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217
標準名
(暫擬)
跋提梨迦(釋族王子)
身份 比丘, 王子
原文稱呼 跋提梨迦, 婆提唎迦, 拔提伽, 婆捺哩賀, 跋提釋迦王, 釋少王, 賢王, 國王, 拔提釋, 菩提, 釋王, 波帝利迦, 釋賢王, 拔陀釋, 醍醐施, 賢
前生後世 前生: 一貧人(跋提梨迦王子前生); 梵壽(過去王); 一人(拔提釋前生); ;
親屬 父: 斛飯王; 白飯王; 母: 黑瞿多彌; 兄弟姐妹: 阿那律;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跋提梨迦 父: 斛飯王; 兄弟姐妹: 阿那律; T0024卷10
跋提梨迦 父: 斛飯王; 兄弟姐妹: 阿那律; T0025卷10
跋提釋迦王 T0026卷8 佛欲得侍者,其時在會,發言自薦。佛未許可。
菩提 T0099卷41 自說得利,爲世尊親屬。佛糾正之
釋王 T0125卷3 弟子品,佛說種種第一弟子
T0126卷1 佛以種種特點稱弟子中第一
波帝利迦 T0159卷1 與會列名
婆提唎迦 父: 白飯王; T0190卷11
拔提伽 T0190卷27 魔王謊稱有此人書信給世尊
婆提唎迦 T0190卷55 淨飯王說本欲傳王位與此人,而佛度之出家,其非斷決王種。後文有說此王子曾從淨飯王處取得王位。見卷58
婆提唎迦 T0190卷58 從淨飯王處得王位,後亦出家。卷55亦提及此人。其儿时好友摩尼樓陀欲出家,而父母不允,即言婆提唎迦王若出家即允汝出家。遂即往劝婆提唎迦。婆提唎迦即随其出家。
婆提唎迦 前生: 一貧人(跋提梨迦王子前生); T0190卷59 出家後夏三月內即得三通。
婆捺哩賀 父: 白飯王; T0191卷2
賢王 前生: 梵壽(過去王); T0191卷13 阿儞嚕馱王子的好友,王子與其一同出家
釋少王 父: 白飯王; T0195卷1 釋迦王、釋少王僅見此經,暫勘爲此。
醍醐施 T0199卷1 今生生釋迦族王家,有人來勸其出家時,彼說七年,不許,即說七月,乃至七日。從此事可看出應即“跋提梨迦(釋族王子)”。《藥事》中作“蛇僕”。
拔提釋 前生: 一人(拔提釋前生); T0200卷9 “跋提”一说为五比丘之一。虽然为释种,但早已出家,而今所指是净饭王命五百释种出家之人。此处提及见优波离而不礼的事,别经说阿难陀有此事。此经说跋提释出家得阿罗汉后感叹:在家时种种护卫,而今出家不用护卫即得安乐,实在快乐。亦见别经。dppn kappina 條中提及劫賓那也有嘆呼快樂而爲誤解爲懷念世俗的情況,但未見經文出處。
賢王 T0201卷7 本为佛之异母兄弟,曾为释迦族王。后出家
釋賢王 T0201卷8 佛之異母弟,曾爲釋迦族王。後出家
拔陀釋 T0201卷8 即前釋賢王(拔陀 [翻梵語] 譯曰賢亦云大。)
國王 T0206卷2 釋族,世尊一弟爲王,出家後有此慨嘆。 見: 「(八九)拔提釋王作比丘緣」《撰集百緣經》卷9〈9 聲聞品〉(T04n0200_p0248c14) 「晝夜三時,恒唱是言:「嗚呼快樂!」《佛本行集經》卷59〈58 婆提唎迦等因緣品〉(T03n0190_p0924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