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 - 瑜伽師地論釋
基本信息
經號 | 何氏新考 : 1650 ;
CBETA : T1580 ;
大正藏 : T1580 ;
|
---|---|
著譯者 | 最勝子等諸菩薩 造;唐 玄奘 譯; |
卷數 | 一卷 |
原文 |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
備註 |
相關內容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158a15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241a01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三) 431頁
- 陳士強 《大藏經總目提要》 論藏(三) 118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383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1016頁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最勝子諸菩薩等造此論,解瑜伽所現境義,謂佛說諸經,皆談此義。以瑜伽為宗也,廣解其義一百卷,止此一卷義也。意者令法久住,利益有情。又謂正法隱沒者,令顯出;已顯揚者,令增盛也。三摩呬多者勝定也,等引定也。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一卷。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略釋瑜珈師地法義。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一卷,最勝子等諸菩薩造論,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釋曰:此論所因云何?謂諸有情無始時來,於一切法處中,實相無知疑惑,顛倒僻執,起諸煩惱,發有漏業,輪迴五趣,受三大苦。如來出世,隨其所宜,方便為說種種妙法。處中實相,令諸有情知一切法,如是如是空故非有,如是如是有故非空,了達諸法非空、非有,遠離疑惑、顛倒僻執,隨其種性,起處中行,漸次修滿;隨其所應,永滅諸障,得三菩提,證寂滅樂。
佛涅槃後,魔事紛起,部執競興,多著有見。龍猛菩薩證極喜地,採集大乘無相空教,造中論等,究暢真要,除彼有見。聖提婆等諸大論師造百論等,弘闡大義,由是眾生,復著空見。無著菩薩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請說此論。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正為菩薩令於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證大菩提,廣為有情常無倒說,兼為餘乘,令依自法修,自分行得,自果證故。如是略說此論所為所因,開釋一十七地名義。
閱藏知津
一卷。南心,北退。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總釋瑜伽師地名義,略釋一十七地名義。
部類
知津 | 論藏 / 大乘論 / 諸論釋 / 西土 |
---|---|
呂目 | 論藏 / 宗經論部 |
會閱 | 論藏 / 論藏大乘論 / 二、瑜伽部 |
陳氏提要 | 论藏 / 四、大乘瑜伽部 / 第二门 瑜伽行派集义论 |
何氏新考 | 瑜伽部 |
CBETA | 14 瑜伽部類 / 瑜伽行派論/疏 / 瑜伽論/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