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經號 何氏新考 : 0432 ; CBETA : T0397 ; 大正藏 : T0397 ;
著譯者 隋 僧就 合;
卷數 六十卷
原文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備註

相關內容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三十四 至 四十五) 日藏分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三十一 至 三十三) 日密分
    • 0434 大方等大集日藏經 隋 那連提耶舍 譯;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即日藏分)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十二) 無言菩薩品第六
    • 0433 大方等大集經 北涼 曇無讖 譯; (卷十七 至 十八) 無言菩薩品第七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
    • 0443 佛説無言童子經 西晉 竺法護 譯;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十九 至 二十一) 寶幢分第九
    • 0433 大方等大集經 北涼 曇無讖 譯; (卷十九 至 二十二) 寶幢分第九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
    • 0445 寶星陀羅尼經 唐 波羅頗蜜多羅 譯;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十四 至 十八) 虛空藏品第八
    • 0444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唐 不空 譯;
    • 0433 大方等大集經 北涼 曇無讖 譯; (卷十二 至 十六) 虛空藏菩薩所問品第六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四十六 至 五十六) 月藏分
    • 0435 大集月藏經 髙齊 那連提耶舍 譯;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即月藏分)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五 至 六) 寶女品第三
    • 0433 大方等大集經 北涼 曇無讖 譯; (卷五 至 七) 寶女品第三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
    • 0441 寶女所問經 西晉 竺法護 譯;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八 至 十一) 海慧菩薩品第五
    • 0433 大方等大集經 北涼 曇無讖 譯; (卷八 至 十一) 海慧菩薩品第五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
    • 0442 佛説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 宋 惟淨 等譯;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一 至 四) 瓔珞品第一、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
    • 0433 大方等大集經 北涼 曇無讖 譯; (卷一 至 五) 序品第一、陀羅尼自在王品第二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
    • 0440 大哀經 西晉 竺法護 譯;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二十七 至 三十) 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
    • 0437 無盡意菩薩經 劉宋 智嚴,寶雲 共譯;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即無盡意菩薩品)
    • 0438 阿差末菩薩經 西晉 竺法護 譯;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五十九 至 六十) 十方菩薩品
    • 0439 佛説明度五十校計經 後漢 安世高 譯;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即十方菩薩品)
    • 0432 大方等大集經 隋 僧就 合; (卷五十七 至 五十八) 須彌藏分
    • 0436 大集須彌藏經 高齊 那連提耶舍,法智 共譯; (备注:別本:已合入六十卷《大方等大集經》即須彌藏分)

本作品的註疏

  • 1593 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 天親菩薩 造;元魏 毘目智仙 等譯; (备注:《寶髻菩薩經》有兩本,一在大集經,一在寶積經。此論前有翻譯記,“寶髻經者,是大集中之一集也”,故此當為大集經本。)

別本藏內重出、別抄或藏間差異較大的版本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金藏国图麗藏福州
思溪磧砂普寧洪南
天海緣山南藏北藏
嘉興龍藏黃檗卍字
臺中大正东大中華縮刻
頻伽普慧佛教

經錄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73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241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830頁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總而言之,則二十四部,計一百四十二卷,共一十四帙。別而論之,則六十卷十一品,為其的也。蓋譯有前後,編無定次,若據目錄,以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所譯為正部矣。若以命題,則經云:久修梵行,悉以大集。復云:知諸菩薩皆已大集,又以大集眾。所譯經成,此一部聖教,取意在斯。
大:法體無極;方:相顯無盡;等:超倫無比;大:無有不至;集:聖凡同會;經:今古常規。
大集經六十卷,如來在色欲二界中間化大寶坊,大集十方聖眾,人天魔梵龍鬼悉大集其中,說此大集經法。然後付囑護助比丘宣揚正法,保持國土,養育眾生。
其間或前譯後譯,或同本不同,乃佛法不可思議,豈意識測量也。若大機器者,具無漏智,細閱而依行,則如來常出現世矣。
註:卷數、品名與大正藏略有出入。
卷一瓔珞品
如來從耆闍崛山,往古佛所住處,聖眾大集。思念:成道已來,經十六年,即入佛境界神通三昧,於色欲二界中間,化大寶坊。四天王忉利諸天,各說偈讚佛,如來陞師子座,入無礙解脫三昧。一一毛孔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光中說偈,聲遍十方佛界。一一佛所,各有無量菩薩來詣佛會,各以香花散佛,各入三昧,或入光明,或入妙香,或入蓮花等諸三昧。
會中自在王菩薩,問佛修菩薩行,以何瓔珞,而為莊嚴。云何清淨,云何壞愚癡,云何修慈悲,云何能斷疑網,云何修善業等。佛云:有戒瓔珞、三昧瓔珞、智慧瓔珞、陀羅尼瓔珞,以此四法,而為莊嚴。一一法,自一法增至十法,皆為莊嚴。菩薩所修大行,利有情也。
卷二至卷四自在王菩薩品
佛說念光、意光、智光、行光、法光、實光、神通光、無礙智光,此入光明,一一說八法。次說大悲行十六法,善惡對治三十二法,為說如來大悲所行菩提之相。昔成正覺,受請轉于法輪也。如來自說三十二業行,復以偈言,然如來善業無量無邊,且以此開方便門,使修行者易也。
如來若象回顧云:誰能守護此寶坊及供具,待彌勒成佛後十六年,來此說法,神通自在。菩薩云:我能守護。時有魔王言:汝今置此何器中住?答云:凡言器者,性是無常,我身不變。即於臍中,現水光王佛界。魔言:汝有妙器,堪能守護。遂說八陀羅尼,此言總持法門。淨光如來所,為頂光時,受此妙法;慧聚菩薩因地遇佛得法緣。
卷五、卷六寶女品
手持寶珠,白佛:我實能於十方世界,受持此大集經典,書寫演說,願此珠貫佛頂及諸菩薩髻。即擲其珠,便貫佛頂,各各見珠中所現來世成佛等相。佛言:此寶女已於九萬六億佛所,種善根來;所生之處,無不殊勝。遂問:云何實語,云何法語。佛說二十二淨語,三十二寶心實義及因地所修諸行門。
寶女問:如來具足十力,具佛是十力,十力是佛耶;及問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所修。佛為廣說行相,遂得不退轉。若障礙菩提,有三十二法,速得菩提,佛果亦有三十二法門。
卷七不眴菩薩品
東方普賢如來所,至寶坊中,問:佛以何三昧,速證菩提?佛言:一切法自在三昧,能得佛果,所修三昧,行相法門。須菩提問答辯論,不眴於自在如來所,為法語比丘,得此三昧。從是已來,以此三昧,歷事無量諸佛聞法。
卷八至卷十一海慧菩薩品
下方神通如來所,至寶坊中,問淨印三昧。佛說所修三昧法門,即一切善法及菩提心等,一切覺地諸法門。佛言:欲速得淨印三昧,當修一切淨法。
舍利弗及梵天,與海慧辯說佛法。如來云:過去大力聲佛所,法慧菩薩勇猛精進,護持佛法,會中六萬億菩薩同聲發言:我等當弘護受持正法。佛言:汝等如何護法?有云:惜身命者不能;有云:貪利者不能;有云:二相者不能;有:。煩惱者不能;彌勒云:遠菩提心者,不能護法。各各說竟,文殊云:汝等如是等語,皆是謬語。何以故?世尊坐於道樹,不得一法,汝等何言護法。佛讚:善哉善哉,我實無法可得。
海慧問大乘法,佛言:有一法,攝取大乘。便說一一法,有二法利益,大乘乃說二二法;有三法難得,大乘乃說三三法;有四法障礙,大乘乃說四四法。復說金剛心句,無量句義及一切法門。寶坊中,諸來聖眾,聞者皆得無生法忍。
佛告海慧:當如本願,過去佛時為輪王淨聲,聞法出家,為師子王,護獼猴子。海慧遂說魔業,佛說破魔三昧,魔眾嚴兵到佛所,進退不得。海慧神力,置移東方佛界,至彼佛土,發菩提心。以神力攝魔,登師子座,說此大集經法門,不少一字。及現如來大眾,與彼佛眾相見,作希有事,化導無量人天之眾。
卷十二師子將軍子品
其子生不能言,以佛神力故,到大寶坊中,說偈讚佛。與舍利弗,論佛法正見及一切法門。東方佛所,金剛臍菩薩到佛會,與無言菩薩論法,化神力,變此世界,地悉金剛,盡其神力,不壞分毫;佛讚無言夙善根故如是。
卷十三至卷十八不可說菩薩品
入定意已,遂問佛菩提戒等種種法門。無畏大士問,如何是誑如來。不可說云:若言我是持戒,他是破戒,是誑如來;我能修一切善法,便是誑如來。如其不能,不見一法,是見如來。
寶女與無畏,論其法義降魔波旬,此云惡者,并說偈讚佛,現其神力。如來在妙嚴寶堂蓮花臺上,東方佛所虛空藏菩薩,在彼佛土,聞虛空印法門,說一切法皆以空為門。至此說偈讚佛,遂問佛,如何行布施持戒忍辱,與空等。一切功德善法,如何得與空等,佛即答之。
佛說:功德與虛空等,法不離如如、念佛、念法、念僧、念捨、念戒、念天,說諸法行,分別行相,答虛空藏所問。
速辯菩薩問:何因緣故名虛空藏。佛言:譬喻長者有大庫藏,無量珍寶積聚其中,今此菩薩亦復如是。過去光明王如來時,有輪王,名功德莊嚴。有二子,一名師子,一名可師子近,出家得道。佛令師子進現大神變,於虛空中,雨無量寶,滿足一切所願,佛即印其名。又無數劫前,佛所為灌頂王,出家發菩提心,虛空藏八萬四千諸三昧門,成就如是廣大神通力。
虛空藏問:大誓莊嚴大乘妙法佛,以車轅車輻等為喻,無量善法而莊嚴。寶德問淨行,答以眼耳等無際為淨;阿難問身證,答以虛空印為印。諸聲聞各以衣上虛空藏,以神力攝,往袈裟幢世界山王如來所說法。梵天眾問:如來為說善根出要,寶手問不思議法,答以六十四法,為一百二十八法引攝。
魔波旬眾來至佛所,聞說邪魔破佛法律罪報,愁苦無量。佛運慈悲,攝令發心。文殊與諸菩薩,各說過魔事法,波旬歡喜。魔子魔眾有不同者,虛空藏神力攝化,諸天各說咒護法,令如是經典流布無窮。
卷十九至卷二十一寶幢魔苦品
舍利弗目連,遇馬星說法,將詣佛所出家。波旬作無量魔相,欲令退轉,佛神力故,皆不能也。過去佛所,夫人善見,聞寶幢陀羅尼,即轉女身,波旬種種為害。十大弟子,入城持缽,波旬令作歌舞,各為說偈說咒,悉發無上道意。四大弟子與波旬在王舍城中,遊行歌舞。無量人天,悉生煩惱。
佛將入城,人天皆來云:不可入城,恐魔眾為害。如來神力,化無量香花,莊嚴城中,入首楞嚴定,此云健相,示現八十種微妙相好。光味仙人,見是相已,即問佛姓氏等。佛即復問, 乃說人生所屬二十八宿所臨性行,佛即破之,令了生死,即得授記。佛復以神力,於一一門,現身降伏魔眾。遂言:魔眾從我入胎已來,種種害我,我不生瞋,各悟無生法忍。
如來調伏眾魔已,東方阿[門@人/(人*人)] ]佛,西方彌陀佛及十方諸佛,各與無量菩薩來,入大寶坊大集會中,圍遶如來。諸天、諸神、諸鬼,與諸如來,各說神咒,護持大集經典一切正法。魔眾聞咒,各發菩提心,十方諸佛,各還本土。
卷二十二虛空目分聲聞品
目連、舍利弗,初出家說法,諸弟子眾,各生憍慢。如來以神力拈花,化寶光明,花鬚中說偈,遍十方會,佛弟子各捨憍慢。大集佛會花鬚,往四方四佛所說偈,四童子與四方眾,皆來佛會,願聽虛空目說。為憍陳如說出家行法,比丘修諸觀境,解脫法門及滅後十二部經。隨所說異,宜弘正法,諸龍眾至,各各發願。
卷二十三世間目品
佛放光明,照十方世界,一切眾集,諸國王欲問十二月相,無有知者。詣佛所問,佛說過去仙人與雌虎交生十二子因緣。彌勒說偈,佛即解說,為憍陳如,行行慧行;為婆羅門,說四無量心為無勝。說三慈,自說修菩薩行時,一切處修慈悲行。
卷二十四聖目品
明星問佛聲聞、辟支所行,佛一一說其相狀及聖智等法,須以大慈悲為本,乃善受生,虛空目,內空目,外空目等法門。諸大眾、諸神眾、諸王眾,各願流通正法也。
卷二十五、二十六寶髻菩薩品
東方淨住如來所,至此寶坊中,問佛所修淨行法即法行。佛言:四行,一者波羅蜜行,此云到彼岸;二者助菩提行,此云道;三者神道行;四者調眾生行。一一行中,說諸法相所行,皆是念處觀境微細行之。
佛說淨五根,淨五力,淨七覺支,淨八正道,淨莊嚴調伏,一一廣說行相。乃云:過去為精進比丘,受種種苦,調伏眾生,方成正覺。
卷二十七至卷三十無盡意菩薩品
東方普賢如來所,至此界佛所,說偈放光。舍利弗問佛,乃說:所來國中,不以文字語言,唯諦觀於佛,行念佛三昧。舍利弗問:云何名無盡,誰與仁者字也,何謂無盡法門。答云:初發菩提心已,無盡無無盡;菩薩心清淨無盡,心行無盡,四行無盡,畢竟無盡,布施、持戒、精進、禪定、智慧無盡,一切善法悉亦無盡故。
無盡意為舍利弗說精進、禪定、般若無盡,如是諸行無盡,成無盡慧,得無盡智也。說四無量心,四無礙智,六神通,四依法,四攝法,一切法等亦無盡,廣說無盡盡也。菩薩修習功德無盡,智慧無盡,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修行、定慧、總持、辯才、一道、方便,是名菩薩八十無盡,含受一切佛法無盡。說是無盡法門,諸聖賢眾,各以香花衣服,以散無盡意。人天等眾,各各發弘誓願,護持此之妙法。
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三日密分中護法品
佛說六度妙行,迦葉白佛:破戒比丘不可受施。佛言:諸過惡侵犯僧物。頻婆羅王白佛:請說果報。諸惡比丘受無量苦,乍護一持戒者,不可護無量破戒者。說是法時,東方佛所日密菩薩,南方佛所香象王菩薩悉來此界。西方佛所光密菩薩,北方佛所虛空密菩薩,如是四方四佛,各為四菩薩說法說咒。至此忍界,以偈讚佛,各入禪定。佛為憍陳如,分別色欲、形欲、天欲、欲欲,一切凡夫以此四欲纏縛,流轉生死。為說一切諸觀境,令觀不淨妄想惡覺悉如虛空,諸修行者,依如是學。
佛為憍陳如重說四佛神咒,蓮華空、空行空、淨欲等陀羅尼。修此法門,一切世間作不樂想,不淨白骨想、貪想、持缽房舍等想。一一觀想,無一可樂,自然入空解脫門。十方佛攝此世界,入在身中,善根眾生歡喜,波旬愁苦。
卷三十四日藏分護持正法品
自三十四至四十卷盡,與前日密分同本也。耶舍別譯,文廣耳。
降伏眾魔及驢辱先生過去因緣,安置日月星辰二十八宿善惡祭祀法迎祥也。二十八宿吉凶造作用事,晝夜合與不合,一月三十日輪次直之,應一切眾生,所作為也。光味菩薩誡諸龍王,護持佛法,諸魔愁苦,為說念佛三昧陀羅尼法門也。歸濟龍王為說諸善法,乃布施等行相也。付囑諸龍王龍眾天上人間,隨處守護佛法,如塔演諸神咒,令誦持者,能守護佛法,獲大利益等事。
卷四十六至卷五十六月藏分
西方世界日月光如來所月藏菩薩,來詣佛所說諸吉祥偈,及月幢陀羅尼,佛說六度行也。魔波旬及修羅眾來詣佛所,不能惱亂,自然信伏,回心歸依也。
彌勒問佛:是王貴種,何緣與修羅畜生類親。佛言:毘舍浮如來時,我為兄,他為八弟。月藏遂問第一義,佛言:三界眾生皆著樂,不發菩提心,此云道。若發此心,即是第一義也,思之。
火光天子與諸天眾,各各勸諫,波旬眷屬回向佛法,不須惱亂。一切諸神四大天王等眾,各說守護正法,利益人間。諸鬼神眾歸信已,佛為說第一義清淨,平等六度,行之清淨,十惡休之,則一善得十種功德,及說諸祕密神咒。
清淨禪平等,乃諸禪定觀境一一分別,及一切世間智器,出世間法器。成就觀行三昧,即法器也。諸鬼神眾,各說因地罪犯,今發心護持弘法,蘭若比丘眾也。諸魔說偈讚佛,自在天、日月天、四天王天等,各說護法者。
佛為四天王說大力雄猛不可害輪大明咒,亦各與授記。阿修羅火味等,不蒙付囑護法,遂即生惱。佛復囑之,皆大歡喜。爾時大集會中,百億眾生,萬億菩薩,各各誓言流通正法,弘持法藏。諸龍諸阿修羅等,各願養育四天下有情。佛勸諸阿修羅與諸龍眾,行忍辱行,不得鬥諍,護持比丘。為火味修羅,說諸善法所修之行行者也。
佛為月藏言:我滅度後,初五百年解脫堅固,次五百年禪定堅固,次五百年智慧堅固,次五百年塔寺堅固,次五百年鬥諍堅固,乃付囑諸龍諸天修羅等眾及諸國王,各護持我法,令此閻浮國界,一切弘法比丘,一切眾生而獲安樂。
說二十八宿所主世間一切有情物類,佛為大梵天言:一一國土付囑。角宿等一一星,育養幾國土。佛面門放光,照大千界,悉見無量佛國,四天下建立塔寺之處,付授彌勒。日藏月藏各以偈問佛,即以偈答,讚佛法盛衰及因緣,或遇惡王惡臣惡人,壞佛法等緣。
卷五十七至卷六十須彌藏分
功德天問聲聞禪智菩薩禪智,佛為微細說之。地藏菩薩問功德天,風雨不時,與物為害,如何護持長養眾物。功德言:過去與如來同發菩提心,幢相如來授水風咒力陀羅尼,但眾生惡毒招此旱潦,物不滋養,我亦護之。
佛告功德天,我與汝二人,幢相佛所同發心,今我得菩提,汝得滿願。功德天言:我願未滿,為此處多有毒龍,龍女與人為害。爾時須彌藏仙菩薩白佛:我入毒龍宮中,入龍嚬呻三昧。入三昧已,又說神咒,諸龍降伏。善住龍王等,各願護持國土,各說神咒。地藏、無盡意、彌勒、文殊諸菩薩眾,各說神咒。佛復為諸龍王眾種種說法。
十方菩薩俱來問佛:何因緣同眼耳同心意,何故有癡、有黠、有慧、有能飛、有能三昧、有定意、有智慧、有厚薄。佛言:有守口不能守身,有守身不能守意者,遂有五十校計。微細黠罪,皆從心起;百八疑癡顛倒,當墮愛裁識因緣種。然百八愛,百八點,一一法,自心意識眼耳鼻舌身意五陰中,互相轉入色聲香味觸,其間不知生、不知滅。生死欲習,斷其惡欲,成真觀定。
聖眾同聲白佛:我等無欲。佛云:汝等愛三十二相不?皆云我等勤苦為修此也。佛云:汝等何言無欲,諸菩薩各各大慚,稽首讚佛也。
佛為十方菩薩言:坐禪數息不得定意,若得定意,不久但坐。當滅當來生死意,當斷本罪生死意。佛言:心所動得,因緣合中,有盛百八生死,皆心意識眼耳等中。又復校計百八本罪、滅、不滅,百八罪,入空中,百八不捨,百八清淨,百八精進,百八忍,五十校計中,一一校計說。百八心未起時中,有五百四十百八愛行,眼耳等一一法,有如是五百四十百八愛行。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六十卷。
佛成正覺十六年,菩薩海眾,悉來大集。佛于無緣象王眾中,欲宣說菩薩法藏,令知諸佛深境界故,于欲色天二界中間,化七寶坊,如大千世界。諸天龍鬼神等,并及十方佛剎諸菩薩眾,一時雲集。佛說菩薩種種莊嚴種種光明,十六大悲,壞眾生三十二惡業,如來大悲行相因緣,及如來三十二業真實慧根慧業等法(一至四)。
寶女所問品(五至六)說實語義語,毘尼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菩提分,三十二相業因,三十二障大乘法,三十二速成就大乘法,如是等無量寶聚。不眴菩薩品,說一切諸法自在三昧等(第七)。海慧菩薩品,說淨印三昧,攝取大乘,障礙大乘法(八至十)。
諸菩薩各各說如是法,住法門海慧,說諸魔業;佛說破壞魔業,調伏波旬(十一)。次無言菩薩品(解在寶女所問經)。虛空藏菩薩品,說虛空藏功德、神通、智辯、方便、行願等事,一切法與虛空等微妙法門(十二至十九)。次說十方諸佛會集寶坊,調伏眾魔(二十)。他方諸佛會中,各有大菩薩眾來集,佛為海眾說經。
四無量品說修慈悲喜捨;淨目品說諸菩薩或作天像、鬼修羅八部鳥獸之像,教化眾生。閻浮提外有十二辰,屬蛇馬羊等,修聲聞慈,各各一日一夜巡行教化眾生(二十二至二十四),寶髻品(二十五至二十六,解在寶積。四十七會菩薩品(二十七至三十),解在阿差末經。
三十一至三十三,日密分;三十四至四十五,日藏分,與前日密分同本異譯,日密文略,此中稍廣。
十方恒河沙佛世界諸菩薩皆來集會,佛說若住處有五比丘,持法畏罪求解脫道,供養獲大功德,侵奪得大罪報。破戒受施及在家人受,侵損僧伽藍種種物,皆獲大惡報。諸佛剎各有大菩薩眾來禮敬,佛說陀羅尼種種利益眾生等法。
星宿品說二十八宿等事;濟龍品說諸龍受生、受苦、受樂業報因緣,受三歸依,盲龍即得淨眼,熱惱餓龍皆得安隱。佛付囑天龍大力鬼神等,守護國土眾生等。
四十六至五十七,月藏分,說月藏菩薩與八十億那由他菩薩,從西方禮敬供養如來,說吉祥咒利益眾生。次波旬品說調伏魔事,次說大集十方一切佛土,無餘諸菩薩百億三界一切龍天諸部、大鬼神等,悉集無餘。顯說甚深佛法,為護世間故,以閻浮提諸國土,付囑釋梵護世諸天一切龍神、修羅、夜叉、鬼神等,各各分布安置護持養育,除障護善,令法久住。
五十八至六十,說菩薩修行,校量失行不失行甚詳。


部類

會閱 经藏 / 大乘經 / 方等門
何氏新考 大集部
CBETA 08 大集部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