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經號 何氏新考 : 1683 ; CBETA : T1613 ; 大正藏 : T1613 ;
著譯者 安慧菩薩 造;唐 地婆訶羅 譯;
卷數 一卷
原文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備註

相關內容

本作品的註疏

本作品为以下作品的註疏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金藏国图麗藏福州宫内厅
思溪国图磧砂普寧洪南
天海緣山南藏北藏
嘉興东大龍藏黃檗卍字
臺中大正东大中華縮刻
頻伽普慧佛教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158b08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244a08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三) 444頁
  • 陳士強 《大藏經總目提要》 論藏(三) 364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388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1022頁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安惠大士造,義與大乘五蘊論同也。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一卷,安慧菩薩造。
說色蘊十五種,受蘊八種,想蘊亦八種,行蘊有七十三法,識蘊亦八種。造善造惡,生樂趣苦趣,有無量功能積聚,故名蘊。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一卷,唐中印度沙門地婆訶羅譯。
安慧菩薩釋天親菩薩五蘊論。


閱藏知津

十三紙半。南都,北投。
安慧菩薩造,唐中印土沙門地婆訶羅譯。

部類

知津 論藏 / 大乘論 / 諸論釋 / 西土
呂目 論藏 / 宗經論部
會閱 論藏 / 論藏大乘論 / 二、瑜伽部
陳氏提要 论藏 / 四、大乘瑜伽部 / 第二门 瑜伽行派集义论
何氏新考 瑜伽部
CBETA 14 瑜伽部類 / 瑜伽行派論/疏 / 五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