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經號 何氏新考 : 0727 ; CBETA : T0628 ; 大正藏 : T0628 ;
著譯者 宋 法天 譯;
卷數 六卷
原文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備註

相關內容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金藏国图麗藏再雕福州宫内厅
思溪磧砂普寧洪南
天海緣山南藏山图北藏山图
嘉興东大龍藏阿育王黃檗卍字
臺中大正东大中華縮刻
頻伽普慧佛教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011a04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155a05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186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276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870頁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六卷,今作三卷,宋中印土沙門法天譯。
與普超三昧經同本異譯。


閱藏知津

六卷,今作三卷。南凊,北深。
宋中印土沙門法天譯。
佛在鷲峰山,與萬二千五百比丘俱,復有八萬四千菩薩,從諸佛剎來集,及天龍八部來集。二十五菩薩及四兜率天子,各說趣證佛智之法,妙吉祥菩薩最後廣說已,辨積菩薩欲問於佛,妙吉祥即變身為佛答之,舍利子遙聞法音稱歎希有。光嚴菩薩問佛,求見妙吉祥菩薩,佛警悟令來法會,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以放缽因緣而發起之,并說昔緣因,勸舍利子等發菩提心。
次有摩竭國王見佛決疑,請妙吉祥入宮供養說法。妙吉祥於東方常聲世界,請得八萬大士,初中後夜為說法已。次日同迦葉等,共受王請,既受食竟,以[疊*毛]奉施。菩薩聲聞,各皆隱身不現,乃至後宮,及王自身,亦不復見,如是令王悟無生忍,同來佛會。中路又化一殺人者,令其見佛,得證涅槃。次為國王及四王子,授記作佛,囑累流通。

部類

知津 經藏 / 大乘經 / 方等部 / 顯說部
呂目 經藏 / 般若部
會閱 经藏 / 大乘經 / 方等門
何氏新考 經集部
CBETA 09 經集部類 / 三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