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1 - 維摩詰所説經註
基本信息
經號 | 何氏新考 : 2131 ;
CBETA : T1775 ;
大正藏 : T1775 ;
|
---|---|
著譯者 | 僧肇 註; |
卷數 | 十卷 |
原文 |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
備註 |
相關內容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140b22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311a13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142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439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1086頁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六卷,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共僧肇述
敘曰:維摩詰不思議經者,蓋是窮微盡化絕妙之稱也。其旨淵玄,非言象所測;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議,超群數之表,絕有心之境,眇莽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議也。何則?夫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謀無權而動與事會,故能統濟群方,開物成務,利見天下於我無為。而或者睹感照因謂之智,觀應形則謂之身,覿玄籍便謂之言,見變動而謂之權。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然群生長寢,非言莫曉,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是以如來命文殊於異方,召維摩於他土,爰集毘耶,共弘斯道。
此經所明,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議之跡也。然幽關雖啟,聖應不同,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故命侍者標以為名焉。
大秦天王,雋神超世,玄心獨悟,弘至治於萬機之上,揚道化於千載之下,每尋翫茲典以為棲神之宅,而恨支竺所出,理滯於文,常恐玄宗墜於譯人,北天之運,運通有在也。以弘始八年,歲次鶉火,命大將軍常山公,右將軍安成侯與義學沙門千二百人,於長安大寺請羅什法師重譯正本。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盡寰中,又善方言,時手執梵文,口自宣譯,道俗虔虔,一言三復,陶冶精求,務存聖意。其文約而詣,其旨婉而彰,微遠之言,於茲顯然矣。余以闇短,時預聽次,雖思乏參玄,然麤得文意,輒順所聞,為之註解,略記成言,述而無作,庶將來君子,異世同聞焉。
閱藏知津
六卷,北作十卷,前有僧肇序。務。
姚秦鳩摩羅什并僧肇等註。
部類
知津 | 論藏 / 大乘論 / 釋經論 / 此土 |
---|---|
呂目 | 撰述 / 章疏部 / 經疏 |
會閱 | 经藏 / 大乘經 / 方等門 |
何氏新考 | 經疏部 |
CBETA | 09 經集部類 / 所問經/疏 / 維摩詰經/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