅 T0100卷15 天來見佛聞法
摩佉 T0100卷15 天來見佛聞法
天帝釋 T0100卷15 微雨,見佛經行,即爲遮雨。
天帝釋 T0120卷1
釋提桓因 T0120卷4
帝釋 T0125卷1
天帝 T0125卷5 說師利羅以神通至天帝宮
釋提桓因 T0125卷6 見佛請問法義
釋提桓因 T0125卷6 見須菩提獨坐思惟,欲問法義。先遣波遮旬奏樂禮讚,後親自來見。
T0125卷7 會衆,梵志肉眼不能見
千眼 T0125卷7 阿那律說有天子名千眼,能見千世界,不能見自身之衣服。不能確定爲帝釋(帝釋別名千眼)
天帝釋 T0125卷8
釋提桓因 T0125卷8 即帝釋
釋提桓因 T0125卷9
釋提桓因 T0125卷10 見佛聞苦空無常之法,即還天上。目犍連往問,即說已忘,先遊覽樓觀。後目犍連以神通令天人恐怖,再問帝釋,即爲說佛所說經。
拘翼 T0125卷10 帝釋別名
釋提桓因 T0125卷13 見婆拘盧尊者山中補衣。往問何不講法。問答之下,乃知尊者亦堪講法。
拘翼 T0125卷13 即帝釋
天帝釋 T0125卷14 天與阿修羅鬥時,帝釋教諸天念其名或伊沙天王、婆留那天王名,可得護佑。佛以此教弟子念佛法僧。
釋提桓因 T0125卷14
帝釋 T0125卷16 四天王遣使巡查人間,往報帝釋
釋提桓因 T0125卷16 四天王遣使巡查人間,往報帝釋
釋提桓因 T0125卷18 知舍利弗欲入涅槃,即來侍奉,欲供養舍利弗舍利。躬自除糞,不辭辛苦。
拘翼 T0125卷18 即帝釋
釋提桓因 T0125卷20
釋提桓因 T0125卷22 佛往滿財長者家,諸弟子有化此天形象者。後說此天隨侍於佛。
釋提桓因 T0125卷23
釋提桓因 T0125卷24 教天子歸佛
釋提桓因 T0125卷25 護持尸婆羅比丘
釋提桓因 T0125卷26 毗琉璃攻打釋種後,囚禁五百釋種女。佛往看之,命帝釋與衣覆體。
釋提桓因 T0125卷26 佛命其佐雞頭梵志辦齋
釋提桓因 T0125卷26 與阿修羅戰,俘之,縛之。阿修羅樂着即解,欲還即縛。佛以此說魔以五欲縛人。
釋提桓因 T0125卷28 請佛往三十三天爲母說法
釋提桓因 T0125卷32 持五百寶蓋在虛空中,用以覆佛。另有阿闍世王、羅閱城人民、河神、毗舍離人民,各持五百寶蓋,共2500。佛即說此2500寶蓋因緣
釋提桓因 T0125卷40 見佛照料病重比丘,發言欲代勞。佛不允,並說此前汝等未來照料。
釋提桓因 T0125卷40 見佛問法衆生各有何想何所求。佛答衆生種種顛倒故所想所求各異
釋提桓因 T0125卷41 鬼來坐帝釋座上,諸天嗔恚此鬼則轉端正。帝釋來以慈心待之,此鬼則轉醜陋。
瞿翼 T0125卷41 即帝釋
釋提桓因 T0125卷41 見佛以神通化去尸利掘所設陷阱,即讚歎
釋提桓因 T0125卷46 阿難說象舍利弗過去有神通,得與帝釋共論。
釋提桓因 T0125卷47 提婆達多取天花獻阿闍世,稱爲帝釋所奉。
帝釋 T0125卷48 遣天女下來讚歎荏王,請王至三十三天。並欲留之住,而王欲下界修道。
釋提桓因 T0125卷49 命須菩提天子轉生爲王子。天子不願往,因欲出家修道。帝釋即說我將提醒你出家修道。
釋提桓因 T0125卷50 與諸天來下,聖者可見,凡夫不見。告佛:世尊勿勞,我當供養比丘尼舍利。世尊不允,仍親爲之
釋天王 T0128a卷1 文中說佛隨行弟子有化作此天形象者。但後文又說此天侍佛左右
釋提桓因 T0128b卷1 隨佛往滿財長者處
帝釋天主 T0130卷2 善無毒女贊目犍連神通時提及
帝釋天主 T0130卷3 隨佛往善無毒處
天帝 T0152卷1
天帝釋 T0152卷1
帝釋 T0152卷1 贊太子德齊帝釋
帝釋 T0152卷1 贊王德如帝釋
帝釋 T0152卷2 讚王德如帝釋
天帝釋 T0152卷3 比喻
天帝釋 T0152卷3 護持王所棄之百子
帝釋 T0152卷4 比喻
帝釋 T0152卷4 爲太子化林苑與袈裟
帝釋 T0152卷5 以天藥救睒
T0152卷5
帝釋 T0152卷5 見釋種滅而哀痛
天帝釋 T0152卷6 見菩薩求法不惜身命,以神通助之
天帝釋 T0152卷6 化鹿食穀,試王,王果守信不殺鹿。
第二天帝 T0152卷7 即帝釋。化作老人病人死人等,示太子以苦
T0152卷7 即帝釋
帝釋 T0152卷7
第二天帝 T0152卷8 即帝釋,迎請南王上天遊覽
天帝釋 T0152卷8
釋提桓因 T0153卷1
釋提桓因 T0153卷2
釋提桓因 T0153卷2 化身來乞太子之妻,及雙目
釋天 T0153卷3 收拾兔王餘骨,起塔供養
T0154卷1
T0154卷1
天帝釋 T0154卷1
天帝 T0154卷3 見佛來爲比丘探病,即下來爲比丘洗浴
拘翼 T0154卷3 即帝釋
天帝釋 T0154卷3 贊頌阿脂王
T0154卷4 爲佛出金救彼牛
帝釋 T0154卷5
天帝釋 T0154卷5 救一病人。並與一寶瓶。病人還家因寶瓶而致樂,後失手碎寶瓶。佛以此比喻學道懈怠而失利益
釋提桓因 T0155卷1
天帝釋 T0155卷1
天帝釋 T0155卷1
天帝釋 T0155卷2 須達爲王所禁,此天來見
忉利天王 T0155卷2 供佛傘蓋
天帝釋 T0155卷3 帝釋來下問太子所願,太子說求佛道。帝釋即遣大將驅逐疫鬼並令太子眼復原
天帝釋 T0155卷3 從菩薩聞法,靜處坐禪
忉利天王 T0156卷2
天帝釋 T0156卷2
釋提桓因 T0156卷3
憍尸迦 T0156卷5
釋提桓因 T0156卷6
釋提桓因 T0156卷6
釋提桓因 T0156卷7
釋提桓因 T0157卷1
釋提桓因 T0157卷2
釋提桓因 T0157卷10
憍尸迦 T0157卷10
釋提桓因 T0158卷1
天帝釋 T0158卷2
釋提桓因 T0158卷2
憍尸迦 T0158卷8 帝釋入石窟之事
釋提桓因 T0159卷1 與會列名
帝釋 T0159卷3
帝釋 T0160卷1
天帝釋 T0160卷1
帝釋天主 T0160卷2
T0160卷2
帝釋 T0160卷2
帝釋天主 T0160卷4
帝釋 T0163卷1 化身夜叉試驗妙色王。王爲求法以妻兒身肉奉施。聞法之後王欲舍身,帝釋復形,並還王妻兒。
憍尸迦 T0163卷1
釋提桓因 後世: 素駄娑王; T0164卷1 世尊前世割肉餵鷹,其鷹即帝釋化身
帝釋天主 T0165卷3 亦無力阻擋頂生王
釋提桓因 T0178卷1 化作婆羅門與世尊前世婬妷女問答
帝釋王 T0179卷1
憍尸迦 T0179卷1 即帝釋
忉利天王 T0184卷1
T0184卷1
T0184卷2
帝釋 T0184卷2 太子欲落髮而無刀。帝釋來下,爲太子落髮
天帝 T0185卷1 太子出城,天帝化作病人老人,令太子見苦
帝釋 T0185卷2 知佛腹內風起,即獻藥果
帝釋 T0185卷2 佛度迦葉時,帝釋與四王均來聽佛講經。迦葉見天光以爲火燃。
T0186卷1
天帝釋 T0186卷2 菩薩降胎,天衆各言隨往守護
T0186卷3 下來禮敬菩薩
T0186卷4
T0186卷5
天帝 T0186卷7
天帝 T0186卷7 來下請佛轉法輪
天帝釋 T0186卷8 佛度迦葉時,此天夜來聽經
T0187卷1
釋提桓因 T0187卷1
T0187卷2
釋提桓因 T0187卷2 與衆多天人均言:佛降生下界,我等應往隨侍
帝釋 T0187卷3
帝釋 T0187卷3 佛降生時,向佛獻憍奢耶衣
帝釋 T0187卷3 佛降生時,光明映奪天人日月
T0187卷4
帝釋 T0187卷4
釋提桓因 T0187卷4
T0187卷5
帝釋 T0187卷5 因鸚鵡而恢復山林
釋提桓因 T0187卷6 知世尊出家,欲往供養護持
帝釋 T0187卷7
T0187卷8
帝釋 T0187卷8 提及,十方的帝釋
釋提桓因 T0187卷9
釋提桓因 T0187卷10 散花赞佛
帝釋 T0187卷10
釋提桓因 T0187卷10 随梵网请转法轮
憍尸迦 T0187卷10 即帝释
T0187卷11
帝釋 T0187卷12 佛度迦葉時,此天夜來聽經
T0187卷12
T0188卷1
T0189卷1
釋提桓因 T0189卷1 太子出生,此天侍從
帝釋 T0189卷2
釋提桓因 T0189卷2
釋提桓因 T0189卷3 化身割草人,供佛吉祥草
釋提桓因 T0189卷4 度迦葉時,下來從佛聽經
T0190卷1
T0190卷2 供養寶體如來
天帝釋 T0190卷4
T0190卷5 圍繞護明菩薩
帝釋 T0190卷6
天帝釋 T0190卷7 聞世尊降生事輾轉相告
釋天 T0190卷8 來下供養太子
天帝釋 T0190卷12
帝釋 T0190卷13 得太子所射之箭供養
帝釋 T0190卷14
天帝釋 T0190卷16 他自出家時,天衆來敬禮
釋提桓因 T0190卷16 他自出家時,天衆來敬禮
忉利天王 T0190卷17 隨侍太子
天帝釋 T0190卷18 太子剃髮,帝釋接髪往天上供養
帝釋 T0190卷19 車匿敘述,太子出宮時,諸天護衛
帝釋 T0190卷20 即帝釋,淨飯王祈禱諸天護佑太子
千眼天主 T0190卷20 即帝釋,淨飯王祈禱諸天護佑太子
舍脂之夫 T0190卷20 即帝釋,淨飯王祈禱諸天護佑太子
帝釋 T0190卷22
帝釋 T0190卷23 頻婆娑羅王見世尊而驚爲天人
帝釋天 T0190卷24 世尊思惟,世间有种种邪修行者,侍奉如是种种诸天
帝釋 T0190卷25
釋提桓因 T0190卷25 世尊食乳糜所用之鉢,拋擲水中。海龍王請歸供養。帝釋化金翅鳥奪取往天上供養。
帝釋天王 T0190卷26
帝釋 T0190卷26 魔王夢中提及
帝釋 T0190卷28
帝釋 T0190卷30 讚歎世尊
帝釋天王 T0190卷32 世尊受糞掃衣已,思惟在何處洗。帝釋即化三大石。世尊以神通令一石飛至商賈處作塔。如前文所應許。
帝釋 T0190卷34 比喻
帝釋天 T0190卷35 樹神向其求助,即請一天子下生人間
釋提桓因 T0190卷35
帝釋 T0190卷39
帝釋 T0190卷40 化少年身向衆人讚歎世尊
帝釋天王 T0190卷41 世尊度迦葉時,此天夜間來從佛聞法
天帝釋 T0190卷44
帝釋天王 T0190卷44
天帝釋 T0190卷47 四天子追求玉女,帝釋爲作裁決
帝釋憍尸迦 T0190卷49
帝釋王 T0190卷52
帝釋天王 T0190卷57
天帝釋 T0191卷2
天主 T0191卷3 帝釋
憍尸迦 T0191卷3 帝釋
忉利天主 T0191卷5
帝釋天主 T0191卷5
憍尸迦 T0191卷5
帝釋 T0191卷6
帝釋 T0191卷7
帝釋天主 T0191卷9
帝釋 T0191卷12
帝釋 T0191卷13
天帝釋 T0192卷1
帝釋 T0192卷1 與仙人妻私通
帝釋 T0192卷2
帝釋 T0192卷2
天帝釋 T0192卷3
帝釋 T0192卷3
帝釋 T0192卷4
帝釋 T0192卷5
天帝 T0193卷1
帝釋 T0193卷1
天帝 T0193卷2
天帝釋 T0193卷2
T0193卷2 帝釋
天帝 T0193卷3 爲瓶沙王說貪著欲樂之害,從而提及
天帝釋 T0193卷3
T0193卷3
帝釋 T0193卷4
天帝 T0193卷5
天帝 T0193卷6 比喻
T0193卷6 帝釋
帝釋 T0193卷7
T0194卷2
帝釋 T0194卷3
釋提桓因 T0194卷3
釋提桓因 T0194卷3
帝釋 T0196卷1
帝釋 T0196卷2
釋提桓因 T0197卷2
帝釋 T0198卷1
天王釋 T0198卷2 問佛以世間時間進食還是天上時間
帝釋 T0199卷1
天帝 T0199卷1 帝釋
天帝釋 T0200卷1
天帝釋 T0200卷2
天帝釋 T0200卷2
帝釋 T0200卷2
天帝釋 T0200卷4
釋提桓因 T0200卷4 化作羅剎從王乞食。王舍太子與夫人。聞法之後亦自捨身。此事見別經。
天帝釋 T0200卷4
T0200卷5
T0200卷6
帝釋 T0200卷6 問採花天子何緣生天
天帝釋 T0200卷6
T0200卷6
T0200卷6
T0200卷6
T0200卷6
T0200卷6
釋提桓因 T0200卷9 为佛作三道宝阶,从天上下
帝釋 T0200卷10
T0201卷2
帝釋 T0201卷6
帝釋 T0201卷6
帝釋 T0201卷7
天帝 T0201卷7
因陀羅 T0201卷7 即帝釋
帝釋 T0201卷8
帝釋 T0201卷9
帝釋 夫妻: 舍脂; T0201卷10
帝釋 T0201卷10
帝釋 T0201卷11
釋提桓因 T0201卷12
T0201卷14
釋提桓因 T0201卷14
T0201卷15 此段:一婆羅門不信佛,餘婆羅門謊稱其供僧。僧至,勉強供之,聞法得果
天帝釋 T0202卷1 赞王(世尊),问有恨否
天帝釋 T0202卷1 问王(世尊)何所求
天帝釋 T0202卷1 化婆罗门试太子
天帝釋 T0202卷1 化鹰试佛
帝釋 T0202卷1 帝釋遣一天子
帝釋 T0202卷2 帝释供佛之日,金刚密迹现通,六师惊怖而走。其徒类多归佛求作弟子。
天帝釋 T0202卷2
帝釋 T0202卷2
帝釋 T0202卷4
天帝釋 T0202卷6
天帝 T0202卷6
天帝釋 T0202卷6
天帝 T0202卷8
天帝釋 T0202卷12
帝釋 T0202卷13
帝釋 T0202卷13
釋提桓因 T0203卷2
釋提桓因 T0203卷2
帝釋 T0203卷2
天帝釋 T0203卷4
釋提桓因 T0203卷5
天帝釋 T0203卷5
釋提桓因 T0203卷5
帝釋 T0203卷5
釋提桓因 T0203卷5
帝釋 T0203卷5
帝釋 T0203卷5
帝釋 T0203卷5
帝釋 T0203卷5
帝釋 T0203卷5
帝釋 T0203卷6 帝釋來見佛,先遣樂天子來通報。此見: 「佛說長阿含第二分釋提桓因問經第十」《長阿含經》卷10(T01n0001_p0062b28) T0015 帝釋所問經
憍尸迦 T0203卷6
舍脂彼地 T0203卷6 即舍脂鉢低 見:T02p0291a12
釋提桓因 前生: 商主(帝釋); T0203卷6
帝釋 T0203卷6
天帝 T0203卷9
帝釋 T0204卷1
天帝 T0205卷1
天帝 T0205卷2
天帝釋 T0205卷2
天王釋 T0205卷2 帝釋爲積福,攜舍脂化貧人供大迦葉。見別經。 「尊者迦葉到貧里巷樂受貧施。爾時帝釋化作織師貧窮老人」《大莊嚴論經》卷10(T04n0201_p0311a03 ~ T04n0201_p0311a04) 「時迦葉適欲至貧家福度。諦念正欲現天身,懼恐不受我施。」《分別功德論》卷1(T25n1507_p0030b20 ~ T25n1507_p0030b21)
天帝釋 T0206卷1
天王釋 T0206卷2
天帝釋 T0207卷1
帝釋 T0207卷1 天帝四王月來巡查人間;人王之金輪從帝釋得。
天帝釋 T0208卷1
天帝釋 T0208卷1
天帝釋 T0211卷1
天帝釋 T0211卷2
釋提桓因 T0212卷4
釋提桓因 T0212卷7
釋提桓因 T0212卷9
拘翼 T0212卷9
釋提桓因 T0212卷9
釋提桓因 T0212卷10
釋提桓因 T0212卷10
拘翼 T0212卷10
T0212卷20
T0212卷26
釋提桓因 T0212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