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經號 何氏新考 : 0439 ;
著譯者 後漢 安世高 譯;
卷數 二卷
原文
備註

相關內容

    • 0439 佛説明度五十校計經 後漢 安世高 譯;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即十方菩薩品)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五十九 至 六十) 十方菩薩品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金藏国图麗藏福州宫内厅
思溪国图磧砂普寧洪南
天海緣山南藏北藏
嘉興东大龍藏黃檗卍字
臺中大正中華縮刻
頻伽普慧佛教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023a03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200a11 原文一, 原文二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242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832頁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二卷。
卷上 佛告諸菩薩:有能校計不能行,有能行不能校計,此校計有五十種法。如癡百八,疑百八,顛倒百八,欲百八,墮百八,愛栽識著種。,共十百八校計法數也。
卷下 佛說生死百八校計等法門,然此經乃漢安息國三藏所譯也。當時漢梵語未全,方言未順,所云校計者,即謂思惟耳。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二卷。
六波羅蜜等法,能越生死到彼岸故,名明度五十種法行。校此計度于諸法中相應不相應,有罪無罪,煩惱盡未盡,諸相具未具,功德滿未滿等。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二卷,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佛為諸菩薩不自知心意識根微細轉滅,行道有失行時,說是五十種法行,校比計度於諸法中,相應不相應、有罪無罪、煩惱盡未盡、諸相具未具、功德滿未滿等。


閱藏知津

二卷。絲。
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十方菩薩問何因緣,菩薩有癡有黠,乃至智慧有厚薄。佛言:知校計為黠,不修校計為癡,因廣說五十校計法。

部類

知津 經藏 / 大乘經 / 方等部 / 顯說部
呂目 經藏 / 阿含部
何氏新考 大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