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3498
標準名
(暫擬)
頭那梵志
身份 優婆塞
原文稱呼 香姓婆羅門, 屯屈, 毛蹶, 徒盧那, 頭那梵志, 豆磨種姓婆羅門, 煙氏, 一梵志, 獨樓那, 香草性
前生後世
親屬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香姓婆羅門 T0001卷4 拘尸王的臣民,受王命爲來求者分佛舍利。巴利doṇa ,從巴利文的意思來看,梵文應作 droṇa。均爲木或木桶的含義。此處譯作香,或是從發音近似的 cūrṇa(粉末,常表示香粉) 而來。而T0193作“香草性”,是香草而非末香,或有其他語源而未可知。
屯屈 T0005卷2 主持分佛舍利的人。此處說爲帝釋,見八王共諍,遂化作此梵志。
毛蹶 T0006卷2 勸衆分舍利,衆咸從。主持分舍利。此處未說是梵天王化現
徒盧那 T0007卷3 勸衆分舍利,衆咸從。主持分舍利。此處未說是梵天王化現
頭那梵志 T0026卷40 詣佛聞法。佛爲說五種梵志,自覺於其最末者亦不如,遂歸命佛。
豆磨種姓婆羅門 T0099卷4 見佛足跡相好,尋佛足跡而來,佛爲說法。
煙氏 T0100卷13 見佛足跡千輻輪相,尋跡見佛。問佛爲天耶龍等耶。佛答之。
一梵志 T0125卷31 見佛足跡甚好,循跡見佛。問佛非人等否,佛爲說法,得法眼淨。別譯本有名字,但所說法有差異
獨樓那 T0192卷5 佛滅後,爲衆國王分舍利的婆羅門
香草性 T0193卷7 佛滅後,爲諸王分舍利的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