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164
標準名
(暫擬)
尼犍陀若提子
身份 外道
原文稱呼 尼犍陀若提子, 尼揵親子, 尼乾陀若提子, 尼乾陀若低子, 尼焉若提子, 尼乾他若祁富多羅, 儞誐囉𬿊(切身)帝子, 野曩禰誐囉陀倪也(二合)帝子, 尼揵子, 尼乾子, 親子, 苦行尼揵親子, 尼乾陀惹提子, 尼揵陀若提子, 尼犍若提子, 尼犍, 尼揵, 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 尼乾陀闍提弗多羅, 尼乾陀, 尼乾, 尼乾陀若提之子, 尼揵若陀弗, 尼犍子
前生後世
親屬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尼揵子 T0001卷4 須跋問法的時候提及
尼乾子 T0001卷12 外道,死後弟子爭論不止。
尼乾子 T0001卷17
尼揵子 T0005卷2 須拔見佛時提及
尼犍子 T0006卷2 須拔見佛時提及
尼犍陀若提子 T0007卷3 須跋陀羅見佛時提及
尼乾陀惹提子 T0012卷1 於比丘衆生輕謗,欲興諍論。
尼乾子 T0018卷1 龍護比丘所說外道
尼揵子 T0022卷1
親子 T0026卷25 佛講法時介紹得尼乾子外道之祖師,其弟子尊其教而行苦行。佛破其邪見。
苦行尼揵親子 T0026卷32 不認可佛說意業重,遣優婆離去和佛辯論。結果優婆離皈依於佛。尼揵親子不相信,又去見優婆離。優婆離爲其說法,吐血患病,後即命終。
親子 T0026卷52 外道,死後其弟子不共和合相憎共諍。
尼揵親子 T0026卷57
尼揵親子 T0026卷57
尼乾陀惹提子 T0085卷1 是極惡者忽而命終
尼揵陀若提子 T0099卷5
尼犍 T0099卷21 此处指尼乾一类外道。非特指
尼犍若提子 T0099卷21 尼犍若提子欲誘質多羅爲其弟子。質多羅與相論議,使尼犍若提子敗走。
尼揵 T0099卷32 命弟子與世尊共論,詰難世尊
尼揵 T0099卷32 命弟子與世尊共論,詰難世尊
尼揵 T0099卷32
尼乾陀若提子 T0099卷35
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 T0099卷43
尼乾子 T0099卷46
尼乾陀若提子 T0099卷46
尼乾陀闍提弗多羅 T0100卷3
尼乾陀 T0100卷7 命其弟子至佛所發言問難
尼乾陀 T0100卷7 命其弟子至佛所發言問難
尼乾 T0100卷7 佛問聚落主:尼乾說何法。聚落主即答。
尼乾陀若提之子 T0100卷7 即尼乾
尼乾陀 T0100卷7 即尼乾
尼揵陀若提子 T0100卷11
尼揵子 T0125卷32 各持己見,爲輸盧尼比丘尼所折服
尼揵子 T0125卷35 與佛論議:從苦至苦還是從樂至苦。並問頻婆娑羅王與佛誰樂。
尼揵子 T0125卷37 最後弟子見佛時提到的外道。此經六名,即六師外道
尼揵子 T0125卷39
尼乾子 T0125卷51 “尼乾子者愚惑,意常錯亂,心識不定”即如前所說王不欲留之人
尼揵若陀弗 T0129卷1 爲分陂檀說佛弟子神通,勸彼請佛
尼乾陀若低子 T0190卷15 淨飯王夢中見外道憂惱。象徵太子出家
尼乾他若祁富多羅 T0190卷37 那羅陀聞龍王偈已,往問外道,均不能解
尼乾子 T0190卷38 娑毘耶受天教已,持若干問往問外道,俱不能解
尼乾 T0190卷39
儞誐囉𬿊(切身)帝子 T0191卷2 文中說:六大惡人。實際是六師外道。
野曩禰誐囉陀倪也(二合)帝子 T0191卷12 見卷二六大惡人,T03p0938b30,依次對應
尼揵 T0196卷2 命其弟子阿夷拔提弗,往世尊處發問詰難
尼焉若提子 T0198卷1
尼揵 T0201卷6 即尼乾子
尼揵子 T0201卷6 即尼乾子
尼揵子 T0212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