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1288
標準名
(暫擬)
長壽(避亂捨國)
身份
原文稱呼 長壽, 長壽王
前生後世 後世: 釋迦牟尼佛; ;
親屬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長壽 T0026卷17 与梵摩達哆王相争,初胜后败。放弃争斗成为博士。后为梵摩達哆所杀,临终教其子长生“童子可忍”。
長壽王 T0125卷16 本爲王,梵摩達王欲來攻打。不欲與爭即攜夫人遁走。後夫人懷妊,夢見兵馬,欲觀兵馬。遂入城請舊臣設計,令夫人得觀兵馬。後爲梵摩達王所擒,殺之。臨終教其子莫懷怨復仇。 ​ 舍衛,本城名,後以為國號。其國本名為憍薩羅國,為別於南方之憍薩羅國,故以城名為國號。
長壽 後世: 釋迦牟尼佛; T0152卷1 臨王來攻,王不忍興戰,即捨身。告其子勿復仇。
長壽 後世: 釋迦牟尼佛; T0161卷1 佛往世爲王,因避鄰國王(調達)之爭鬥攜子入山。後婆羅門來乞,即舍身與之,命其領賞。鄰國王即殺之。其子(阿難)本欲爲報仇,得王信任,王枕其膝而眠。終未殺。
長壽王 T0201卷9 僅提及。佛爲比丘說此王因緣事。(長壽臨終時戒其子勿復仇,後長生雖有機會可報父仇,以父遺言之故,而未殺加赦王,並為彼具說前緣,王深恥己行,乃復還長生之國土。 本經及六度集經卷一均謂長壽王即釋尊,長生即阿難,梵摩達哆即提婆達多)
長壽 T0212卷16 佛爲鬥諍比丘說此事
長壽王 T0212卷16 此處僅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