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236
標準名
(暫擬)
優陀夷
身份 比丘
原文稱呼 烏那曳曩, 憂陀耶, 憂陀, 優陀夷, 黑優陀, 優陀, 黑迦留陀夷, 優陀耶, 欝陀夷, 迦留陀夷, 烏陀夷, 憂陀夷, 龍護, 迦樓陀, 聰辯, 阿誐多
前生後世 前生: 一鳥; 第三人; 獵士(告梵志太子所在); 遍淨; ;
親屬 父: 優陀耶那;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欝陀夷 T0001卷12 侍佛
龍護 T0018卷1 發言,說外道不知佛之殊勝,欲作“表剎”。佛說今不欲作如是稱揚。
烏陀夷 T0026卷5 不認同舍利弗的觀點,請佛評判。佛印可舍利弗,而呵斥之。
烏陀夷 T0026卷29 世尊攜其至東河澡浴,見波斯匿王之象,由此爲其說法
烏陀夷 T0026卷50 隨佛經行宴坐,佛問其安穩氣力等事。遂自述受佛所教斷於夜食。佛讚歎之而爲說法。
優陀夷 T0099卷9 外道三請而問法。因外道憍慢而不與說。後外道恭敬而問方爲說法。
優陀夷 T0099卷17 頻婆娑羅王往見優陀夷,優陀夷說有三受苦樂舍。王言然也,雖國王亦能改易。後同往見佛,佛爲說一二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無量等受。
優陀夷 T0099卷24 與阿難陀共論法義
憂陀耶 T0099卷35 引彼所問經
優陀夷 T0125卷3 弟子品,佛說種種第一弟子
優陀耶 T0125卷15 問佛是否欲回迦毗羅衛。佛命其先往國中通報。淨飯王欲留優陀耶在宮中教化
優陀夷 T0125卷28 請命降龍,佛不允
迦留陀夷 T0125卷47 晚間化緣,驚墮孕婦所懷子。佛即制不應非時往來。
優陀夷 T0125卷47 即迦留陀夷,文中混用兩名。
迦留陀夷 T0126卷1 佛以種種特點稱弟子中第一
烏陀夷 T0130卷3 隨佛往善無毒處
優陀耶 前生: 獵士(告梵志太子所在); T0152卷2 此人前生欲保護世尊前生。當即“優陀夷”
優陀 前生: 第三人; T0154卷3 後文稱黑優陀,可知即優陀夷。
黑優陀 T0154卷3 即前文“優陀”。應即“優陀夷”,因“優陀夷”意爲“黑”
優陀 前生: 遍淨; T0177卷1
優陀 T0184卷1
優陀耶 T0186卷8 釋種梵志,有說爲大臣。此時已隨佛出家
憂陀 T0186卷8 即優陀耶
憂陀夷 T0187卷12 受王命請佛回國,即隨佛出家
憂陀夷 T0189卷2 婆羅門子,王令其陪伴太子
優陀夷 父: 優陀耶那; T0190卷11 後成比丘
優陀夷 T0190卷12 世尊成道之後,此比丘聞佛與耶輸陀羅的因緣
優陀夷 T0190卷13 世尊成道之後,優陀夷比丘問佛與耶輸陀羅之因緣
優陀夷 T0190卷14
優陀夷 T0190卷16 國師之子(即後來的優陀夷比丘)
聰辯 T0190卷16 即優陀夷的意譯
優陀夷 T0190卷25 釋氏國師之子
優陀夷 T0190卷50 問佛爲何耶輸陀羅見佛苦行即亦苦行
優陀夷 T0190卷51 受淨飯王命,請世尊回國。見世尊後即隨出家
優陀夷 前生: 一鳥; T0190卷52 佛命此比丘往度淨飯王。“長老優陀夷及以長老車匿”,此說車匿亦出家。
阿誐多 T0191卷4 亦爲太子駕車,但此經中,陪太子出四門的是此人。陪太子連夜出家的是飡那
烏那曳曩 T0191卷12 受淨飯王遣,往迎太子回國,即隨佛出家。應是優陀夷
優陀夷 T0192卷1 “未出家前,受淨飯王之擢,為悉達太子之學友,奉侍太子”
優陀夷 T0192卷4 國師之子。兒時奉王命隨侍太子。
迦樓陀 T0193卷4 梵名 Kālodāyin,巴利名 Kāḷudāyin。又作迦樓陀夷、迦盧陁夷、迦路娜、迦盧,或作黑優陀夷。意譯為大麤(粗)黑、黑曜、時起、黑上等。為佛弟子中惡行多端之比丘,乃六群比丘之一。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四分律卷十四載,迦留陀夷其身極黑,嘗夜行乞食,時天黑暗,乞至他家,彼家婦人身正懷孕,於閃電中乍見之,謂鬼神來,乃驚怖墮胎,後聞迦留陀夷為佛弟子,婦人乃發聲惡罵。如來知之,即制定過午不得乞食之戒。又迦留陀夷有同名異人數人,見中阿含卷二十九龍象經、長阿含卷十二自歡喜經、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等諸經。〔賢愚經卷十二、大寶積經卷六十一、大智度論卷三十三〕p4999
憂陀耶 T0196卷1 優陀夷比丘
憂陀 T0196卷1 優陀夷比丘
黑迦留陀夷 T0201卷9 佛因此比丘制一食戒。“優陀夷顏色極黑“,見 T02p0800c07
優陀耶 T0202卷12 淨飯王遣此人往見佛,請佛回家鄉。別經譯作“優陀夷”,此人即隨佛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