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34
標準名
(暫擬)
羅睺羅
身份 釋迦族, 王子
原文稱呼 羅睺羅, 羅云, 羅雲, 羅怙羅, 羅護羅
前生後世 前生: 子(羅云前生); 男兒(薩和檀之子); 耶利(羅云前生); 太子; 男(盜賊之子); 貧人(福力太子所見); 童子(銀色女割乳救其母); 鹿子(羅云前生); 兔王之子(羅睺羅前世); 月(繼位爲王); 羅雲前世婆羅門; 端正子; ;
親屬 父: 釋迦牟尼佛; 母: 瞿夷; 耶輸陀羅;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羅睺羅 父: 釋迦牟尼佛; T0001卷1
羅睺羅 父: 釋迦牟尼佛; T0001卷22 列其譜系
羅云 父: 釋迦牟尼佛; T0004卷1 佛子
羅云 父: 釋迦牟尼佛; T0023卷6
羅睺羅 父: 釋迦牟尼佛; T0024卷10
羅睺羅 父: 釋迦牟尼佛; T0025卷10
羅云 T0026卷3 佛爲說法,教戒羅云不要嬉笑妄言
羅睺羅 T0099卷1 向佛請法
羅睺羅 T0099卷1 向佛請法
羅睺羅 T0099卷8 從佛聞法
羅睺羅 T0099卷8 從佛聞法
羅睺羅 T0099卷8 向佛問法,而佛囑其爲人說法。後漸漸智慧成熟,佛爲說法,獨坐思惟即得成就。
羅睺羅 T0099卷16 所與衆多比丘者,皆善持律行
羅睺羅 T0099卷17 向佛問法
羅睺羅 T0099卷17 向佛問法
羅睺羅 T0099卷17 向佛問法
羅睺羅 T0099卷17 向佛問法
羅睺羅 T0099卷31 向佛問法
羅睺羅 T0099卷38 參與問答。陀驃摩羅子自說不憶此事時,羅睺羅問佛“慈地比丘言見,陀驃摩羅子比丘爲何如此說”。即羅睺羅不能確定誰說謊,只能從證人得角度思考。後佛令僧衆詢問,慈地比丘與其妹說了實情。
羅睺羅 T0100卷1 論議誣陷之事時,不明其實,出偏黨言
羅睺羅 T0120卷2
羅睺羅 T0120卷4
羅雲 T0125卷3 弟子品,佛說種種第一弟子
羅雲 T0125卷7 羅雲持戒而不得道,諸比丘問佛何故。佛說漸漸當得
羅雲 T0125卷7 本欲入城乞食,佛命觀無常,即回本處專念無常。又命修安般,後即得道。
羅云 T0125卷22 隨佛至滿財長者家
羅云 T0125卷43 居士供養羅云房屋,後羅云出遊,即請僧衆差人來住。羅云回來即與佛說。佛集衆制戒,此事應羯磨。
羅云 T0125卷44 佛命此四比丘住世,法滅後入滅。
羅云 T0125卷45 受師子長者別請。後由佛問而贊師子長者功德。佛由此說別請不如依次差人應供。
羅云 T0125卷46 各領比丘。佛說各上坐比丘所令大衆均與上坐一類
羅云 T0125卷50 與佛、阿難、羅云,共抬大愛道送毗荼
羅睺羅 T0126卷1 佛以種種特點稱弟子中第一
羅云 T0128a卷1 隨佛往滿財長者處
羅云 T0128b卷1 隨佛往滿財長者處
羅睺羅 T0130卷3 隨佛往善無毒處
羅云 前生: 子(羅云前生); T0152卷1
羅云 前生: 男兒(薩和檀之子); T0152卷2
羅云 前生: 耶利(羅云前生); T0152卷2
羅云 前生: 太子; T0152卷5
羅云 前生: 男(盜賊之子); T0154卷2
羅云 T0154卷2
羅睺羅 T0156卷1
羅睺羅 T0159卷1 與會列名
羅睺羅 T0159卷5
羅睺羅 T0160卷4
羅怙羅 前生: 端正子; T0163卷1
羅云 前生: 耶利(羅云前生); T0171卷1
羅雲 前生: 羅雲前世婆羅門; T0172卷1
羅睺羅 前生: 貧人(福力太子所見); T0173卷4
羅睺羅 前生: 童子(銀色女割乳救其母); T0179卷1
羅云 前生: 鹿子(羅云前生); T0182a卷1
羅云 前生: 鹿子(羅云前生); T0182b卷1
羅睺羅 前生: 兔王之子(羅睺羅前世); T0183卷1
羅雲 T0184卷1 燈光佛授記時說
羅云 T0186卷8 隨母見佛,能識其父,以此知爲佛親子
羅睺羅 T0187卷1
羅睺羅 T0187卷12 佛之子
羅睺羅 T0190卷31
羅睺羅 T0190卷51
羅睺羅 前生: 月(繼位爲王); T0190卷55
羅怙羅 父: 釋迦牟尼佛; T0191卷2
羅護羅 T0191卷6 即羅睺羅
羅睺羅 T0192卷1 此處說羅睺羅是佛出家前出生的
羅睺羅 T0192卷2
羅睺羅 T0192卷4 悉達太子之子
羅云 T0193卷6 世尊之子
羅云 父: 釋迦牟尼佛; T0195卷1
羅睺羅 T0201卷13 隨佛應供
羅睺羅 T0201卷14
羅睺羅 T0202卷6
羅睺羅 T0203卷7
羅睺羅 T0203卷10
羅雲 T0211卷3
羅云 T0212卷3
羅云 T0212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