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20
標準名
(暫擬)
舍利弗
身份 比丘
原文稱呼 舍利弗, 舍利子, 舍利, 舍梨子, 優波鞮舍, 舍黎子, 舍利曰, 舍利弗羅, 舍利弗多, 優波低舍, 優鉢低舍, 鶖鷺子, 受訓, 憂婆替, 拘栗, 優波室沙, 優波替, 優婆低沙, 低沙, 優波低沙, 優波坻沙, 憂波提, 憂波提舍, 秋鷺子
前生後世 前生: 普富; 五通道士(舍利弗前生); 天人(舍利弗前生); 梵摩達(世尊爲鹿王代鹿舍命); 鵠鳥之子(舍利弗前生); 王(舍利弗前生); 王(捉賊); 智慧具足; 欣踊大臣; 撥劫; 大月; 帝釋(化作野獸助菩薩施子); 國王(獵鹿); 山樹神; 爲燃燈佛掃地(舍利弗前生); 妹善愛; 一人(諫師莫辱佛); 天女; 一毒蛇; 散闍; 龍(银城); 奢摩; 國王(誤傷睒); 田主; 一大臣; 毘提醯王(輔臣所害); ; 一人(得王女); 迦尸國王(與夜叉樗蒲); 猴(舍利弗前生); 太子(南王之子); 第一大臣; 七子; ; ; 兄(槃達之兄); 摩因光; 鱼(舍利弗前世); 獨母(勸鄰婦見佛); 四禪梵志; 理家(舍利弗前生); 梵摩達王(世尊作吉利鳥時); ;
親屬 父: 檀孃耶那; 母: 舍利; 兄弟姐妹: 大膝; 純陀(舍利弗之弟); 姜叉頡唎拔多; 闡陀; 閻浮呵迦; 憍陳尼; 蘇達離舍那; 蘇尸彌迦; 達摩; 蘇達摩; 優波達摩; 坻沙; 頡唎拔多; 優波波離拔多;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舍利弗 T0001卷1 諸弟子中最爲第一
舍利弗 T0001卷8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001卷9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001卷12 向佛請法
舍利弗 T0001卷19
舍利弗 T0002卷1 第一弟子
舍利弗羅 T0004卷1 上首弟子
舍利子 T0012卷1 於末利居士家,佛正休息,見外道欲興諍論,遂與大衆開示佛法。說增一等法。
舍利子 T0012卷2 於末利居士家,佛正休息,見外道欲興諍論,遂與大衆開示佛法。說增一等法。
舍利 T0013卷1 爲衆說增一法
舍利 T0013卷2 爲衆說增一法。此經佛未出場,經尾並無佛印可舍利弗所說之文句。
舍利弗 T0018卷1 舍利弗思惟佛神通最勝無有知者,佛爲舍利弗說過去未來是否有如佛者。過去曾有,未來當有。先在唯有世尊。說世尊種種最勝法。
舍利弗 T0023卷2
舍利弗 T0024卷4
舍利弗 T0025卷4
舍梨子 T0026卷2 聽聞其他比丘讚頌滿慈子,即欲相見。後與滿慈子論議佛法。
優波鞮舍 T0026卷2
舍梨子 T0026卷5 爲衆說法
舍梨子 T0026卷5 爲衆說法,不受認可。後得佛印許。
舍梨子 T0026卷5 爲衆說法
舍梨子 T0026卷5 爲一比丘所誣衊,自述清淨
舍梨子 T0026卷5 爲諸比丘說法
舍梨子 T0026卷6 見瞿尼師而爲大衆說無事比丘不應放逸。
舍梨子 T0026卷6 聽說舊友陀然放逸犯戒,前往教化。並爲說生梵天法。後佛問爲何不說超過梵天的法令其解脫。答曰由其愛樂。
舍梨子 T0026卷6 受請到給孤獨家講法。
舍梨子 T0026卷7 向俱絺罗問法,共相論議
舍梨子 T0026卷7 爲衆說法
舍梨子 T0026卷7 爲佛所讚;爲衆說法
舍梨子 T0026卷8 佛欲得侍者,其時在會,發言自薦。佛未許可。後一時,問阿難侍佛二十五年來曾有欲想否。阿難稱隨未離欲,由慚愧心未生欲想。
舍梨子 T0026卷10 爲衆說法,內容與佛在前經爲衆所說一致
舍梨子 T0026卷10 爲衆說法,內容與佛在前經爲衆所說一致
舍梨子 T0026卷15 从佛闻法
舍梨子 T0026卷22 爲衆說法
舍梨子 T0026卷22 受佛命,爲衆說法。得佛讚歎。
舍梨子 T0026卷23 爲衆說法
舍梨子 T0026卷29 請問佛是否嫌舍利弗及諸弟子的身口意。
舍梨子 T0026卷30 爲給孤獨等居士開示,後往佛所。佛爲其說五法四增上心。即五戒四不壞信
舍梨子 T0026卷48 大目犍連等來訪,與其共論法義。論及如何爲能起發牛角娑羅林,各抒己見。
舍黎子 T0026卷58 向大俱絺羅問法
舍利曰 T0032卷1 即舍利弗,此名僅見此經。與目犍連同得佛讚歎。佛入室經作後,舍利弗爲大衆廣爲開演。
舍利弗 T0049卷1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061卷1 發言參與受歲
舍利弗 T0062卷1
舍利弗 T0063卷1 受歲法會上與佛對答,得佛稱讚爲法王子
舍利弗 T0097卷1 爲比丘衆講法。此經中未提及世尊。
舍利弗 T0098卷1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1 爲輸屢那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1 爲輸屢那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1 爲輸屢那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5 爲焰摩迦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5 那拘羅百二十歲而往見佛,佛爲略說法義。又往見舍利弗,舍利弗爲作廣說。得法眼淨,皈依三寶。根據巴利經文,此爲那拘羅的父親。Nakulapitā
舍利弗 T0099卷5 衆多比丘欲往別處,世尊囑其向舍利弗請辭。舍利弗爲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5 世尊簡略說法即入世禪思,衆人問舍利弗,舍利弗而爲廣說
舍利弗 T0099卷9 受佛讚歎,從佛聞法
舍利弗 T0099卷9 與阿難共論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9 與摩訶俱絺羅共論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9 與摩訶俱絺羅共論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9 優波先那爲毒蛇咬,呼舍利弗攙扶自己到岩石之外,遂身壞如糟糠。後往見佛,佛爲說防蛇咒。
舍利弗 T0099卷10 與摩訶俱希羅共論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10 與摩訶俱希羅共論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10 與摩訶俱希羅共論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10 與摩訶俱希羅共論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10 與阿難共論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12 與摩訶俱絺羅共論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14 浮彌爲外道說法,外道不喜。遂問於舍利弗,舍利弗印可之。
舍利弗 T0099卷14 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佛弟子成就何法名爲成就。答而再問尚有其餘否。如是多次。舍利弗遂說,但破無明即無需如此追問。
舍利弗 T0099卷14 佛向舍利弗提問,舍利弗初不能答。佛給予提示,舍利弗遂能廣說。說佛無論再用什麼方式問這個法,我都能答了。(七日七夜以異句異味問斯義者,我亦能答)得佛讚歎
舍利弗 T0099卷16 所與衆多比丘者,皆大智辯才
舍利弗 T0099卷17 於佛前爲大衆解說“時時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佛認可。
舍利弗 T0099卷18 外道來問法,爲之說
舍利弗 T0099卷18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18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18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18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18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18 問佛舉罪法
舍利弗 T0099卷18 讚歎世尊三世無比,世尊說有三世諸佛與佛平等。
舍利弗 T0099卷18 爲月子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18 爲淨口外道尼說法,外道尼生信讚歎。後外道尼死,由生信故,得生天上。
舍利弗 T0099卷18 讚歎目犍連禪定,目犍連說自己正以神通與世尊對話。
舍利弗 T0099卷20 舍利弗來,讚歎阿那律,並問修何法而能【至此】。阿那律说由四念處而得天眼,。(【至此】是指阿那律目盲而能視?)
舍利弗 T0099卷20
舍利弗 T0099卷20
舍利弗 T0099卷22
舍利弗 T0099卷22
舍利弗 T0099卷23
舍利弗 T0099卷24 涅盤
舍利弗 T0099卷24 涅盤未久,得佛讚歎
舍利弗 T0099卷26 向佛問法
舍利弗 T0099卷27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28 向佛問法
舍利弗 T0099卷30 與佛問答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30 與阿難問答法義
舍利弗 T0099卷31 暗夜小雨,如阿難執傘覆燈隨佛行,袟栗帝羅色吒羅天王隨此比丘行
舍利弗 T0099卷32 外道向舍利弗提問,舍利弗答佛說無記。待外道遠去,舍利弗問迦葉,爲何佛說無記。迦葉爲答。
舍利弗 T0099卷34 此時方出家半月,立於佛後以扇扇佛。聞佛爲長爪說法,即得漏盡。
舍利弗 T0099卷35 至佛處聞法。有外道見之而問:猶不離乳?舍利弗即讚佛及法。
舍利弗 T0099卷35 從佛聞法
舍利弗 T0099卷36
舍利弗 T0099卷37 給孤獨長者病,舍利弗爲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43 問佛爲何遣牧牛人回家
舍利弗 T0099卷43
舍利弗 T0099卷44
舍利弗 T0099卷44 知佛往梵天,亦往,亦爲說法
舍利弗 T0099卷45 爲衆說法。得婆耆舍說偈讚歎
舍利弗 T0099卷45 從佛聞法
舍利弗 T0099卷47 聞闡陀病重而往瞻視
舍利弗 T0099卷48
舍利弗 T0099卷49 天子來訪,佛與阿難讚歎舍利弗
舍利弗 T0099卷50 爲鬼打頭,心無怨恨。
舍利弗 T0099卷50 見醉尼乾子而說偈
舍利弗 T0099卷50 爲弟子從瓦師處乞甌。瓦師問如何不損一錢而行佈施。舍利弗說於不食肉的人施捨肉。瓦師遂施其百甌,而不允許只取一個。(戒律只需蓄一個)
舍利弗 T0100卷5
舍利弗 T0100卷6 外道來問無記之事。即答之無記。外道走後問於迦葉,緣何無記。迦葉爲答。
舍利弗 T0100卷9
舍利弗 T0100卷9 爲須達天子所贊
舍利弗 T0100卷11 佛爲長爪梵志說法,舍利弗出家半月執扇侍佛。聞佛所說得阿羅漢。
舍利弗 T0100卷11 從佛聞法,還時路遇梵志。彼問:汝猶如小兒未斷乳?舍利弗爲之說法
舍利弗 T0100卷12 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100卷12 說戒會中,於佛對答自恣
舍利弗 T0100卷13
舍利弗 T0100卷14
舍利弗 T0100卷15 爲佛所贊
舍利弗 T0100卷15 爲夜叉所打而能忍受
舍利弗 T0101卷1 爲俱披犁謗
舍利弗 T0101卷1 佛說可簡略說法亦可廣說法,奈何解者少。舍利弗勸佛說法,廣略均可,自有解者。
舍利弗 T0120卷2
舍利弗 T0120卷3
舍利弗 T0125卷3 弟子品,佛說種種第一弟子
舍利弗 T0125卷4 說母如何教子,應教其子以此爲榜樣
舍利弗 T0125卷6 爲那憂羅公長者廣說身有患,心無患之意。
舍利弗 T0125卷8 化身周利盤特形象,並令周利盤特隱身,與世典婆羅門論議
舍利弗 T0125卷9 佛爲比丘說應習法施不應食施。比丘衆後往問舍利弗,舍利弗爲之廣說。
舍利弗 T0125卷12 爲瞿波離所謗
舍利弗 T0125卷13
舍利弗 T0125卷17 爲衆說法並答目犍連問
舍利弗 T0125卷18 此經說舍利弗涅槃因緣。目犍連爲外道傷,欲入涅槃。舍利弗說暫且安住,令我先入涅槃。然後與佛論議爲何不長久住世,以及佛爲何不長久住世。入滅後均頭沙彌持舍利見佛,阿難悲痛。佛說無常法以勸慰之。
舍利弗 T0125卷19 涅槃,佛說其舍利應起塔
舍利弗 T0125卷19 佛爲衆說法,並讚歎舍利弗目犍連
舍利弗 T0125卷24 受歲之時,個與佛問答
舍利弗 T0125卷24 奉佛命收長者子爲沙彌,日日教誨
舍利弗 T0125卷26 此經未提及世尊。僅舍利弗爲衆說法
舍利弗 T0125卷29 佛命目連往請舍利弗。舍利弗以衣帶系如來坐下,目犍連神通不能動之。後舍利弗後發而先至佛所。佛說:舍利弗所入三昧,目犍連不知其名字。
舍利弗 T0125卷29 六比丘各論,何等比丘能莊嚴牛角林。後佛各各讚許
舍利弗 T0125卷30 舍利弗出遊,有比丘謗之。佛集衆令舍利弗自說清白。並受彼比丘懺悔。
舍利弗 T0125卷33 聞佛稱許滿願子,後滿願子來,即與論議。問其從何而趣解脫,有王乘七車之譬喻。
憂波提舍 T0125卷33 即舍利弗
舍利弗 T0125卷35 比丘衆欲往北方遊化,向佛辭行。佛命亦應向舍利弗辭行。舍利弗爲之說法。
舍利弗 T0125卷36 如來將入滅,諸人來勸。佛說過去有舍利弗智慧第一,今亦無常
舍利弗 前生: 普富; T0125卷41 說其前生不爲羅剎女所惑
舍利弗 T0125卷41 與目犍連共五百比丘來,與比丘等共相問訊,其聲擾亂。佛令往他方。後由釋種與帝釋勸佛留之。佛問令往他方時作何想,答佛愛閒靜,我亦當尋閒靜處。佛不讚許
舍利弗 T0125卷41 見佛,佛問遊何三昧,並讚歎之
舍利弗 T0125卷45 受師子長者別請
舍利弗 T0125卷45 入定、爲鬼打頭。鬼墮地獄。後佛贊其所入金剛三昧。
舍利弗 T0125卷46 各領比丘。佛說各上坐比丘所令大衆均與上坐一類
舍利弗 T0125卷47 從提婆達多處將比丘回佛處
舍利弗 T0125卷49 往爲阿那邠祁長者說法
舍利弗 T0125卷49 認爲不應贊生豪貴家,佛爲解說,應贊生豪貴家。
舍利弗 T0126卷1 佛以種種特點稱弟子中第一
舍利弗 T0128a卷1 隨佛往滿財長者處
舍利弗 T0128a卷1 隨佛往滿財長者處
舍利子 T0130卷1 善無毒以爲是供養佛弟子,見是外道
舍利子 T0130卷1 隨佛往善無毒處
舍利子 T0130卷2 說馬勝比丘爲舍利子說偈,舍利子即得須陀洹
舍利弗 T0135卷1 佛自說智慧,提及舍利弗
舍利弗 T0137卷1 因衆喧鬧,佛遣其往別處住。後梵天勸請而得佛開允。
舍利弗 T0139卷1 爲瞿波離所謗
舍利弗 T0144卷1 姨母不忍見彼入滅,故先入滅。
舍利弗羅 T0144卷1 即舍利弗
鶖鷺子 T0145卷1 姨母不忍見彼入滅,故先入滅。
舍利弗 前生: 五通道士(舍利弗前生); T0152卷1
秋鷺子 前生: 理家(舍利弗前生); T0152卷1
舍利弗 前生: 天人(舍利弗前生); T0152卷1
舍利弗 前生: 梵摩達(世尊爲鹿王代鹿舍命); T0152卷3
舍利弗 前生: 鵠鳥之子(舍利弗前生); T0152卷3
舍利弗 前生: 王(舍利弗前生); T0152卷3
秋鷺子 前生: 猴(舍利弗前生); T0152卷3
舍利弗 T0152卷3 佛爲其說佛本生
鶖鷺子 前生: ; T0152卷3
鶖鷺子 T0152卷4 佛爲說自己本生
鶖鷺子 T0152卷4 佛爲說自己本生
鶖鷺子 前生: ; T0152卷5
鶖鷺子 前生: 兄(槃達之兄); T0152卷5
鶖鷺子 T0152卷6
鶖鷺子 前生: 摩因光; T0152卷6
鶖鷺子 前生: 鱼(舍利弗前世); T0152卷6
鶖鷺子 T0152卷6 佛爲之說自本生
鶖鷺子 前生: 獨母(勸鄰婦見佛); T0152卷6 佛爲之說自本生
鶖鷺子 T0152卷6 佛爲之說自本生
鶖鷺子 前生: 四禪梵志; T0152卷8 問佛車匿的宿世因緣
鶖鷺子 T0152卷8 佛爲之說自本生
舍利弗 前生: 王(捉賊); T0154卷2
舍利弗 T0154卷2 入滅,沙彌收其衣鉢往見佛
舍利弗 T0154卷2
舍利弗 前生: 智慧具足; T0154卷3
舍利弗 前生: 欣踊大臣; T0154卷3
舍利弗 T0154卷4 鱉王所救五百賈客
舍利弗 前生: 撥劫; T0154卷5
舍利弗 T0154卷5 世尊爲之說佛本生事
舍利弗 T0155卷1
舍利弗 T0155卷2 婆羅門供養此四比丘,而求願爲龍
舍利弗 T0156卷1
舍利弗 T0156卷3
舍利弗 T0156卷3
舍利弗 T0156卷4
舍利弗 前生: 第一大臣; T0156卷5
舍利弗 T0156卷5
舍利弗 T0156卷6
舍利弗 T0159卷1 與會列名
舍利弗 T0159卷2 提及,定義三寶,舉例說明
舍利弗 T0159卷3
舍利弗 前生: 七子; T0160卷1
舍利弗 前生: 大月; T0166卷1 先佛入滅
舍利弗 前生: 帝釋(化作野獸助菩薩施子); T0171卷1
舍利子 T0173卷1
舍利子 前生: 智慧具足; T0173卷4
舍利弗 前生: 天人(舍利弗前生); T0177卷1
舍利弗 T0178卷1
舍利弗 前生: 國王(獵鹿); T0182a卷1
舍利弗 前生: 國王(獵鹿); T0182b卷1
舍利弗 前生: 山樹神; T0183卷1 曾爲二百五十山樹神之一
舍利弗 T0184卷1 燈光佛授記時說
舍利弗 T0186卷8 見比丘,因往見佛
優波替 T0186卷8 即舍利弗本字
舍利弗 T0187卷1
舍利弗 T0187卷12 見舍婆耆,因往見佛。
拘栗 T0189卷4 舍利弗的姓
優波室沙 T0189卷4 舍利弗的名
舍利弗 前生: 爲燃燈佛掃地(舍利弗前生); T0189卷4
優婆低沙 父: 檀孃耶那; 兄弟姐妹: 大膝; 純陀(舍利弗之弟); 姜叉頡唎拔多; 闡陀; 閻浮呵迦; 憍陳尼; 蘇達離舍那; 蘇尸彌迦; T0190卷47 第一說共八子,此爲第1子
優波坻沙 父: 檀孃耶那; 兄弟姐妹: 達摩; 蘇達摩; 優波達摩; 坻沙; 頡唎拔多; 優波波離拔多; T0190卷47 第二說共七子,此爲第5子
低沙 T0190卷48 即前卷優婆低沙。與拘離多爲朋友,二人共於外道出家(見大會中思惟無常,所思略同)。
優波低沙 T0190卷48
舍利弗多 T0190卷48 即優波低沙
舍利弗 前生: 妹善愛; T0190卷48 即優波低沙
舍利弗 前生: 普富; T0190卷49
舍利弗 T0190卷51
舍利弗 T0190卷52
舍利弗 T0190卷52
舍利弗 T0190卷53
舍利弗 T0190卷55
舍利弗 T0190卷55
舍利弗 T0190卷56 難陀出家欲還俗,佛令難陀關門後方可走。諸阿羅漢即開諸門,令阿難關此門而彼門開
舍利弗 T0190卷57
舍利弗 T0190卷58
舍利子 T0191卷11 即舍利弗。
舍利弗 T0191卷12
舍利弗 T0192卷4
憂波提 T0192卷4 舍利弗的別名:優波提舍
優波低舍 T0192卷4 即舍利弗,隨給孤獨營造精舍
受訓 T0193卷4 舍利弗
憂婆替 T0193卷4 舍利弗
舍利弗 T0193卷4
舍利弗 T0193卷4
舍利弗 T0193卷6
舍利弗 T0194卷2
舍利弗 T0194卷3
舍利弗 T0194卷3
優鉢低舍 T0194卷3 即舍利弗別名
舍利弗 T0195卷1
優波替 T0196卷1 舍利弗
舍利弗 T0196卷1
舍利弗 T0196卷2
舍利弗 前生: 一人(諫師莫辱佛); T0196卷2 佛食馬麥之時,獨舍利弗上天受供。因前世業故。
舍利弗 T0197卷1
舍利弗 T0197卷1
舍利弗 T0197卷1
舍利弗 T0197卷1
舍利弗 T0197卷1
舍利弗 T0197卷1
舍利弗 T0197卷1
舍利弗 前生: 天女; T0197卷1
舍利弗 T0197卷2
舍利弗 T0197卷2
舍利弗 T0197卷2
舍利弗 T0197卷2
舍利弗 T0198卷2 與佛互說偈頌
舍利弗 T0199卷1
舍利弗 T0200卷4
舍利弗 T0200卷5
舍利弗 T0200卷9
舍利弗 T0200卷10 助梨軍支乞食,终不能得
舍利弗 T0200卷10
舍利弗 T0201卷7
舍利弗 T0201卷7
舍利弗 T0201卷8
舍利弗 T0201卷9 魔王奉優婆毱多尊者命,化現形象
舍利弗 T0201卷10
舍利弗 T0202卷1
舍利弗 前生: 一毒蛇; T0202卷3
舍利弗 T0202卷3
舍利弗 前生: 散闍; T0202卷3
舍利弗 T0202卷4
舍利弗 T0202卷4
舍利弗 T0202卷5 引彼天子見其前世屍身
舍利弗 前生: 大月; T0202卷6 先佛入滅
舍利弗 T0202卷6
舍利弗 前生: 龍(银城); T0202卷8
舍利弗 T0202卷10
舍利弗 T0202卷10
舍利弗 T0202卷10
舍利弗 T0202卷12
舍利弗 T0202卷12
舍利弗 前生: 奢摩; T0202卷13
舍利弗 T0202卷13
舍利弗 T0202卷13
舍利弗 前生: 國王(誤傷睒); T0203卷1
舍利弗 前生: 田主; T0203卷1
舍利弗 前生: 一大臣; T0203卷1
舍利弗 T0203卷2
舍利弗 T0203卷3
舍利弗 前生: 毘提醯王(輔臣所害); T0203卷3
舍利弗 T0203卷3
舍利弗 前生: 梵摩達王(世尊作吉利鳥時); T0203卷3
舍利弗 T0203卷5
舍利弗 前生: ; T0203卷6
舍利弗 前生: 一人(得王女); T0203卷6
舍利弗 T0203卷8
舍利弗 前生: 迦尸國王(與夜叉樗蒲); T0203卷8
舍利弗 T0205卷1 見:「尊者舍利弗躬解竭支帶,語目連曰:「設汝神足第一者,今舉此帶使離於地,然後捉吾臂將詣阿耨達泉。」」《增壹阿含經》卷29(T02n0125_p0709a21 ~ T02n0125_p0709a23)
舍利弗 T0205卷2 長者唾舍利弗鉢中,舍利弗用以泥佛經行處,令之得福。
舍利弗 T0205卷2
舍利弗 前生: 王(舍利弗前生); T0206卷1
舍利弗 前生: 猴(舍利弗前生); T0206卷2
舍利弗 T0206卷2
舍利弗 T0206卷2
舍利弗 T0206卷2
舍利弗 T0207卷1
舍利弗 T0207卷1
舍利弗 T0208卷1
舍利弗 T0208卷1
舍利弗 T0208卷2
舍利弗 T0211卷3
舍利弗 前生: 太子(南王之子); T0211卷4
舍利弗 T0212卷4
舍利弗 T0212卷5
舍利弗 T0212卷9
舍利弗 T0212卷10
舍利弗 T0212卷10
舍利弗 T0212卷10
舍利弗 T0212卷12
舍利弗 T0212卷14
舍利弗 T0212卷16
舍利弗 T0212卷27
舍利弗 T0212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