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經號 何氏新考 : 0324 ; CBETA : T0293 ; 大正藏 : T0293 ;
著譯者 唐 般若 譯;
卷數 四十卷
原文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備註

相關內容

    • 0324 大方廣佛華嚴經 唐 般若 譯; (卷四十) (备注:誤,大正、何書記此卷之勘同。實考此卷內容,於六十卷、八十卷本中均無對應章節。流通本中常有八十一卷華嚴經,即八十卷本附以此卷,較為合理。)
    • 0309 大方廣佛華嚴經 唐 實叉難陀 譯; (卷四十九)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 0310 大方廣佛華嚴經 東晉 佛陀跋陀羅 譯; (卷三十三) 普賢菩薩行品第三十一

本作品的註疏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金藏国图麗藏再雕福州
思溪磧砂普寧洪南
天海緣山南藏山图北藏山图
嘉興东大龍藏阿育王黃檗卍字
臺中大正东大中華縮刻
頻伽普慧佛教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1nB271_p0798a01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162a02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一) 447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225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816頁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四十卷。
南天竺烏茶國王手自書寫。華嚴經百千偈中,善財童子五十五聖者,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并書來進唐德宗貞元中詔三藏般若譯成四十卷,即是實義難陀所譯第六十一卷至八十卷入法界品同本,而貞元本文廣事詳,幾增一倍。若普眼長者甘露火王妙德圓滿主林神最寂靜婆羅門等法門奇特,多舊所未出。
又實義本第八十卷,未有流通分,而貞元本末卷之首,爾時普賢稱讚如來勝功德已,乃是聯環第八十卷末。前偈次說十大願王,卷末列眾部信受奉行,即本末具備,方見前八十卷末品來文未足。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四十卷,唐罽賓國沙門般若譯。
是貞元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別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校之舊本,文廣事詳,是十萬偈中一品之全文也。


閱藏知津

四十卷。南伏戎羌,北伏戎羌遐。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譯。
即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而普賢菩薩即為善財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復說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
今時但取此最後一卷,續於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後,並廣流通。然此一譯,文理俱優,不讓實叉難陀,而知識開示中,更為詳明,切於日用,切救末世流弊,最宜一總流通。

部類

知津 經藏 / 大乘經 / 華嚴部
呂目 經藏 / 華嚴部
會閱 经藏 / 大乘經 / 華嚴門
何氏新考 華嚴部
CBETA 05 華嚴部類 / 華嚴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