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7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合論
基本信息
經號 | 何氏新考 : 2247 ;
CBETA : X0272 ;
|
---|---|
著譯者 | 宋 德洪 造論; 正受 釐論入經並刪補; |
卷數 | 十卷 |
原文 |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
備註 |
相關內容
本作品为以下作品的註疏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 | 金藏 | 麗藏 | 福州 | ||||
---|---|---|---|---|---|---|---|
思溪 | 磧砂 | 普寧 | 洪南 | ||||
天海 | 緣山 | 南藏 | 北藏 | ||||
嘉興 | ✓ 东大 | 龍藏 | 黃檗 | 卍字 | ✓ | ||
臺中 | ✓ | 大正 | 中華 | 縮刻 | |||
頻伽 | 普慧 | 佛教 |
經錄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256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452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1104頁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合經十卷,宋筠溪石門寺沙門德洪造。
釋正受曰:首楞嚴經之垂於世也,蓋指如來之藏性,與眾生之本源了無差別,但能窮盡妄心,自然發露真見,故慶喜自無迷悟中而立問,善逝於無言說中而對詶。玉轉珠回,聖言彌布,繇是有七徵八還,四緣塵二顛倒之密示;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圓通之詳辯。七趣、三增進、四明誨、諸位曁五十種魔之顯決,其旨洞達,若大明麗天,而昩者不睹。
是以宏識之士為之箋,為之疏,靡不渙釋。然至其堂奧,則紅紫亂朱,反晦於聖意者,多矣。故寂音之論作,豈得已哉?觀其以智照三昧區分派別,振發大義於詆闢之間,無施不可。雖生遠筆削,復何以加?或謂論非見諦菩薩莫能為之,是安知寂音果非見諦者耶?愚嘗取其文列於經右(?),猶昔人以李長者之論,合諸華嚴,間有闕遺,不愧狂斐,輒事補緝,并杼其大略,冠於帙首,庶幾棲神斯文者,了然無惑,直證真常云。
部類
會閱 | 经藏 / 大乘經 / 方等門 |
---|---|
何氏新考 | 經疏部 |
CBETA | 10 密教部類 / 密教疏 / 首楞嚴義疏注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