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209
標準名
(暫擬)
給孤獨
身份 優婆塞
原文稱呼 給孤獨, 須達哆, 阿那邠祁, 阿那邠邸, 須達, 給孤獨長者, 孤獨長者, 須達多, 須達多長者, 須達長者, 阿那邠持長者, 阿那邠邸長者, 阿那邠祁長者, 阿那邠池, 阿難邠坻, 四姓, 給孤長者, 善溫, 阿難祁祁, 阿那邠低, 遬達, 迦羅越
前生後世 前生: 須達天子; 哀愍; 藏監; 輔相子; ; 後世: 善寶; 須達天子; ;
親屬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須達 T0022卷1 阿阇世王欲供僧,佛言已受須達請
給孤獨 T0026卷6 病重,遣人請舍利弗來。聞舍利弗講法而痊癒。
須達哆 T0026卷6 即給孤獨。見佛聞法得須陀洹,欲爲僧團營造房舍。佛遣舍利弗佐助。
給孤獨 T0026卷30 向佛請法
給孤獨 T0026卷30 向佛請法
給孤獨 T0026卷30 與衆居士往舍利弗處請法,後往佛所。
須達哆 T0026卷39 詣佛聞法。佛爲之說佈施。 從別譯本可知,此即給孤獨。
阿那邠祁 T0065卷1 至佛所請問貪慾等事。由別譯本可知即給孤獨
阿那邠邸 T0072卷1 從佛聞法。
須達 T0073卷1 從佛聞法。
給孤獨 T0074卷1 從佛聞法。
須達 T0099卷16 問佛四聖諦是漸次現觀還是頓現觀,佛說漸次
給孤獨長者 T0099卷17 供養僧團三月衣被飲食湯藥。佛遂告之,當得安樂果報,但不應默受此樂。應時時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
孤獨長者 T0099卷22 從別長者處知有佛,聞名毛豎,遂往見佛。佛爲說法即得見法,成優婆塞。後爲僧衆營造精舍。
須達多 T0099卷22 給孤獨之名
孤獨長者 前生: 須達天子; T0099卷22 給孤獨長者命終生兜率天,來見佛,與佛說偈頌。佛轉述給大衆,阿難知是給孤獨所說。
給孤獨長者 T0099卷23
給孤獨長者 T0099卷34 與外道共論,折服之,得佛讚歎
給孤獨長者 T0099卷35 至佛處問法
給孤獨長者 T0099卷37 給孤獨長者病,佛爲說法,並記爲阿那含
給孤獨長者 T0099卷37 給孤獨長者病,阿難爲說法
給孤獨長者 T0099卷37 給孤獨長者病,舍利弗爲說法
給孤獨長者 T0099卷47 自說於我舍者皆得生天。佛問其從何而知。非由神通,由信三寶故。
須達多長者 T0100卷9 因彌護長者而往見佛,路得宿舊天神之助。
須達多長者 前生: 須達天子; T0100卷9 病重,佛爲說法。命終,即來見佛,贊舍利弗等。
須達多 T0100卷11 欲往見佛而時尚早,即見外道,論議,折服外道。後見佛,得佛讚許
須達長者 T0125卷3 弟子品,佛說種種第一弟子
阿那邠持長者 T0125卷4 即給孤獨。佛說應如何供養,長者於衆中即請大衆。
須達長者 T0125卷4 即給孤獨。
阿那邠持長者 T0125卷4 向佛說自己所行佈施。得佛讚歎。說其以菩薩心佈施
阿那邠邸長者 T0125卷19 佛爲其說佈施法,教其佈施時如何用心。自說過去世廣大佈施,不如供養三寶。
阿那邠邸 T0125卷22 嫁女與滿才長者兒
阿那邠邸長者 T0125卷22 見佛在虛空去地七仞
須達長者 前生: 哀愍; T0125卷22 即給孤獨長者
阿那邠邸長者 T0125卷23 命終生天
阿那邠邸長者 T0125卷37 往見佛。爲贊施,說佈施之法
阿那邠祁長者 後世: 善寶; T0125卷49 出錢令四子皈依佛。佛說這種以前請人皈依佛的行爲所得福報。即此長者彌勒時爲典藏大臣。
阿那邠祁長者 後世: 須達天子; T0125卷49 病重,舍利弗與阿難往爲說法。尋即命終生三十三天。來下見佛禮讚。
阿那邠祁長者 T0125卷49 其兒婦不信三寶亦不賢淑。
給孤獨長者 T0126卷1 佛以種種特點稱弟子中第一
阿那邠池 T0128a卷1 嫁女遠方。女請佛顯通化彼國民
阿那邠邸 前生: 哀愍; T0128b卷1 嫁女遠方,彼女請佛度彼國民
阿難邠坻 T0129卷1 嫁女他國,彼女請佛度彼國民
給孤獨長者 T0130卷1 嫁女遠方,彼女請佛度彼國民
給孤獨長者 前生: 哀愍; T0130卷3
阿那邠邸 T0140卷1 以金引其子歸佛。佛說其功德廣大。
遬達 T0141卷1 爲子娶婦。其婦不敬公婆,不敬三寶。遂請佛往說法。彼女即懺悔皈依
給孤獨 T0142a卷1 爲子娶婦。其婦不敬公婆,不敬三寶。遂請佛往說法。彼女即懺悔皈依
給孤獨 T0142b卷1 爲子娶婦。其婦不敬公婆,不敬三寶。遂請佛往說法。彼女即懺悔皈依
給孤獨 T0143卷1 爲子娶婦。其婦不敬公婆,不敬三寶。遂請佛往說法。彼女即懺悔皈依
給孤獨 T0150A卷1 此經譯文生澀。此處似乎是“給孤獨”向佛問法。“給孤獨家”,應是“給孤獨長者”的誤翻。因長者、居士,巴利即gahapati,梵即gṛhapati。
迦羅越 T0150A卷1 非專名,此處應是指給孤獨。因“迦羅越”爲梵語kulapati 或gṛhapati,即家主族長,古譯居士,長者居士。巴利語爲gahapati。梵gṛha,巴gaha即屋子,gahapati是屋子的主人。(kula是家、族、住宅、羣,與此處文義不合)
四姓 T0152卷3 宋元明作:“孤獨”,似是指給孤獨長者。別譯本也做須達。
須達 T0155卷2 此須達家貧。是否即給孤獨(波斯匿王之大臣、爲佛建經舍)?有說給孤獨七次反貧,待考。
須達長者 T0160卷4
給孤長者 T0191卷11
給孤獨 T0191卷11
給孤長者 T0191卷12
給孤獨 T0192卷4
須達 T0193卷4
須達 T0195卷1
須達 T0196卷2 給孤獨
善溫 T0196卷2 給孤獨
給孤獨 T0196卷2
阿難祁祁 T0196卷2 即給孤獨
須達 T0198卷1 給孤獨
須達 T0198卷1 待考。似乎不是給孤獨那個須達?“貧賤清信士須達女作沙彌,名專華色”若是給孤獨何言貧賤。似乎別經中確實有一貧窮之須達。
須達 T0200卷1 欲買花供佛
須達 T0200卷4 为寺院扫塔。某日因事未来。佛领大比丘扫塔,并说功德因缘。似非富有的那位须达长者给孤独。
須達 前生: 輔相子; T0200卷4 給“一婆羅門”五百錢。應是富有的那为须达长者。
須達 T0200卷6 須達長者,此處提及其兒。
須達 T0200卷6 即給孤獨。自念供僧不如勸人供僧。即往勸化
須達 T0200卷6 勸王請佛來國
須達多 T0200卷8
須達多 T0201卷7 给孤独
須達多 T0201卷11
須達 T0202卷2
須達 前生: 藏監; T0202卷5
須達 T0202卷10
給孤獨 T0202卷10
須達 T0202卷12
須達 T0202卷13
須達 T0203卷2 此說貧窮須達,似非給孤獨長者? 但另有一經,於此相同,說須達長者七次貧困。所以可能是同一人。 見:T04p0509b10
須達長者 T0203卷5 須達長者勸募之事。貧女以一㲲佈施 「千金錢布施佛僧,不足為難;今若勸化貧窮下賤,減割針綖而用布施,乃名為難」《撰集百緣經》卷6(T04n0200_p0230b26 ~ T04n0200_p0230b28) 阿育王傳說爲阿育王事:「尊者答言王自修福。專於一己故此福輕。勸一切共修福者斯誠寬曠福鍾亦重。」《阿育王傳》卷7(T50n2042_p0130c03 ~ T50n2042_p0130c05)
須達長者 T0203卷5 須達長者常以金錢勸人皈依 。「阿那邠祁長者告曰:「我今各賜卿等純金千兩,隨我教勅,自歸命佛、法、聖眾。」」《增壹阿含經》卷49(T02n0125_p0818b10 ~ T02n0125_p0818b12)-
須達長者 T0203卷7
須達長者 T0203卷7
須達長者 T0203卷7
須達 T0205卷2 此處說須達長者七次貧困。別經似乎有一貧窮須達,一富有須達。 另見:T04p0459a07
須達 T0211卷1 好施長者初不信佛,病,須達勸請佛說法。即癒即信
須達 T0211卷1 提及給孤獨買地、毗琉璃弒父、殺祇陀太子、滅釋種、後死於江上。
須達 T0211卷2 給孤獨
阿那邠低 T0212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