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9 - 央掘魔羅經
基本信息
經號 | 何氏新考 : 0139 ;
CBETA : T0120 ;
大正藏 : T0120 ;
|
---|---|
著譯者 | 劉宋 求那跋陀羅 譯; |
卷數 | 四卷 |
原文 |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
備註 |
相關內容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005a21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130a04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162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199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790頁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四卷。
卷一 受邪師教,殺千人取指為鬘。將害其母,佛即往化。魔羅見即逐云:住住大沙門,當今稅一指。佛答云:住住央掘魔羅(此云世間境),我是等正覺。往反辯擊,投佛出家,佛令向母悔過。即來佛所,鬚髮自落,天帝來上天衣,即不為受也。
卷二 魔羅與諸天、諸大弟子及文殊,論議說頌,往反徵詰,自謂強梁。
卷三 魔羅成大比丘,即得神通。問:云何住解脫際。佛云:汝與文殊往東方佛所,而問此義。遂往展轉,而指至十方佛所,皆問此義。一一佛不答,即指魔羅文殊歸如來所,而為宣說此妙義也。
卷四 佛與魔羅、文殊廣論法義,天帝來問,欲受持此經。波斯匿王將四兵來戰,魔羅見已,在佛所出家,即問所以。佛云:南方大精進如來,示現為魔羅,北方寶積如來,現為文殊,爾時會中,聞者皆悉歸仰讚歎。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四卷。
此唐言指鬘,受外道教殺一千人,取指為鬘,以血塗身,而少一人,佛往化度而現其前,說偈問答,即調伏受度指鬘。說摩訶衍,如來藏法說偈,阿難釋梵護世魔王諸大弟子菩薩等。佛言:菩薩成就四十相者,即非新學菩薩。佛言:央掘魔羅,是南方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文殊是北方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指鬘母及指鬘師,師婦踴身空中說偈,而沒不現。佛言:三人皆我所幻化,不可思議,度無量眾生。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四卷,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央掘魔羅,此言指鬘,受外道教殺一千人,取指為鬘,以血塗身,而少一人,佛往化度,即調伏受度,說摩訶衍如來法藏,釋梵護世魔王、諸大弟子菩薩等,說偈問答。佛言:菩薩成就四十相者,即非新學菩薩,央掘魔羅是南方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文殊是北方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指鬘母及指鬘師、師婦,皆我所化,不可思議,度無量眾生。
閱藏知津
四卷。悲。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佛在祇園,說執劍大方廣經。有婆羅門孤子,名一切世間現,順惡師教,取千指作鬘。將欲害母,佛往度之,說種種偈。欲稅佛指,佛亦說種種偈答之,遂令降伏。
帝釋梵王四王獻與衣缽,各受訶斥。魔及樹神,亦皆被訶。大弟子等,皆悉被難,亦與文殊菩薩論不空義,佛為授三歸五戒,央掘答以一歸無三,及殺煩惱,盜菩提等義。佛又問以一學之義,央掘偈答,增一至十,具明大乘與聲聞異。佛唱善來,示成羅漢,同入祇洹。十方菩薩,悉皆雲集。央掘問佛,云何住無生際而復住此。佛敕與文殊同往北方問於他佛,乃至十方各問十佛,十佛皆言釋迦即是我身,彼當為汝解說。央掘仍來問佛,佛為廣釋百句生因,次明持經之難,須成就五八四十功德。
次有波斯匿王,興四種兵,共來佛所。佛為發跡,央掘即是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化身,文殊是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化身。
部類
知津 | 經藏 / 大乘經 / 方等部 / 顯說部 |
---|---|
呂目 | 經藏 / 寶積部 |
會閱 | 经藏 / 大乘經 / 方等門 |
何氏新考 | 阿含部 |
CBETA | 01 阿含部類 / 雜阿含經 / 雜阿含經單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