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824
標準名
(暫擬)
阿羅婆
身份 天及鬼神
原文稱呼 鬼, 毘沙, 阿羅婆, 阿羅婆鬼, 阿羅披鬼, 曠野夜叉, 阿臈鬼, 阿臘婆, 阿臘
前生後世 前生: 一大臣(阿羅婆前生); ;
親屬
親屬關係或存多說,詳情參考原文記錄
備註

原文記錄

原文稱呼 前生後世 親屬 原文鏈接 備註
阿臈鬼 T0099卷50 佛宿其所。試探世尊,佛爲說法,即折服。
曠野夜叉 T0100卷15 佛宿其處,其夜叉不在。別夜叉告之曰,汝有大善利。即還從佛聞法,皈依三寶。
毘沙 T0125卷14 曾於迦葉佛時作沙門,後犯戒,生此惡鬼。令人民日供一人。後爲佛度化。
阿臘婆 T0192卷4 佛所度化
阿臘 T0193卷4 佛所度化,待考
阿羅婆鬼 T0194卷3 此鬼於世尊起嗔恚,以冰雹等欲傷世尊。不能得,佛調伏之爲之說法即皈依。
阿羅披鬼 T0194卷3 即前“阿羅婆鬼”
前生: 一大臣(阿羅婆前生); T0203卷8 降伏曠野鬼。鬼三請佛出,並向佛提問。全同此經: 「阿臈鬼復說偈問佛:「以何法度流?」《雜阿含經》卷50(T02n0099_p0365a08 ~ T02n0099_p0365a09) 「曠野夜叉復說偈言:「誰渡於駛流?」《別譯雜阿含經》卷15(T02n0100_p0483a06 ~ T02n0100_p0483a07) 「〔夜叉:〕如何渡瀑流 如何渡大海」《相應部經典》(N13n0006_p0365a05) ​ 佛於鬼口救小兒事,另見:T04p0607b10
阿羅婆 前生: 一大臣(阿羅婆前生); T0211卷4 佛於鬼口救小兒事,另見:「(九七)◎大力士化曠野群賊緣」《雜寶藏經》卷8(T04n0203_p0486c26)
阿羅婆 T0212卷12 佛在鬼祠,三出三入事,见: 「阿羅婆鬼聞彼褐陀披鬼語,瞋恚熾盛」《僧伽羅剎所集經》卷3(T04n0194_p0135a28),此未說救小兒 ​ 世尊鬼口救长者子之事,见别经 「(二)」《增壹阿含經》卷14〈24 高幢品〉(T02n0125_p0615b07) 此未說三出入事,但長者父之名與本經同。 「以此為次家出一小兒」《法句譬喻經》卷4〈38 道利品〉(T04n0211_p0607c11 ~ T04n0211_p0607c12)此說鬼爲一王後身。與本經差異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