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經號 何氏新考 : 2103 ; CBETA : T1767 ; 大正藏 : T1767 ;
著譯者 隋 灌頂 撰;唐 湛然 再治;
卷數 三十三卷
原文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備註

相關內容

本作品的註疏

本作品为以下作品的註疏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金藏国图麗藏福州
思溪磧砂普寧洪南
天海緣山南藏北藏
嘉興东大龍藏黃檗卍字
臺中大正东大中華縮刻
頻伽普慧佛教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145b14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534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436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1082頁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十八卷,今作二十六卷,隋天台章安頂法師撰。
大章分五,又為七。一、列章;二、示處;三、釋名;四、生起;五、通別;六、引證;七、異解。
初列章者,一、召請涅槃眾,二、開演涅槃施,三、示現涅槃行,四、問答涅槃義,五、折攝涅槃用。
二、示文處者,初從如是訖流血灑地,是請;從純陀訖大眾問,是施;從現病訖德王,是行;從師子吼訖品,是義;從迦葉訖經,是用。
三、釋名者,道不孤運,待時處伴,今涅槃時到而面門啟照,隨類發聲,駭悟感動會此拘尸。緣牽曰召,招至曰請,眾有權實。實者可召,權者宜請,五十二眾十方奔集,咸為顯發大般涅槃,故名召請涅槃眾也。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習難得大涅槃藏,本無祕吝但不盡能受,所以初用毒塗,後以水洗,前同末異,伺機待時。因純陀獻供,施常色力;因比丘請住,斥偽談真,殷勤勸問,迦葉承旨,隨問施與,使無遺滯,法雨充溢滿拘尸城,故名開演涅槃施也。然祕藏淵凝,非行不到;善巧方便,示現令前,所以右脇而臥,默無所說,示現病行。迦葉推請,乃加趺融懌,說三指一,菩薩奉行五行十德,是故名為示涅槃行。然涅槃之義,浩然無盡,欲舉一蔽諸,若指鹹談海,故專問佛性,聯翩六重,佛一一酬,名涅槃義。然佛性之體,非善非惡,善惡雙用,彌滿無涯,且囊括梗概以略該廣。用善則羅云被攝,用惡則善星堪收,二子既然,餘皆可例。又體非邪正,邪正雙用,用正則始攝陳如五人;用邪則終收邪徒十外,初後既爾,中亦例然,名涅槃用。
四、生起者,由眾有施,由施行立,由行見義,證義有用,亦是用由於義,義由於行,行由於施,施由眾集,逆順相由,故成次第。無始而始,故有召請;不終而終,故有大用,惡盡邪亡,善窮正息,折攝既體,畢竟寂滅,入於涅槃。
五、通別者,初中後說,莫不對眾,若無眾者,唐說授誰,故通是眾。別說眾集,最在於初,宜名召請,通論一言一事皆施眾生,別對問緣因求而與,其文既廣,其事亦明,是故名為開演涅槃施。通論訓物,莫非規矩,悉通是行,別論五行十德,文多事顯,故名涅槃行也。此經始終悉明佛性,佛性則通,無處不辯,別以一番問答,純論佛性,文明事顯,名涅槃義。通論一部,導利群萌,如大地藥草為眾生用,我法亦爾,是故名通;別論攝惡攝邪,文多意顯,故別明用。
六、引證者,先引多文,次引一處。
初多文者,如聲光普告,令疾至佛所,為最後問,豈非召耶?又師子吼云:召請十方諸大菩薩,集娑羅林,大師子吼。純陀品云:我今施汝常命色力。德王品云:汝今欲盡大涅槃海,值我多有能相惠施。聖行品云:菩薩應當於大涅槃專心修習五種之行;又云:修大涅槃,得十功德。師子吼中則以六句問於佛性以何義故,名為佛性?如來具答;佛性只是大涅槃義。迦葉品云:慈心游世間,世間不出善惡邪正,翻十仙之邪,攝一子之惡即涅槃用。
次引一處文者,師子吼云:佛性者,亦名首楞嚴三昧,亦名般若波羅蜜,亦名金剛三昧,亦名師子吼三昧,亦名佛性。然佛性非一,云何有五?以五名之,今解非五。召請之眾悉是如來同行知識,若從德本乃皆住楞嚴,若從示現即五十二眾,故以首楞嚴名。證召請眾,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周照機理,纖芥無差,開常顯性,發掘覺藏,以施時會,若從佛智,應名般若,若從設教,名涅槃。施當知般若之名,可以證涅槃施,是五一行,真正調直,不可傾動,復能碎散煩惱結惑。若從修習,名之為行,若從譬喻,喻於金剛,當知金剛三昧可以證涅槃之行。義者,名之所以,故涅槃名下,有佛性所以,佛性即是涅槃之義,此義自在,決定無畏。若從能譬,喻師子吼,若從所譬,即佛性義。當知師子吼名可證涅槃之義,體用相即,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無非佛性即體而用。游化世間,攝惡攝邪,皆歸正善,當知佛性之名,可證涅槃之用。今依經分章,文義有據,非徒穿鑿。
七、出異解者,梁武中前中後,約時分經,若以平旦,中後可然,黃昏夜半,復齊何文。居士請僧經云:說此歷一周,為是何年中前中後。今隨法分章,則無此難。開善為序正,序即召請,正即四章。光宅足流通,只是用章少分,靈味取問有緣起,答有餘勢。既處處有問答,應處處有餘勢,若河西以初兩卷為引接今昔有緣門,此得實失權。今言召請具包權實,以第三卷至大眾問為略廣門,此但約文言多少。今開為演涅槃施則兼於廣略,以五行為涅槃行門,十功德為菩薩功德門,行與功德俱是因中,今合為行章則不煩文。以師子吼盡經為不可思議中道佛性門,混和難解;今分義用,文則易明。地師以第一卷為神通反示分,此得權失實,今言召請則無所偏。彼以第二卷為種性破疑除執分,第三卷之大眾問為正法實義分,今為一涅槃施則兼其二分。彼以五行十功德為方便修成分,以師子吼為不放逸入證分,前之修成已是入證,證又入證,可非煩重,今為義章。彼以迦葉為慈悲住持分,陳如為顯相分,持惡向善顯邪還正合為用章,興皇初為引接今昔有緣門,此用朗意,二破疑除執門,此用地人意,三略廣門、四行門、五位門、六行中道門,皆用朗意,方便用門,邪正不二門,與河西開合之殊,名味不異。
釋菩薩品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偈云。此一偈凡四出,一出此中,二出梵行,三出二十五,四出二十六,大意是同而為緣則異。此中釋差無差別義;梵行中釋得無所得義;二十五釋有不定有、無不定無、非有非無,中道之義;二十六為釋破定性,明無性義。此之四出,亦為下品三根。成論師云:金剛心未是常,後心是常,無常則本有而今無,常則本無而今有,此釋正是純陀所疑,非關偈意。
又解本有者,本有煩惱,此昔日之本,今無者;今無般若即昔日之今,皆是金剛心前本有今無耳。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者,據金剛心已後常住佛果,非三世攝,故言無有是處。復云:上半不異前而言三乘人同入無餘涅槃,,故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復一解,本有煩惱,今無煩惱,非三世攝,本無涅槃,今有涅槃,亦非世攝。諸師雖作眾解,都不遣純陀疑,只為汝本既無常,今亦無常,本未得常,今始得常;本無今有,三世所攝,疑難宛然,何關偈意?地人云:常法非是始得,本來體用具足,但為妄惑所覆,後時方顯。若爾,先隱後顯,亦應顯已還隱,既顯已不隱,亦應隱而不顯。三藏師云:生死無始而有終,涅槃有始而無終。今時始得故言有始,一得永已故言無終。作此釋者,還同地人,小乘亦得作如此說,惑滅道存,本無今有,悉是無常。作此說者,準舊不免純陀之難,興皇云:迦葉難意,三乘各得涅槃,云何同一佛性?同一佛性,亦應同一佛乘。佛答:三乘只一佛性,昔於一為三,今只三為一,豈可三乘前來無性,而今方有?但隨緣異辯,前來未悟,則本有而今無;今時始悟,則本無而今有。例如過去燈王多寶,此是本有今無;未來彌勒即是本無今有,亦現在、過去,現在、未來,斯乃上半意也。至論佛性,何關有無,及以今本,即下半意。
又彈他解云:有三可三,便成差別;有一可一,便成無差。若差則失無差,若無差則失差;開一為三則失一,合三為一則失三。今明不爾,昔三猶是今一,今一猶昔三;開三不失一,合一不失三,即是差即無差,無差即差。若得此意,本有今無,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亦應例言本無今有,三世有法,斯有是處;無常、常,境智、非境智,因果、非因果,例皆如是。又云:本有只是有,今無只是無,又本不有、今不無,只是非有非無。又上半是有,下半是無,無有是處;是非有、非無,例本無今有,亦復如是。然興皇以同一佛性為本有,始悟為今無,釋上半佛性非今非本,釋下半指此為差別、無差別義,斯乃分文兩派,義不相關。今則不爾,只約一句,差即無差,無差即差,一諦即三諦,故言本有;三諦即一諦,故言今無,即三一而非三一,故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如是展轉不得相離,乃是差即無差,即差非差非無差,是則遣迦葉之難,豁無遺餘,亦是無常即常,常即無常,即非常、非無常,釋純陀之疑,雲消冰冶,智悟亦然。悟一即三名本有,悟三即一名今無,悟三一非三一,名無有是處,此則何難不遣、何疑不除?如是則本有者,一有一切有,即是世界;今無者,一無一切無,即是對治。合此有無,一切亦有、亦無,即為人;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即第一義。今此一悉,即具四悉,乃遣難除疑。
釋高貴德王菩薩品:不聞聞四句,謂若以四句通釋諸義,觸處皆通。今欲解初四句,應扶佛語,佛雖答證,意在通修。今取佛解不生生中四句釋此,既是佛解,非徒穿鑿,初入證道,修道忽謝,無所可有,名為不聞。真明豁開,無所不照,即是於聞,故名不聞聞。證得如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無有聞相,故名不聞不聞;證起惑滅,名聞不聞;寂而常照,隨扣即應,名曰聞聞。
初句明證智,次句明證理,第三句明證斷,第四句明證應。若事若理,智斷自他,於初證中具足無缺,如此之證,不與小共,不可思議。復次,不聞聞是證了因,聞不聞是證緣因,不聞不聞是證正因,聞聞是證境界,從如不生生去,遍通一切內外之法,何但通諸大經?生生是諸惡,生不生即是莫作,不生生是諸善奉行,不生不生是自淨其意。又生生是因緣所生法,生不生是我說即是空,不生生是亦名為假名,不生不生是亦名中道義,四句即事而理,理皆不可說;四句即理而事,事皆可說。


閱藏知津

古十八卷,南作二十六卷,北作三十三卷。南土會盟,北滅虢踐。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分文為五:一召請涅槃眾,從初如是訖流血灑地;二開演涅槃施,從純陀訖大眾問;三示涅槃行,從現病訖德王;四問答涅槃義,從師子吼訖品;五折攝涅槃用,從迦葉訖經。

部類

知津 論藏 / 大乘論 / 釋經論 / 此土
會閱 经藏 / 大乘經 / 涅槃門
何氏新考 經疏部
CBETA 07 涅槃部類 / 涅槃經/疏 / 涅槃經南本/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