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經號 何氏新考 : 0710 ; CBETA : T0587 ; 大正藏 : T0587 ;
著譯者 元魏 菩提留支 譯;
卷數 六卷
原文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備註

相關內容

本作品的註疏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金藏国图麗藏福州宫内厅
思溪国图磧砂普寧洪南
天海緣山南藏北藏
嘉興东大龍藏黃檗卍字
臺中大正东大中華縮刻
頻伽普慧佛教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006b08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144a13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167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274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868頁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六卷,與思益梵天經同本。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六卷,魏菩提流支譯,與持心梵天所問經同本異譯。
佛放光明照三千大千世界,普及十方無量佛土,東方過七十二恒河沙佛土,國名清潔,佛號日月光如來;有菩薩梵天,名曰思益,白佛:欲詣娑婆世界。佛言:應以十法游于彼土,于毀譽心無增減;于善惡心無分別;于諸愚智等以悲心;于上中下眾生之類,意常平等;于輕毀供養,心無有二;于他闕失,不見其過,見種種乘,皆是一乘,聞三惡道,亦勿驚畏;于諸菩薩生如來想,佛出五濁,生希有想;于此國中百千萬劫,淨修梵行,不如彼土從旦至食無瞋礙心,其福為勝。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六卷,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
說如來種種光明名號功德,勝思惟菩薩梵天,從月光明佛土來詣娑婆世界,問何謂菩薩志性堅強;言無熱惱,德超眾生,威儀安詳,心不憒亂,開化塵勞,乃至於諸佛法而不退轉,佛隨所問,廣為演說。次網明菩薩梵天、文殊大弟子等問答法要,又諸菩薩各隨所樂說菩薩法,次不退轉天子大菩薩等,受成佛記;末說此經大功德力。


閱藏知津

六卷。南大,北傷。
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
同思益梵天所問經,而不列品。

部類

知津 經藏 / 大乘經 / 方等部 / 顯說部
呂目 經藏 / 寶積部
會閱 经藏 / 大乘經 / 方等門
何氏新考 經集部
CBETA 09 經集部類 / 所問經/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