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4 - 摩訶止觀
基本信息
經號 | 何氏新考 : 2764 ;
CBETA : T1911 ;
大正藏 : T1911 ;
|
---|---|
著譯者 | 隋 智顗 説; 灌頂 記; |
卷數 | 十卷 |
原文 |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
備註 |
相關內容
本作品的註疏
-
1919
天台三大部補註 宋 從義 撰; (备注:含:玄義、釋籤、文句、文句記、止觀、傳弘決) -
1915
天台法華玄義科文 唐 湛然 述; (备注:玄義、文句、止觀三大部的科文) -
1918
讀教記 宋 法照 撰; (备注:含:玄義、釋籤、文句、文句記、止觀、傳弘決) -
2765
摩訶止觀科文 唐 湛然 述; -
2766
止觀輔行傳弘決 唐 湛然 述; -
2768
止觀輔行搜要記 唐 湛然 述; -
2770
止觀義例 唐 湛然 述; -
2774-1
止觀大意 唐 湛然 述; -
2775
刪定止觀 唐 梁肅 撰; -
2776
止觀科節 -
2777
謹録邃和尚止觀記中異義 唐 道邃 説; 乾淑 集; -
2778
摩訶止觀貫義科 清 天溪 説; 靈耀 補定;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155c20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336a06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四) 86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507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1174頁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十卷,今作二十卷,陳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章安敘曰:天台傳南嶽,三種止觀:一、漸次,二、不定,三、圓頓。皆是大乘,俱緣實相,同名止觀。漸則初淺後深,如彼梯磴;不定,前後更互,如金剛寶置之日中;圓頓初後不二,如通者騰空。
漸初亦知實相,實相難解,漸次易行,先修歸戒,翻邪向正,止火血刀,達三善道;次修禪定,止欲散網,達色、無色定道;次修無漏,止三界獄,達涅槃道次;修慈悲,止於自證,達菩薩道。後修實相,止二邊偏,達常住道,是為初淺後深,漸次止觀相。
不定者,無別階位,約前漸後頓,前更更後,互淺互深,或事或理,或指世界為第一義,或指第一義為為人對治,或息觀為止,或照止為觀,故名不定止觀。
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人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雖言初後無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
漸與不定,置而不論,今依經更明圓頓,如了達甚深妙德。賢首曰:菩薩於生死最初發心時,一向求菩提堅固不可動,彼一念功德深廣無崖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以圓功德而自莊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
云何聞圓法?聞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雖有三名而無三體,雖是一體而立三名,是三即一相,其實無有異。法身究竟般若解脫亦究竟,般若清淨餘亦清淨,解脫自在餘亦自在。聞一切法亦如是,皆具佛法無所減少,是名聞圓法。
云何圓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無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無遮無照皆究竟清淨自在。聞深不怖,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意而有勇,是名圓信。
云何圓行?一向專求無上菩提,即邊而中不餘趣向。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
云何入圓位?入初住時,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淨,一切自在,是名圓位。
云何圓自在莊嚴?彼經廣說自在相,或於此根入正受,或於彼根起出說,或於一根雙入出,或於一根不入出。餘一一根亦如是,或於此塵入正受,或於彼塵起出說,或於一塵雙入出,或於一塵不入出,餘一一塵亦如是。或於此方入正受,或於彼方起出說,或於一方雙入出,或於一方不入出,或於一物入正受,或於一物起出說,或於一物雙入出,或於一物不入出。若委說者,秪於一根一塵即入即出,即雙入出,即不入出。於正報中一一自在,於依報中亦如是,是名圓自在莊嚴。譬如日光周四天下,一方中,一方,旦一方夕,一方夜半,輪迴不同,秪是一日而四處見異,菩薩自在亦如是。
云何圓建立眾生?或放一光,能令眾生得即空即假即中益,得入出雙、入出、不入出益,歷行住坐臥、語默、作作亦如是。有緣者,見如目睹光;無緣不覺,盲瞽常闇,故舉龍王為譬。豎偏六天,橫亙四域,興種種雲,震種種雷,耀種種電,降種種雨,龍於本宮不動不搖,而於一切施設不同。菩薩亦如是,內自通達即空即假即中不動法性,而令獲種種益,得種種用,是名圓力用建立眾生。
初心尚爾,況中後心。如來殷勤稱歎此法,聞者歡喜,常啼東請,善財南求,藥王燒身,普明刎頭,一日三捨恒河沙身,尚不能報一句之力,況兩肩荷負百千萬劫,寧報佛法之恩?
次第禪門合三十卷,今之十軸,是大莊嚴寺法慎私記。不定文者,如六妙門,以不定意,歷十二禪、九想、八背,觀練熏修因緣,六度無礙旋轉,縱橫自在。此是陳尚書令毛喜請智者出此文也。圓頓文者,如灌頂荊州玉泉寺所記,今十卷文是也。
開章為十:一、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六、方便,七、正修,八、果報,九、起教,十、旨歸。
[初]釋大意為五:謂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
云何發大心?眾生昏倒不自覺知,勸令醒悟,上求下化。
云何行大行?雖復發心,望路不動,永無達期,勸牢強精進,行四種三昧。
云何感大果?雖不求梵天,梵天自應,稱揚妙報,慰悅其心。
云何裂大網?種種經論,開人眼目,而執此疑彼,是一非諸,聞雪謂冷,乃至聞鶴謂動。今融通經論,解結出籠。
云何歸大處?法無始終,法無通塞,若知法界,法界無始終、無通塞,豁然大朗無礙自在。生起五略,顯於十廣云。
勸修四種三昧者: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
一、常坐者,出文殊說。文殊問:兩般若名為一行三昧,謂不兼餘事,遮行住臥,非所緣理得一行名。或可處眾,獨則彌善,居一靜室,安一繩床,傍無餘座,九十日為一期,結跏正坐,脅不拄床,況復屍臥游戲住立。除隨一佛方面,端坐正向,無須臾廢。不欺佛、不負心、不誑眾生,口說默。若為障侵奪正念,心不能遣,當稱一佛名字,慚愧懺悔以命自歸,乞垂護念,莫雜思惟。不取相貌,但專繫緣法界,一念法界,繫緣是止,一念是觀。信一切法皆是佛法,無前無後,無復際畔,無知者,無說者。若無知、無說則非有非無;非知者、非不知者,離此二邊,住無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法界,勿生驚怖疑惑。以此意觀一切法,若成就此三昧,即住不退地,具一切佛法。
二、常行者,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前立故。行此法時,避惡知識,不望他人有所求索。常獨處止,嚴飾道場,左右出入,盥沐更衣,唯專行旋。九十日為一期,須親明師。求是三昧以誓自要,起大精進,終竟三月,不得念世間想欲及出臥休息。如彈指頃,唱念相繼阿彌陀佛,無休息時。若唱彌陀,即是唱十方佛等,但專以彌陀為法門主,不著佛色身,亦不著法身,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虛空,是為常行三昧行法。
三、半行半坐者,此出方等、法華。謂以半行半坐為方法也,具如彼錄。
四、非行非坐者,上一向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南岳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
雖復三名,實是一法,約四以明:一、約諸經,謂諸經行法。上三不攝者,即屬隨自意也。二、約諸善。先分別心未念欲念,念念已四運之相。次歷六度十二事,觀四運心,皆不可得;反觀覺法之心,不外來,不內出,無法塵,無法者,悉與空等,圓覺三諦,不可思議。三、約諸惡。謂雖觀善,其蔽不息,煩惱浩然,當於惡中而修觀慧。假如貪欲,恣任其起,照以止觀,觀四種相。欲從何生,若不得其生,亦不得其滅;歷十二事,欲從誰生、誰是欲者、所欲者誰。如是觀時,不得貪欲去來足跡相貌。觀欲十法界,觀欲四德,是為於貪欲非道,通達佛道。觀瞋恚愚癡等蔽,亦復如是。四、約諸無記。謂以前觀法觀無記無生,同虛空相,生十法界及一切法,無記即法性。法性常寂即止義,寂而常照即觀義,於無記非道,通達佛道。
復次,四種三昧方法各異,理觀則同,但三行方法,多發助道法門。又動障道,隨自意既少方法,少發此事。若但解方法,所發助道事相不能通達;若解理觀,事無不通,又不得理觀意,事相助道亦不成。得理觀意事相三昧,任運自成;若事相行道,入道場得用心,出則不能,隨自意則無間也。方法局三,理觀通四,然上三行法,勤策事難,宜須勸修。隨自意和光入惡,一往則易,若不得佛意者,宜須誠忌。
[二]釋止觀名,有二:一、相待,二、絕待。
相待者,止觀各三義:息義、停義、對不止止義。
息義者,諸惡覺觀,妄念思惟,寂然休息。淨名曰:何謂攀緣?謂緣三界;何謂息攀緣?謂心無所得。此就所破得名,是止息義。
停義者,緣心諦理,繫念現前,停住不動。仁王云:入理般若,名為住。大品云: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義。
對不止以明止者,語雖通上,意則永殊。何者上兩止對生死之流動,約涅槃論止息心行理外,約般若論停止,此約智斷通論相待。今則約諦理論相待,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無明非止非不止,而喚無明為不止;法性亦非止非不止,而喚法性為止。此待無明之不止而喚法性為止,如經法性非生非滅,而言法性寂滅。法性非垢非淨,而言法性清淨,是為對不止而名止也。
觀亦三義:貫穿義、觀達義、對不觀觀義。
貫穿義者,智慧利用,穿滅煩惱。大經云:利钁斲地,磐石、砂礫,直至金剛。法華云:穿鑿高原,猶見乾土;施功不已,遂漸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貫穿觀也。
觀達義者,觀智通達,契會真如。瑞應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大論云:清淨心常一,則能見般若。此就能觀得名,故立觀達觀也。
對不觀觀者,語雖通上,意則永殊。上兩觀亦通對生死彌密而論貫穿,迷惑昏盲而論觀達。此通約智斷明觀,今別約諦理,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無明非觀非不觀而喚無明為不觀,法性亦非觀非不觀而喚法性為觀。如經云:法性非明非闇而喚法性為明,第一義空非智非愚而喚第一義空為智,是為對不觀而明觀也。
是故止觀,各從三義得名。
二、明絕待止觀者,即破前三相待止觀也,先橫破,次豎破。
若止息止,從所破得名者,照境為正,除惑為傍,既從所立得名,名從傍立即墮他性。若停止止,從能破得名,照境為正,除惑為傍,既言能照,名從智生即墮自性。若非妄想息故止,非住理故止,智斷因緣故止,名從合生即墮共性。若非所破非能破而言止者,此墮無因性故。
龍樹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緣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止觀豈從四句立名?四句立名,是因待生;可思可說,是結惑生;可破可壞,起滅流動之生。何謂停止?迷惑顛倒之生。何謂觀達耶?
又豎破者,若從四句生者,即是生生,非止觀也。若能止息見思,停住真諦,此乃待生生,說生不生之止觀耳。若以空心入假,止息塵沙,停住俗理,此乃待生不生,說不生生之止觀耳。若止息無明,停心中理,此是待生死涅槃二邊不止而論止觀耳。皆是待對,可思議,生結惑,可破壞,尚未是止,何況不止;猶自非觀,何況不觀。何以故?遣執不盡故,言語道不斷故,業果不絕故。
今言絕待止觀者,絕橫豎諸待,絕諸思議,絕諸煩惱、諸業、諸果,絕諸教觀證等,悉皆不生,故名為止。止亦不可得,觀冥如境,境既寂滅,清淨尚無清淨,何得有觀。止觀尚無,何得待不止觀說於止觀?待於止觀說不止觀,待止不止說非止非不止,故知止不止皆不可得,非止非不止亦不可得。待對既絕,即非有為,不可以四句思故,非言說道,非心識境。既無名相,結惑不生,則無生死,則不可破壞。滅絕絕滅故,名絕待止;顛倒想斷故,名絕待觀。亦是絕有為止觀,乃至絕生死止觀。絕待止觀則不可說,若有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說。若有世界因緣則會異而說,若有為人因緣則通三德而說,若有對治因緣則相待而說,若有第一義因緣則絕待而說。說為止觀,此之名字,不在內外兩中間,亦不常自有,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不在橫四句、豎四句中,故言是字不住;亦不在無橫無豎中,故言亦不不住。是字不可得故,故名絕待止觀,亦名不思議止觀,亦名無生止觀,亦名一大事止觀。
故如此大事,不對小事,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也。止觀亦爾,不因愚亂,名為止觀。無可待對,獨一法界,故名絕待止觀也。世人約種種語釋絕待義,終不得絕。何以故?凡情馳想,種種推畫分別,悟與不悟,心與不心,凡聖差別,絕則待於不絕,不思議待思議,輪轉相待,絕無所寄。若得意忘言,心行亦斷,隨智妙悟,無復分別,亦不言悟不悟,聖不聖,心不心,思議不思議等。種種妄想緣理分別,皆名為待;真慧開發,絕此諸待。絕即復絕,如前火木,名為絕待。故淨名云: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此意也。
[三]釋止觀體相。
云:夫止觀名教,通於凡聖,不可尋通名,求於別體,故用相簡之。若凡夫止善所治,是止相;行善所生,是觀相。又四禪、四無量心是止相,六行是觀相。此等皆未免生死,即有漏為相故。大論云:除摩黎山,餘無出旃襢;除三乘智慧,餘無真智慧,故非今所論也。若二乘以九想、十想、八背捨、九次第定,多是事禪,一往止相,有作四諦慧,是觀相。此之止觀,雖出生死,而是拙度,滅色入空,此空亦得名止,亦得名非止非不止,而不得名觀。何以故?灰身滅智,故不名觀,但是析法無漏為相,非今所論也。
巧度止有三種: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
一、體真止者,諸法從緣生,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知因緣假合,幻化性虛,故名為體。攀緣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故言體真止。
二、方便隨緣止者,若三乘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入真,真則不異,但言煩惱與習,有盡不盡。若二乘體真,不須方便止,菩薩入假,正應行用,知空非空,故言方便;分別藥病,故言隨緣;心安俗諦,故名為止。經言:動止心常一,亦得證此意也。
三、息二邊分別止者,生死流動,涅槃保證,皆是偏行。偏用不會中道,今知俗非俗,俗邊寂然;亦不得非俗,空邊寂然,名息二邊止。
此三止,名雖未見經論,映望三觀,隨義立名。釋論云:菩薩依隨經教,為作名字,名為法施。立名無咎,若能尋經得名,即懸合此義也。詳此三止,與前釋名,名髣彿同,其相則異。同者,止息止似體真,停止止似方便隨緣,非止止似息二邊。其相則別,所謂三諦相也。前三成次三,後一具前三,何以故?如體真止時,達因緣假名空無主流動惡息,是名止息義。停心在理,正是達於因緣,是停止義。此理即真,真即本源,本源不當止與不止,是非止止。此三義,共成體真止相。若方便止時,照假自在散亂無知息,是止息義。停心假理如淨名入三昧,觀比丘根性,分別藥病,是停止義。假理不動,是非止止。如是三義,共成方便隨緣止相也。息二邊時,生死涅槃,二相俱息,是息止義。入理般若,名為住緣心中道,是停止義。此實相理,非止不止,是不止止義。如此三義,共成息二邊止相。故與前永異,亦非今所用也。
次明觀相,觀有三: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此名出瓔珞經,所言二諦者,觀假為入空之詮,空由詮會,能所合論,故言二諦觀。又會空之日,非但見空,亦復識假,如雲除發障,上顯下明,由真假顯得,是二諦觀。今由假會真,何意非二諦觀。又俗是所破,真是所用,若從所破,應言俗諦觀;若從所用,應言真諦觀;破用合論,故言二諦觀。又分別有三種:一、約教,有隨情二諦觀;約行,有隨情智二諦觀;約證,有隨智二諦觀。初觀之功,雖未契真得,有隨教隨行論二諦觀。
問:初觀破用,合受用,名第二觀亦破用,亦應言二諦耶?
答:前已受二諦名,後雖破用,更從勝者受平等名也。
問:第三觀亦破用,何不更從勝受名?
答:前兩觀有滯,故更破更用,第三觀無滯,但從用受名,不得一例。
問:前二觀俱觀二諦,亦應俱入二諦。
答:初為破病,故觀假;為用真,故觀真。是故俱觀,一用、一不用,故不俱入。
問:真及中俱得稱諦,界內外俗,俗則非理,云何稱諦?
答:地持明二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別故,二、實法性性真實故,即二諦之異名。既俱得稱法性,何意不得俱稱諦?
問:若爾,俱稱涅槃。
答:經云「貧人得寶,乃至獼猴得酒。」又非想定,即世俗涅槃,即其義也。
問:若爾,俱無漏耶?
答:論云「世間正見、出世正見。」
問:若爾,俱無生耶?
答:經云「異相互無」。
問:從假入空,必須破假而入空耶?
答:通途應有四句,不破入、破入、破不入、不破不入,乃至三十六句,如後說。從空入假,名平等觀者,若是入空,尚無空可有,何假可入?當知此觀,為化眾生,知真非真,方便出假,故言從空,分別藥病而無差謬,故言入假。平等者,望前稱平等也。前觀破假病,不用假法,但用真法,破一不破一,未為平等。後觀破空病,還用假法,破用既均,異時相望,故言平等也。今當譬之,如盲初得眼開,見空見色。雖見於色,不能分別種種卉木、根莖、枝葉、藥毒種類,從假入空,隨智之時,亦見二諦而不能用假。若人眼開後,能見空見色,即識種類,洞解因緣,粗細藥食皆識、皆用,利益於他。此譬從空入假,亦具真俗,正用於假,為化眾生,故名為入假。
復言平等意,如前說。
中道第一義諦觀者,前觀假空,是空生死,後觀空空,是空涅槃,雙遮二邊,是名二空觀。為方便道,得會中道,故言心心寂滅,流入薩婆若海。又初觀用空,後觀用假,是為雙存方便,入中道時,能雙照二諦。故經言:心若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前之兩觀,為二種方便,意在此也。
問:大經云「定多慧多俱不見佛性」此義云何?
答:次第三觀二乘,及通菩薩,有初觀分。此屬定多慧少,不見佛性;別教菩薩有第二觀分,此屬慧多定少,亦不見佛性。二觀為方便,得入第三觀,則見佛性。
問:經言「十住菩薩以慧眼故見不了了。」非全不見,初觀是慧眼位,第二觀是法眼位,云何而言兩眼全不見耶?
答:彼次第眼,偏定偏慧,佛之所呵,不可言其見也。所言慧眼見者,其名乃同實是圓教十住之位。三觀現前入三諦理,名之為住,呼住為慧眼耳。故法華云: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如斯慧眼分見未了,故言如夜見色空中鵝雁,非二乘慧眼得如此名,故法華中,譬如有人穿鑿高原,唯見乾土,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後則得水。乾土譬初觀,濕土譬第二觀,泥譬第三觀,水譬圓頓觀。又譬於教,三藏教不詮中道如乾土,通教如濕土,別教如泥,圓教詮中道如水。二教之所不詮,二行之所不到,偏空慧眼,寧得見性?若見性者,無有是處。
此三觀與前三觀名一往,似同義,相則異。同者,前是貫穿觀諸虛妄,似從假入空也;前觀達觀達理理和達事事和,似入假平等觀也,前不觀觀似中道也。其相異者,前是一諦相,今是三諦相;又前三觀通成後三,後三具前三。所以者何?如從假入空,破四住磐石,此豈非貫穿義?所入之空,空即是理,智能顯理,即觀達義;此之空理,即是非觀觀義,如此三義共成入空觀相也。從空入假,亦具三義。何以故?識假名法,破無知障,即是貫穿義;照假名理,分別無謬,即觀達義;假理常然,即不觀觀義也。此三義共成假觀相。中道之觀亦具三義:空於二邊,即貫穿義;正入中道,即觀達義;中道法性,即不觀觀義,如此三義,共成中道觀相。
此依摩訶衍明三止三觀之相,以義隨相,條然各別,若論三觀則有權實淺深,若論三智則有優劣前後,若論三人則有諸位大小,此則次第分張,非今所用也。
圓頓止觀相者,以止緣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繫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雖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諦亦如是,所止之法,雖一而三,能止之心,雖三而一也。以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雖是三目而是一面;觀境亦如是,觀三即一,發一即三,不可思議、不權不實、不優不劣、不前不後、不並不別、不大不小。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又如金剛般若云: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眼獨見,不應須日;若無色者,雖有日眼,亦無所見。如是三法不異時不相離,眼喻於止,日喻於觀,色喻於境,如是三法,不前不後,一時論三,三中論一,亦復如是。若見此意,即解圓頓教止觀相也。
何但三一一三?總前諸義,皆在一心。其相云何?體無明顛倒,即是實相之真,名體真止。如此實相遍一切處,隨緣歷境,安心不動,名隨緣方便止。生死涅槃,靜散休息,名息二邊止。體一切諸假,悉皆是空,空即實相,名入空觀。達此空時觀冥中道,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如實而見,名入假觀。如此空慧,即是中道,無二無別,名中道觀。體真之時五住磐石砂礫,一念休息,名止息義。心緣中道,入實相慧,名停止義。實相之性,即非止非不止義,又此一念能穿五住,達於實相,實相非觀,亦非不觀。如此等義,但在一念心中,不動真際而有種種差別。經言: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多名字,蓋乃般若之一法,佛說種種名。眾名皆圓,諸義亦圓,相待、絕待對體,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無有障礙,無有障礙故具足無滅,是圓頓教相,顯止觀體也。
[七]釋正修
開止觀為十:一、陰界入,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薩。
此十境,通能覆障。陰在初者,大品云:聲聞人依四念處行道,菩薩初觀色乃至一切種智。又行人受身,誰不陰入?重擔現前,是故初觀,後發異相,別為次耳。夫五陰與四大合,若不照察,不覺紛馳,如閉舟順水,寧知奔迸?若其迥泝,始覺馳流,既觀陰果,則動煩惱因,故次五陰而論四分也。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以其等故情中不覺。今大分俱觀衝擊脈藏,故四蛇偏起,致有患生,無量諸業,不可稱計,散善微弱,不能令動。今修止觀,健病不虧,動生死輪,或善萌故動,或惡壞故動,善示受報故動,惡來責報故動,故次病說業也。以惡動故惡欲滅,善動故善欲生,魔遽出境,作諸留難或壞其道。故次業說魔,若過魔事則功德生,或過去習因,或現在行力,諸禪競起,或味或淨,或橫或豎,故次魔說禪。禪有觀支,因生邪慧,逸觀於法,僻起諸倒,邪辯猛利,故次禪說見。若識見為非,息其妄著,貪瞋利鈍二俱不起,無智者謂證涅槃小乘,亦有橫計四禪為四果,大乘亦有魔來與記,並是未得謂得,增上慢人,故次見說慢。見慢既靜,先世小習因靜而生,多墮二乘,故次慢說二乘。若憶本願故不墮空者,諸方便道菩薩境界即起也。大品云:有菩薩不久行六波羅蜜,若聞深法即起誹謗,墮泥犁中,此是六度菩薩耳。通教方便位亦有謗義,入真道不謗也。別教初心,知有深法,是則不謗,此等悉是諸權善根,故次二乘後說也。
此十種境,始自凡夫正報,終至聖人方便,陰入一境,常自現前,若發、不發,恒得為觀。餘九境,發可為觀,不發何所觀?又八境去正道遠,深加防護得歸正轍;二境去正道近,至此位時,不慮無觀,薄修即正。又若不解諸境互發,大起疑網,如在岐道,不知所從。先若聞之,恣其變怪,心安若空。
互發有十:謂次第不次第、雜不雜、具不具、作意不作意、成不成、益不益、久不久、難不難、更不更、三障四魔,九雙七隻。
次第者,有三義:謂法、修、發。法者,次第淺深法也;修者,先世已曾研習次第,或此世次第修也;發者,依次修而次發也。
不次亦三義:謂法、修、發。發則不定,或前發菩薩境,後發陰入。雖不次第,十數宛足。修者,若四大違返,則先修病患;若四分增多,則先修煩惱。如是,一一隨強者先修。法者,眼、耳、鼻、舌、陰、入、界等,皆是寂靜門,亦是法界,何須捨此就彼?當知法界外更無復有法,而為次第也。煩惱即法界,如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淨名云: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佛道既通,無復次第也。病患是法界者,淨名云:今我病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以此自調,亦度眾生,方丈託疾雙林病行,即其義也。業相為法界者,業是行陰,法華云: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達業從緣生,不自在故空。此業能破業,若眾生應以此業得度,示現諸業,以此業立業。業與不業,縛脫叵得,普門示現,雙照縛脫,故名深達,何啻堪為方等師耶?魔事為法界者,首楞嚴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實際中尚不見佛,況見有魔耶?設有魔者,良藥塗屣堪任乘御。禪為法界者,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即首楞嚴不昧不亂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見為法界者,淨名云:以邪相入正相,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又動修不動修,亦動亦不動修,非動非不動修,三十七品以見為門,以見為恃。慢為法界者,還是煩惱耳,觀慢、無慢,慢大慢,非慢非不慢,成祕密藏,入大涅槃。二乘為法界者,若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得近無上道。菩薩境為法界者,底惡生死,下劣小乘,尚即是法界,況菩薩法寧非佛道?又菩薩方便之權,即權而實,亦即非權非實,成秘密藏,入大涅槃,是一一法,皆即法界,是為不次第法相也。
雜不雜者,發一境已更發一境,歷歷分明,是為不雜。適發陰入,復起煩惱,煩惱未謝,復業復魔禪見慢等交橫並沓,是為雜發,雖雜不出十種。
具不具者,十數足名具,九去名不具。次不次、雜不雜皆論具不具。又總具、總不具,別具、別不具,十數足是總具,十數不委悉是總不具。九數欠是別不具,九數中委悉是別具。又橫具、橫不具,豎具、豎不具,例如發四禪至非想是豎具,至不用處是豎不具;發通明背捨等是橫具,止發七背捨是橫不具。又發初禪至四禪是豎具,三禪來是豎不具。又初禪九品是豎具,八品來是豎不具。又一品五支足是橫具,四支已來是橫不具。其餘例此可知。
修不修者,作意修陰界入,界入開解,是修發。不作意陰界入,自發通達色心,是不修發,乃至菩薩境亦如是,應有四句為根本,句句織成三十六句,例如下煩惱境中說。
成不成者,若發一境,究竟成就,成就已謝,更發餘境,餘境亦究竟成。若發一種,乍起乍滅,非但品數闕少,於分分中亦曖昧不明。前具不具止明頭數,此中論體分始終。
益不益者,或發惡法,於止觀巨益明靜轉深;或發善法,於止觀大損,損其靜照,或增靜損照,或損靜增照,俱增俱損。
難發不難發者,或惡法難易,或善法難易,俱難俱易。
久不久者,自有一境,久久不去;或有一境,即起即去。
更不更者,自有一境,一更兩更乃至多多;自有一境,一發即休,後不復發。如是等種種不同,善識其意,莫謬去取,然皆以止觀研之使無滯也。
三障四魔者,普賢觀云:閻浮提人三障重故,陰入病患是報障,煩惱見慢是煩惱障業,魔禪二乘菩薩是業障。障止觀不明靜,塞菩提道,令行人不得通,至五品六根清淨位,故名為障。
四魔者,陰入正是陰魔,業禪二乘菩薩等是行陰魔,煩惱見慢等是煩惱魔,病患是死因名死魔。魔事是天子魔,魔名奪者,破觀名奪命,破止名奪身。又魔名磨訛,磨觀訛令黑闇,磨止訛令散逸,故名為魔。
問:何意互發?
答:皆由二世因緣,昔有漸觀種子,今得修行之雨,即次第發;昔有頓觀種子,即不次第發;昔有不定種子,即雜發;昔修時數具,即具發;昔修時數不具,即不具發。昔曾證得,今發則成;昔但修不證,今發不成。昔因強,今不修而發;今緣強,待修而發。昔因今緣二俱善巧,迴向上道,今發則益;昔因緣中,雜毒是則致損,發所因處弱則不久,發因處強是則久。粗細住乃至四禪傳傳判強弱,善易發關遮輕,善難發由遮重,惡難發由根利,惡易發由根鈍。惡欲滅而告謝,善欲生而相知,則一而不更。善欲滅而求救,惡欲與而求受,則更更更更。此中皆須口訣,用智慧籌量,不得師心謬判是非,爾其慎之勤之重之。
閱藏知津
二十卷。南困衡,北霸趙。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
章安記曰:止觀明靜,前代未聞。智者大師,隋開皇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於荊州玉泉寺,一夏敷揚,二時慈霪。雖樂說不窮,纔至見境,法輪停轉,後分弗宣。
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天台傳南嶽三種止觀:一漸次(即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二不定(即六妙門,今已亡失),三圓頓(即今摩訶止觀),皆是大乘,俱緣實相,同名止觀。漸則初淺後深,如彼梯[口*登];不定前後更互,如金剛寶,置之日中;圓頓初後不二,如通者騰空。
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以圓功德而自莊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大經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又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已用諸河之水;當知止觀,諸佛之師。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樂我淨等,亦復如是。
開章為十:一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六方便,七正觀,八果報,九起教,十旨歸。
初釋大意,囊括始終,冠戴初後。今撮為五:謂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
一發大心者,約十種發心以簡非,發菩提心,即是觀。邪僻心息,即是止。約四諦,四弘,六即,以顯是。
二修大行者,勸進四種三昧,入菩薩位。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
三感大果者,若行順中道,即有勝妙果報。設未出分段,所獲花報,亦異七種方便,況真果報耶。此義在後第八重中,當廣分別。
四裂大網者,若人善用止觀觀心,則內慧明了,通達漸頓諸教。如破微塵,出大千經卷,恆沙佛法,一心中曉。此義至第九重當廣說,攝法中亦略示。
五歸大處者,自向三德,引他同入三德,故名旨歸。入秘密藏,至第十重中,當廣說也。記曰:此五略,祇是十廣。初五章,祇是發菩提心一意耳。方便、正觀,祇是四三昧耳。果報一章,祇明違順,違即二邊果報,順即勝妙果報。起教一章,轉其自心利益於他,或作佛身,施權實;或作九界像,對揚漸頓,轉漸頓,弘通漸頓。旨歸章,祇是同歸大處秘藏中,故知略廣意同也。
二釋止觀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絕待,三會異,四通三德。
一相待者,止觀各三義。止三義者,息義,停義,對不止止義。觀三義者,貫穿義,觀達義對不觀觀義。
二絕待者,橫破豎破上三止觀,則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以六即望之,初心無所失,聖境無所濫。
三會異者,會諸經論異名。
四通三德者,以三德共通兩字,又三德各通兩字。
三釋止觀體相為四:一教相,二眼智,三境界,四得失。
一教相者,止觀名教,通於凡聖,不可尋通名,求於別體,故用相簡之。簡前三教,顯圓頓教止觀體也。
二眼智者,止觀為因,智眼為果。用不思議眼智,得圓頓止觀體也。
三境界者,若得能顯眼智中意,無俟所顯諦境之說,為未解者,更此一科。夫信行尚多聞,因此分別以會圓妙。法行宗深觀,緣此思惟以見正境耳。
四得失者,失即思議,得即不思議也。
四明止觀總持,遍收諸法。一攝一切理,二攝一切惑,三攝一切智,四攝一切行,五攝一切位,六攝一切教。
五明偏圓者,簡偏就圓。
一明大小,二明半滿,三明偏圓,四明漸頓,五明權實,六明方便。謂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無量行成解發入菩薩位。圓教以假名五品觀行等位,去真猶遠,名遠方便。六根清淨,相似鄰真,名近方便。今就五品之前假名位中,復論遠近。二十五法為遠方便,十種境界為近方便。橫豎該羅,十觀具足,成觀行位,能發真似。
今釋遠方便,略為五:一具五緣。二訶五欲,三棄五蓋,四調,五事。五行五法,具五緣者:一持戒清淨,二衣食具足,三閒居靜處,四息諸緣務,五得善知識。訶五欲者:謂色,聲,香,味,觸。棄五蓋者:謂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調五事者:為食,眠,身,息,心。行五法者:謂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已上俱有事解理解。
七明正修止觀者,前六重,依脩多羅以開妙解。
今依妙解以立正行,膏明相賴,目足更資。行解既勤,三障四魔,紛然競作。重[民/日]巨散,翳動定明,不可隨,不可畏。隨之,將人向惡道;畏之,妨修正法。當以觀觀[民/日],即[民/日]而朗。以止止散,即散而寂。如豬揩金山,眾流入海,薪熾於火,風益求羅耳。
開止觀為十:一陰界入,二煩惱,三病患,四業相,五魔事,六禪定,七諸見,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薩。此十境通能覆障,始自凡夫正報,終至聖人方便。陰入一境,常自現前,恆得為觀。餘九境,發可為觀,不發何所觀。又八境去正道遠,深加防護,得歸正轍。二境去正道近,至此位時,不慮無觀,薄修即證。又若不解諸境互發,大起疑網,如在歧道,不知所從。先若聞之,恣其變,怪心安若空。
第一觀陰界入境者: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也。界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心是惑本,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炙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
觀心具十法門:一觀不可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此十重觀法,橫豎收束,微妙精巧。初則簡境真偽,中則正助相添,後則安忍無著。意圓法巧,該括周備,規矩初心,將送行者,到彼薩雲。非闇證禪師,誦文法師,所能知也。
一觀心是不可思議境者,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則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思議境也。
此不可思議境,何法不收;此境發智,何智不發。依此境發誓願,乃至無法愛,何誓不具,何行不滿足耶。說時次第,行時一心中具一切心。
二發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識不思議境,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悲他,發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又識不可思議心,一樂一切樂,我及眾生,昔雖求樂,不知樂因。今方始解,故起大慈,興兩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三善巧安心者,善以止觀安於法性也。隨根,隨病,迴轉,自行,化他,有六十四番安心法等。四破法遍者,不思議一境一切境,一心一切心。橫豎諸法,悉趣於心。破心故,一切皆破,故言遍也。是中先約空無生門,以次第破顯圓頓破,然後以一門破,例餘門破。文廣義深,須細尋之。
五識通塞者,破塞存通,如除膜養珠,破賊護將。
六明道品調適者,由圓三十七品,入圓三解脫門。
七助道對治者,以根鈍故,不能即開三解脫門。以遮重故,牽破觀心。為是義故,應須治道,對破遮障,於助六度,但作一事解,不能助道。當觀此助不思議,攝一切法。
八明次位者,夫真似二位,有解脫知見。朱紫分明,終不謬謂未得謂得,豈有凡夫造心,即言上聖。此非增上慢,推與誰乎。次明從五悔登隨喜品,乃至十信,四十二位,究竟妙覺,無有叼濫,名知次位。
九安忍者,若名利眷屬從外來破,憶此三術,囓齒忍耐。雖千萬請,確乎難拔。讓哉,隱哉,去哉,若煩惱業定見慢等,從內來破者,亦憶三術,即空即假即中。
十無法愛者,行上九事,過內外障,應得入真,而不入者,以法愛住著而不得前。若破法愛,入三解脫,發真中道。所有慧身不由他悟,自然流入薩婆若海。
是十種法,名大乘觀。學是乘者,名摩訶衍。行,住,坐,臥,語作,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覺觸,知法,一切緣中,一切境中,皆可修之。
第二觀煩惱境,乃至第七觀諸見境各為四意,各論十乘。具如全帙,後二境不說,後三大章亦不說。
部類
知津 | 論藏 / 大乘論 / 宗經論 / 此土 |
---|---|
呂目 | 撰述 / 論著部 / 天台宗 |
會閱 | 雜藏 / 諸宗部 / 一、天台宗 |
何氏新考 | 諸宗部 / 天台宗 |
CBETA | 04 法華部類 / 天台宗 / 摩訶止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