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 大梵天王
基本信息
編號 | 52 |
---|---|
標準名 (暫擬) |
大梵天王 |
身份 | 天及鬼神 |
原文稱呼 | 梵天王, 大梵王, 梵童子, 大梵天王, 梵王, 童子, 第七梵天, 第七梵, 梵三鉢天, 梵主, 梵王裟呵婆底, 梵王娑訶波底, 梵天, 梵主天王, 梵主天, 梵, 娑婆界主大梵天王, 第七梵天王,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螺髻梵王, 梵天法王, 大梵天, 大梵, 第七天王, 光明大梵天王, 婆伽, 富梵天, 娑婆世界主, 螺髻大梵, 娑訶世界主梵天, 識乾, 娑婆世主大梵天王 |
前生後世 | |
親屬 |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
備註 |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 前生後世 | 親屬 | 原文鏈接 | 備註 |
---|---|---|---|---|
梵天王 | T0001卷1 | |||
梵天王 | T0001卷4 | 於佛滅時說偈 | ||
梵天王 | T0001卷5 | 與忉利天衆說佛往昔爲大尊典事,並囑彼等往問於佛 | ||
大梵王 | T0001卷5 | 即梵天王 | ||
大梵王 | T0001卷5 | 出席忉利天衆的集會,爲衆說摩揭陀國居士俱得須陀洹。並將四念處等法。 | ||
梵童子 | T0001卷5 | 即大梵王 | ||
梵天王 | T0001卷6 | 說梵天也讚歎沙門 | ||
大梵天王 | T0001卷16 | 比丘問其四大由何永滅,不能答 | ||
梵王 | T0001卷19 | 說偈:誹謗聖賢生地獄受苦 | ||
大梵天王 | T0001卷22 | 說世間成壞時提及 | ||
童子 | T0001卷22 | 即大梵天王 | ||
第七天王 | T0005卷2 | 即梵天王。佛入滅,人間衆痛哭。梵天來說不應啼哭應念苦無常 | ||
梵王 | T0005卷2 | 佛不聽許天衆供養葬具,帝釋與梵王經阿難同意扶棺送葬。 | ||
第七梵天 | T0006卷2 | 佛入滅,大梵天王來說偈頌 | ||
大梵天王 | T0007卷3 | 佛入滅,大梵天王來說偈頌 | ||
大梵天王 | T0008卷1 | 說佛往昔爲大堅固婆羅門事 | ||
大梵天王 | T0008卷2 | 大堅固供養梵天,梵天現身。 | ||
大梵天王 | T0009卷1 | 論議佛法 | ||
梵王 | T0010卷1 | 婆羅門典籍中自稱從梵王口中出。 | ||
大梵天王 | T0010卷3 | 佛引梵王所說偈 | ||
大梵天王 | T0015卷1 | 帝釋走後來說偈贊佛 | ||
第七梵 | T0020卷1 | 阿颰向其師說梵釋皆親往見佛 | ||
梵三鉢天 | T0023卷6 | 「梵三鉢天,爾時說偈言」《大樓炭經》卷6〈13 天地成品〉(T01n0023_p0309c02) 「梵摩三鉢天及梵天諸天人俱白佛言」《道行般若經》卷2〈3 功德品〉(T08n0224_p0431a27 ~ T08n0224_p0431a28) 「四天王、釋提桓因、梵三鉢天皆護是菩薩」《般舟三昧經》卷2〈8 擁護品〉(T13n0418_p0912c27 ~ T13n0418_p0912c28) 「梵摩三鉢天(此應天主名也新道行經云梵天王也)」《一切經音義》卷9(T54n2128_p0361c19) 可知即“梵天王” | ||
梵王 | T0024卷1 | 說世間成壞時提及 | ||
梵王裟呵婆底 | T0024卷10 | 說偈贊剎帝利種姓 | ||
梵主 | T0025卷1 | 說世間成壞時提及 | ||
梵王娑訶波底 | T0025卷10 | 說偈贊剎帝利種姓 | ||
大梵王 | T0099卷10 | 衆中有諍事,世尊即離衆獨坐。梵天勸請世尊還入衆中。 | ||
梵王 | T0099卷25 | |||
梵天 | T0099卷31 | 暗夜小雨,如阿難執傘覆燈隨佛行,此天隨拘隣比丘行 | ||
大梵王 | T0099卷31 | |||
梵天王 | T0099卷44 | 佛成道未久獨坐思惟,梵天來見,贊佛所念 | ||
梵天王 | T0099卷44 | 佛成道未久獨坐思惟,梵天來見,贊佛所念 | ||
梵天王 | T0099卷44 | 佛成道未久,梵天來見說偈贊佛 | ||
梵天王 | T0099卷44 | 從天來下說偈贊佛 | ||
梵天王 | T0099卷44 | 十方梵天來至佛所,說偈 | ||
梵天王 | T0099卷44 | 往見提婆達多及其弟子,勸其勿謗舍利弗等。提婆達多不聽。瞿迦梨反問梵天即得不還果爲何還來此間。梵天即往見佛 | ||
大梵天王 | T0099卷44 | 往見世尊 | ||
梵天王 | T0099卷44 | 佛入涅盤,來說偈 | ||
梵主天王 | T0100卷5 | 佛初成道,梵天來見 | ||
梵主天 | T0100卷5 | 佛初成道,梵天來見 | ||
梵主天 | T0100卷5 | 至佛所,說偈贊佛 | ||
梵主天 | T0100卷5 | 至佛所,讚歎住阿蘭若比丘 | ||
梵主天 | T0100卷5 | 來見佛,先往勸瞿迦梨莫謗舍利弗等。後從佛聞瞿迦梨墮地獄所受苦 | ||
梵主天 | T0100卷6 | 佛滅後說偈 | ||
梵 | T0101卷1 | 佛說法,梵天來贊 | ||
梵 | T0101卷1 | 梵天往見佛,時尚早,即往勸俱披犁勿謗舍利弗等 | ||
梵天王 | T0120卷2 | 與央掘摩羅對話 | ||
梵天 | T0125卷1 | 勸請阿難結集佛經 | ||
梵 | T0125卷7 | 會衆,梵志肉眼不能見 | ||
梵天王 | T0125卷9 | |||
梵天 | T0125卷10 | 佛初成道不欲說法,梵天來勸 | ||
梵天王 | T0125卷14 | |||
梵天王 | T0125卷20 | |||
梵天 | T0125卷22 | 佛往滿財長者家,諸弟子有化此天形象者。後說此天隨侍於佛。 | ||
梵天王 | T0125卷40 | 隨佛往看病比丘 | ||
梵天王 | T0125卷41 | 佛教目犍連舍利弗與比丘衆往別處住,梵天知佛心念,來勸佛留彼僧衆 | ||
梵天王 | T0125卷41 | 見佛以神通化去尸利掘所設陷阱,即讚歎 | ||
梵天王 | T0125卷50 | 世尊毗荼大愛道等比丘尼時,諸天衆從天來下 | ||
梵天王 | T0128a卷1 | 文中說佛隨行弟子有化作此天形象者。但後文又說此天侍佛左右 | ||
梵天 | T0128b卷1 | 隨佛往滿財長者處 | ||
娑婆界主大梵天王 | T0130卷3 | 隨佛往善無毒處 | ||
梵天 | T0137卷1 | 勸請佛留目犍連與舍利弗 | ||
梵 | T0152卷5 | |||
梵王 | T0152卷5 | 見釋種滅而哀痛 | ||
梵王 | T0153卷1 | |||
梵 | T0154卷1 | |||
梵 | T0154卷1 | |||
梵 | T0154卷4 | |||
梵天王 | T0154卷5 | |||
梵天 | T0155卷1 | 請佛轉法輪 | ||
第七梵天王 | T0155卷2 | 供佛傘蓋 | ||
大梵天王 | T0157卷1 | 與會列名 | ||
大梵天王 | T0157卷2 | 來見寶海梵志 | ||
大梵天王 | T0157卷3 | 海濟婆羅門念此天,此天即來 | ||
娑訶世界主梵天 | T0158卷1 | 與會列名 | ||
螺髻大梵 | T0158卷2 | 海濟婆羅門念此天,此天即來 | ||
光明大梵天王 | T0159卷1 | 與會列名 | ||
大梵王 | T0159卷3 | |||
梵天王 | T0160卷1 | 称赞世尊往世菩萨行,并请转法轮 | ||
梵 | T0160卷2 | 隨侍世尊 | ||
梵 | T0160卷2 | 隨侍申日長者子 | ||
梵 | T0174卷1 | |||
梵 | T0175a卷1 | |||
梵 | T0175b卷1 | |||
梵 | T0175c卷1 | |||
梵 | T0184卷1 | 太子從出生地回國,諸天禮敬太子 | ||
梵 | T0184卷2 | 隨侍太子出城 | ||
梵天 | T0185卷2 | 請轉法輪 | ||
梵 | T0186卷1 | |||
梵王 | T0186卷2 | 菩薩處胎之時,爲天衆說法,釋梵四王來聽法 | ||
梵 | T0186卷3 | 下來禮敬菩薩 | ||
梵 | T0186卷4 | |||
梵天王 | T0186卷5 | 世尊成道,梵天來供養 | ||
梵 | T0186卷5 | |||
識乾 | T0186卷7 | 梵天,此天見無人飯佛,即告前二賈人往供之。 | ||
識乾 | T0186卷7 | 梵天王,請佛轉法輪 | ||
梵 | T0186卷8 | |||
梵 | T0187卷1 | |||
大梵天王 | T0187卷1 | |||
梵 | T0187卷2 | |||
大梵天王 | T0187卷3 | |||
梵王 | T0187卷3 | |||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 T0187卷3 | 佛降生時,向佛獻憍奢耶衣 | ||
大梵王 | T0187卷3 | 佛降生時,光明映奪天人日月 | ||
梵 | T0187卷4 | |||
梵 | T0187卷5 | |||
梵王 | T0187卷7 | |||
梵 | T0187卷8 | |||
大梵天王 | T0187卷8 | 菩薩上座,準備證道。梵天告天衆應往親近供養 | ||
梵 | T0187卷9 | |||
大梵天王 | T0187卷9 | |||
梵王 | T0187卷10 | |||
螺髻梵王 | T0187卷10 | 即大梵天王 | ||
大梵天王 | T0187卷10 | 请转法轮 | ||
梵 | T0187卷11 | |||
梵王 | T0187卷12 | 佛度迦葉時,此天夜來聽經 | ||
梵 | T0187卷12 | |||
梵 | T0189卷1 | |||
大梵天王 | T0189卷1 | 太子出生,此天侍從 | ||
梵天王 | T0189卷2 | |||
大梵天王 | T0189卷3 | 請佛轉法輪 | ||
大梵天王 | T0189卷4 | 度迦葉時,下來從佛聽經 | ||
梵 | T0190卷1 | |||
梵 | T0190卷2 | 供養寶體如來 | ||
大梵天王 | T0190卷5 | 圍繞護明菩薩 | ||
梵 | T0190卷5 | 圍繞護明菩薩 | ||
梵天法王 | T0190卷6 | 說般紐王之子實際是此天之子。 | ||
大梵天王 | T0190卷7 | 說梵王將請轉法輪 | ||
大梵天王 | T0190卷8 | 來下供養太子 | ||
大梵天王 | T0190卷12 | |||
大梵天王 | T0190卷17 | 隨侍太子 | ||
梵天王 | T0190卷19 | 車匿敘述,太子出宮時,諸天護衛 | ||
大梵天 | T0190卷22 | |||
梵天 | T0190卷24 | 世尊思惟,世间有种种邪修行者,侍奉如是种种诸天 | ||
梵王 | T0190卷25 | |||
娑婆世主大梵天王 | T0190卷30 | 讚歎世尊 | ||
大梵天王 | T0190卷33 | |||
大梵天王 | T0190卷34 | 世尊轉法輪,諸天轉相宣唱 | ||
大梵天王 | T0190卷41 | 世尊度迦葉時,此天夜間來從佛聞法 | ||
大梵王 | T0190卷49 | |||
梵王 | T0190卷52 | |||
大梵天王 | T0191卷3 | 太子學書時 | ||
梵天王 | T0191卷5 | 請太子出家 | ||
梵王 | T0191卷5 | 太子出家時,此天迎太子出城 | ||
大梵王 | T0191卷6 | 勸婆羅門女以乳糜供菩薩 | ||
梵王 | T0191卷7 | |||
娑婆世界主 | T0191卷7 | |||
娑婆世界主 | T0191卷9 | |||
大梵天王 | T0191卷9 | |||
梵王 | T0191卷9 | |||
梵王 | T0191卷12 | |||
梵王 | T0191卷13 | |||
梵天 | T0192卷1 | |||
梵天 | T0192卷3 | |||
梵王 | T0192卷4 | |||
梵天王 | T0192卷4 | |||
梵王 | T0193卷2 | |||
梵 | T0193卷3 | |||
梵天 | T0193卷4 | 請轉法輪 | ||
梵天 | T0193卷5 | |||
梵 | T0194卷2 | |||
梵天 | T0196卷1 | 從佛聞法 | ||
梵天王 | T0196卷2 | 女人不得作梵王 | ||
梵天王 | T0198卷2 | 隨侍世尊 | ||
梵 | T0200卷5 | |||
梵 | T0200卷6 | |||
梵天王 | T0200卷6 | |||
梵天 | T0200卷6 | |||
梵 | T0200卷6 | |||
梵 | T0200卷6 | |||
梵 | T0200卷6 | |||
梵 | T0200卷6 | |||
梵 | T0200卷6 | |||
梵 | T0201卷2 | 二比丘受不受余食之事。此事见中阿含卷22,第88经。 | ||
大梵 | T0201卷6 | |||
大梵 | T0201卷6 | |||
大梵王 | T0201卷7 | |||
梵天 | T0201卷9 | |||
梵 | T0201卷14 | |||
梵天王 | T0201卷14 | 大愛道入滅 | ||
梵 | T0201卷15 | |||
梵天 | T0202卷1 | 请佛转法轮。从而说佛往世发愿之事 | ||
梵王 | T0202卷2 | 隨侍世尊 | ||
大梵天王 | T0202卷6 | 隨侍世尊 | ||
梵天 | T0202卷8 | |||
梵天王 | T0202卷12 | 隨侍世尊 | ||
梵天 | T0202卷13 | 優波毱提降伏魔王時,魔王往見諸天。 | ||
梵天 | T0203卷1 | |||
梵天王 | T0203卷2 | |||
梵天王 | T0203卷6 | 至佛所問法 | ||
梵王 | T0203卷6 | |||
梵天王 | T0207卷1 | “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外道梵天创造论。 | ||
大梵天王 | T0207卷1 | 梵天王自以爲壽命無量,佛往開化,即得初果。 | ||
婆伽 | T0207卷1 | |||
梵天 | T0211卷1 | |||
梵 | T0212卷9 | |||
富梵天 | T0212卷10 | 勸瞿波利勿謗舍利弗目犍連。此說其得三果。此事亦見《雜含》1193,《別雜》106。 | ||
梵 | T0212卷20 | |||
梵天 | T0212卷20 | |||
梵 | T0212卷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