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3632
標準名
(暫擬)
婆蹉種出家
身份 比丘
原文稱呼 婆蹉種出家, 犢子梵志, 婆嗟
前生後世
親屬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本爲外道,多次從佛聞法,後從佛出家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婆蹉種出家 T0099卷34 從佛聞法
婆蹉種出家 T0099卷34 從大目犍連聞法
婆蹉種出家 T0099卷34 從佛及詵陀迦旃延聞法
婆蹉種出家 T0099卷34 從佛聞法,比對從餘比丘所聞,而讚歎世尊師與弟子所說同句同味
婆蹉種出家 T0099卷34 婆蹉問佛有我無我,三問而佛不答。婆蹉走後,佛告阿難免增其邪見。
婆蹉種出家 T0099卷34 從佛聞法
婆蹉種出家 T0099卷34 從佛聞法
婆蹉種出家 T0099卷34 從佛聞法,遂從比丘衆出家。成阿羅漢。後文即稱“尊者婆蹉”、“婆蹉比丘”
犢子梵志 T0100卷10 見佛問法
犢子梵志 T0100卷10 往見目犍連問法
犢子梵志 T0100卷10 見佛問法
犢子梵志 T0100卷10 往見僧提迦旃延問法
犢子梵志 T0100卷10 見佛問法
犢子梵志 T0100卷10 見佛問法
犢子梵志 T0100卷10 見佛問法
犢子梵志 T0100卷10 見佛問法
犢子梵志 T0100卷10 見佛問法。出家,得阿羅漢
婆嗟 T0125卷3 弟子品,佛說種種第一弟子。應爲“婆蹉”(婆蹉【宋】【元】【明】【聖】)。經中有此同名外道後出家。雖然巴利文爲“Vacchagotta”意即“婆蹉種”。但經中也常直接稱之爲“vaccha”。佛光阿含藏注將之對應爲另一人,“Vasabha”,似不妥,不知所據。長老偈有大婆蹉(Mahāvaccha)和小婆蹉(Cūḷavaccha)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