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經號 何氏新考 : 0645 ; CBETA : T0475 ; 大正藏 : T0475 ;
著譯者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卷數 三卷
原文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備註

相關內容

本作品的註疏

別本藏內重出、別抄或藏間差異較大的版本

    • 0645 維摩詰所説經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 F0645 維摩詰經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金藏国图麗藏再雕福州宫内厅
思溪国图磧砂普寧洪南
天海緣山南藏山图北藏山图
嘉興东大龍藏阿育王黃檗卍字
臺中大正东大中華縮刻
頻伽普慧佛教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002a01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140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267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860頁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三卷,姚秦鳩摩羅什譯。
註:大正藏作維摩詰所說經。
卷上佛國品
佛在毘耶城,菩薩聲聞人天圍遶。長者子寶積五百人各奉一蓋,佛即受之,遂問淨佛國土。若心淨,即佛土淨,我佛國土常淨也。
卷上方便品
維摩居士示疾,國王大臣人民悉來問疾,即以方便化度,為說妙法。如云是身如幻,是身不實,是身無我等,聞者皆獲聖果也。。
卷上弟子品
佛弟子如舍利弗等,皆不堪詣彼問疾。
卷上菩薩品
彌勒光嚴等,亦皆不堪詣彼問疾。何以故,各各說其昔所由也。
卷中文殊品
唯此大士往問疾因。復問,居士此室何以空耶。曰:諸佛國土亦復皆空。曰:空何所空。曰:空空故空。往反問答無上妙義也。
卷中不思議品
舍利弗思惟無座,居士云:汝為法來,為床坐來。乃於東方須彌燈王佛所,取三萬六千師子座來,其座高廣也。
卷中觀眾生品
文殊問曰:云何觀眾生。答云:如幻人觀幻人,如熱時焰,如水中月,如鏡中面等義也。居士空中天女忽然化生,乃與舍利弗論義。
卷中佛道品
文珠問曰:云何通達佛道。答曰:若行非道,是為通達佛道。云何非道,答曰:若行五無間,入地獄作畜生等而不染污,是為佛道也。
卷中不二法門品
維摩居士問:諸仁者各當說入不二法門。諸菩薩各自說已,文殊復問:居士如何說入不二法門。居士默然,文殊讚之,真不二也。
卷下香積品
舍利弗思食,居士云:若欲食者旦待,須臾令汝得未曾有食。即入三昧,以神力故,往上方佛所,取一缽飯,廣利人天,皆得飽足,七日香氣不歇。
卷下菩薩品
文殊與居士同詣佛所,現大神變。阿難等見是事已,各云未曾有也。
註:此即菩薩行品。
卷下見阿[門@(人/(人*人))]佛品
佛問:以何等觀如來。居士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生,後際不滅,今則不住,不起于座也。
卷下供養品
天帝云:我昔來不曾聞如是經典,即以天妙寶花而散佛上。
卷下囑累品
如來付囑彌勒等眾,流布此之上乘經典。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三卷,什法師譯,與維摩詰經(支謙譯)、說無垢稱經本同譯別。
維摩詰此云淨名,示疾毘邪離城,佛遣聲聞諸菩薩問疾,皆辭不任。文殊與八千菩薩大弟子等,來入丈室問答妙法,深談實相不二法門等。借座鐙王,請飯香積,手按大千,室容海眾。
亦名不思議解脫法門,什、肇、生、叡四法師注解,天台智者略疏十卷。
註:什、肇、生、睿四法師,即鳩摩羅什、僧肇、道生、僧叡。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三卷,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維摩詰,此云淨名,示疾毘耶離城。佛遣聲聞諸菩薩問疾,皆辭不任,文殊與八千菩薩大弟子等往入丈室,問答妙法,深談實相,不二法門。借座燈王,請飯香積,手按大千,室容海眾,亦名不思議解脫經。


閱藏知津

三卷,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方。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佛在菴羅樹園,與八千比丘,三萬二千菩薩,及梵釋八部四眾俱。寶積等五百長者子,各持寶蓋供佛,佛令合為一蓋,普現世界中事,及現十方諸佛說法。寶積偈讚,并問淨土之行。佛答以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乃至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舍利弗疑此土何以獨穢,佛按指現淨土相。
方便品第二
維摩詰長者方便現疾,為眾說法。
弟子品第三
佛遣十大弟子,乃至五百弟子問疾,皆辭不堪。
菩薩品第四
佛遣彌勒等諸菩薩問疾。亦辭不堪。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大眾同往,相見酬答。
不思議品第六
借座於須彌燈王佛國,演不思議解脫之法。
觀眾生品第七
維摩答文殊問,觀眾生如幻,如水月,如鏡像等,乃至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次有天女散華,舍利弗等不能去華,與天女種種問答。
佛道品第八
維摩答文殊問,明菩薩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文殊答維摩問,明一切煩惱為如來種。維摩答普現色身問,明法門眷屬,智度母,方便父等。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三十二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最後文殊問維摩,維摩默然。
香積佛品第十
維摩遣化菩薩往上方香積佛所,乞世尊所食之餘,悉飽眾會。
菩薩行品第十一
維摩與大眾見佛,佛為阿難說諸佛一切施為,無非佛事。及為香積世界諸菩薩,說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法門。
見阿[門@(人/(人*人))]佛品第十二
維摩答佛觀如來問,及斷取妙喜世界,來示此會大眾。
法供養品第十三
天帝讚歎持經,誓願擁護,佛為說過去藥王佛時,寶蓋轉輪聖王與其千子,供養於佛。有一王子,名為月蓋,思惟供養,以何為勝,乃至問佛,佛示以法供養最。遂於末後守護法城,今得成佛。
囑累品第十四
囑彌勒及阿難廣宣流布。
按智者大師,曾有玄義及疏,今皆流入高麗。此間僅存四教義六卷,乃玄義中一分耳。

部類

知津 經藏 / 大乘經 / 方等部 / 顯說部
會閱 经藏 / 大乘經 / 方等門
何氏新考 經集部
CBETA 09 經集部類 / 所問經/疏 / 維摩詰經/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