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 - 妙法蓮華經文句
基本信息
經號 | 何氏新考 : 1926 ;
CBETA : T1718 ;
大正藏 : T1718 ;
|
---|---|
著譯者 | 隋 智顗 説; 灌頂 記; |
卷數 | 十卷 |
原文 |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
備註 |
相關內容
本作品的註疏
-
1919
天台三大部補註 宋 從義 撰; (备注:含:玄義、釋籤、文句、文句記、止觀、傳弘決) -
1927
法華文句記 唐 湛然 述; -
1915
天台法華玄義科文 唐 湛然 述; (备注:玄義、文句、止觀三大部的科文) -
1928
妙法蓮華經文句記 隋 智者 説; 灌頂 記;唐 湛然 述; -
1918
讀教記 宋 法照 撰; (备注:含:玄義、釋籤、文句、文句記、止觀、傳弘決) -
1929
妙法蓮華經文句科 唐 湛然 述; -
1931
妙經文句私志諸品要義 唐 智雲 述; -
1935
文句格言 宋 善月 述; -
1932
妙經文句私志記 唐 智雲 撰; -
1934
法華文句記箋難 宋 有嚴 箋;
本作品为以下作品的註疏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144b09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320a08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499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416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1056頁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十卷,今作二十卷,陳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疏文分三:初品為序,方便品訖分別功德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為正,從偈後盡經凡十一品半,名流通。又一時分為二:從序至安樂行十四品,約跡開權顯實;從涌出訖經十四品,約本開權顯實,本跡各序正流通。初品為序,方便訖授學無學人記品為正,法師訖安樂行為流通,涌出訖彌勒已問斯事,佛今答之半品,名序;從佛告阿逸多下訖分別功德品偈,名為正;此後盡經,為流通,今記從前三段消文也。
帖文為四:一、列數,二、所以,三、引證,四、示相。
列數者,(一)因緣,(二)約教,(三)本跡,(四)觀心。始從如是,終於而退,皆以四意消文,而今略書或三二一,貴在得意,不煩筆墨。
二、所以者,問若略則一,若廣匪四,所以云何?答:廣則令智退,略則意不周,我今處中說,令義易明了。因緣亦名感應,眾生無機,雖近不見;慈善根力,遠而自通,感應道交故,用因緣釋也。夫眾生求脫此機眾矣,聖人起應,應亦眾矣。此義更廣,處中在何?然大經云:慈善根力,有無量門,略則神通,若十方機感,曠若虛空。今論娑婆國土,音聲佛事,則甘露門開,依教釋者,中說明矣。若應機設教,教有權實,淺深不同,須置指存月,亡跡尋本。故肇師云: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故用本跡釋也。若尋跡跡廣,徒自疲勞;若尋本本高,高不可極,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但觀己心之高廣,扣無窮之聖應機,成致感逮得己利,故用觀心釋也。
三、引證,方便品云:十方諸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若人天小乘,非一非大,又非佛事,不成機感,實相名一,廣博名大,佛指此為事出現於世,是名一大事因緣也。又云: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當知種種聲教,若微若著,若權若實,皆為佛道而作筌[羅-維+弟]。大經云:粗言及輭語,皆歸第一義,此之謂也。壽量品云:今天人阿脩羅,皆謂我少出家,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得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阿僧祗劫,以斯方便導利眾生。方便品又云:我本立誓願,普令一切眾亦同得此道,如我等無異。又五百授記品云: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實自淨佛土,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此則師弟,皆明本跡。譬喻品云:若人信汝所說,即皆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并諸菩薩,當知隨有所聞,諦心觀察,於信心中,得見三寶聞。說是法寶,見我是佛寶,見汝等是僧寶。
四、示相者,約三段示因緣相,眾生久遠蒙佛善巧,令種佛道因緣,中間相值,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而成熟之。今日雨華動地,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
復次久遠為種,過去為熟,近世為脫,地涌等是也。復次中間為種,四味為熟,王城為脫,今之開示悟入者也。復次今世為種,次世為熟,後世為脫,未來得度者是也。雖未是本門,取意說耳,其間節節,作三世九世,為種為熟為脫,亦應無妨。何以故?如來自在神通之力,師子奮迅之力,大勢威猛之力,自在說也。以如是等故,有序分也。眾見希有瑞,顒顒欽渴,欲聞具足道,佛乘機設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有正說分也。非但當時獲大利益,後五百歲遠霑妙道故,有流通分也。
示教相三分者,此序非為人天清昇作序,非為二乘小道作序,不為即空通三作序,不為獨菩薩法作序,乃為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佛道作序耳。此正不指世間為正,不指螢光析智為正,不指燈炬體法智為正,不指星月道種智為正,乃指日光一切種智為正。此流通非為楊葉木牛木馬而作流通,非流通半字,非流通共字,非流通別字,純是流通圓滿修多羅滿字法也。
示本跡三分者,久遠行菩薩道時,宣揚先佛法華經,亦有三分上中下語,亦有本跡,但佛佛相望,是則無窮,別取最初成佛時,所說法華三分上中下語,專名為上,名之為本,何以故?最初成佛初說法故,為上為本,此意可知,中間行化,助大通智勝然燈等佛。宣揚法華三分者,但名為中,但名為跡,何以故?前有上故,前有本故。今日王城所說三分,但名為下,但名為跡,乃至師子奮迅之力,未來永永所說三分,亦指最初為上為本,譬如大樹,雖有千枝萬葉,論其根本,不得傳傳相指,同宗一根,此喻可解。
示觀心相者,當約己心論戒定慧為三分。修行以戒初、定中、慧後,若法門以慧為本,定戒為跡;又戒定慧各各作三分。前方便白四羯磨結竟,為戒三分;二十五方便正觀歷緣,又善入出住百千三昧等為定三分,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為慧三分。
已約三分示四種相,當用此意,從如是去至作禮而退已還,悉作四意消文。但準望此義比知則易,分別顯示其辭則難,行者善思量之。語異意同,千車共轍,萬流鹹會者也。
記解是則無窮云:以本因所稟,亦是彼佛跡說,恐無窮故。但在今佛因果為本,據理非不稟,餘佛化因緣,約教既指今佛,故明本跡,且廢於他,故指今經壽量為釋迦本,不得更指前佛所說。前佛復有前佛,故云無窮,唯指一佛則無斯過,降茲一本,餘皆是跡。
問:恐墮無窮,唯論釋迦。今欲論諸佛,展轉稟教,終有一佛在初無教,無教為本,有何無窮。若許有窮,墮無因過。
答:拂跡求本,本求所說以獲實利,縱有最初,不同今初,何益行解耶?
問:若許有最初無教,何須稟今佛之教?
答:無教之時,則內熏自悟;有教之日,何得守迷?如百迷盲,俱不知路,一迷先達,以教餘迷。餘迷守愚,不受先教,誰之過歟?且驗釋迦一化,得益難思,況復爾前益難稱紀,寧不稟教?然終成無益之論,不可以此為窮,以無益於稟教者故。又十方世界,亦有嗅香覺觸,瞪視而得悟者,豈以聲教求其初耶?
疏問:天人龍鬼皆見佛聞法,地獄一道,無色一界,何意不列?
答:此義今當辯,夫諸道昇沉,由戒有持毀;見佛不見佛,由乘有緩急。然持戒有麤細,故報有優劣;持乘有小大,見佛有權實,且略判戒乘各為三品。依涅槃一句,開為四句釋之,其義則顯:一、戒乘俱急,二、戒緩乘急,三、戒急乘緩,四、戒乘俱緩。若通論戒乘,一切善法、一切觀慧,皆得稱戒,亦皆是乘,人天五乘,即是其義,道共等戒,悉是通意也。今就別判三歸、五戒、十善、八齋、出家律儀,乃至定共,能防身口,遮惡道果,得人天報者,名之為戒。若聞經生解,觀智推尋,四諦、十二緣、六度,生滅無生滅等智,能破煩惱,運出三界者,名之為乘。故大品云:有相之善,不動不出;無相之善,能動能出,即此義也。約三品四句,勘已觀行,三世因果,朗然可識。
釋方便品云: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圓,用有差會,三權是矩是方,一實是規是圓。若智詣於矩,則善用偏法逗會眾生;若智詣於規,則善用圓法逗會眾生。譬如偏舉指以目偏處,是舉偏法以目智,宜用法以釋方,將用以釋便。若總舉指以目圓處,宜將祕以釋方,妙以釋便也。舉偏法釋方便,蓋隨眾生欲,非佛本懷,如經令離諸著,出三界苦,是故如來殷勤稱歎方便,此義可釋他經,非今品意。
又方便者,門也。門名能通,通於所通,方便權略,皆是哢引,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從能顯得名,故以門釋方便,如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此義可釋他經,非今品意。又方者,祕也;便者,妙也。妙達於方,即是真祕,點內衣裏無價之珠,與王頂上唯有一珠,無二無別,指客作人,是長者子,亦無二無別。如斯之言,是祕是妙,如經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故以祕釋方,以妙釋便,正是今品之意,故言方便品也。
初番釋者,是體外方便,化物之權,隨他意語。次釋亦是體外方便,自行化他之權,亦是隨自他意語。後釋是同體方便,即是自行權隨自意語。初釋方便非能入非所入,次釋方便是能入非所入,後釋方便是所入非能入,故知名同,其義大異。世人多不見此意,浪釋方便。
問:偈中何意約過去佛門,廣明五乘耶?
答:三世佛皆有開權,但未來未起,現在始行,於證義弱。過去開權已久,受化之人,皆成四一,並於十方施權顯實,證義事強。搆之虛言,不如驗之以實,故於過去佛,廣說五乘也。
釋壽量品云:如來者,十方三世諸佛,二佛、三佛、本佛、跡佛之通號也。壽量者,詮量也,詮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跡佛之功德也。今正詮量本地三佛功德,故言如來壽量品。如文云:非如非異,非如三界,見於三界,此非偏如,顯於圓如,即法身如來義也。又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即是如如智稱如如境,一切種智,知見即佛眼,此是報身如來義也。又云:或示己身己事,或示他身他事,此即應身如來義也。若但性得三如來者是橫,但修得三如來者是縱,先法次報後應亦是縱,今經圓說不縱不橫三如來也。
壽量者,法如來以如理為命,報如來以智慧為命,應如來因緣理為命。法身非量非無量;報身金剛前有量,金剛後無量;應身隨緣則有量,應用不斷則無量。此品詮量,通明三身,應具四解,謂:實有量而言無量,彌陀是也;實無量而言量,如此品及金光明是也;實無量而言無量,如涅槃云:唯佛與佛,其壽無量是也;實有量而言量,如八十唱滅是也。品文具有此義,豈可是一而非三耶?若從別意,正在報身,何以故?義便文會。義便者,報身智慧上冥下契,三身宛足,故言義便。文會者,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故能三世利益眾生;所成即法身,能成即報身,法報合,故能益物,故言文會。以此推之,正意是論報身佛功德也,復次如是三身種種功德,悉是本時道場樹下先久成就,名之為本;中間今日寂滅道場所成就者,名之為跡。諸經所說本跡者,即寂滅道場所成法報為本,從本所起,勝劣兩應為跡。今經所明,取寂場及中間所成三身,皆名為跡;取本昔道場所得三身,名之為本。故與諸經為異,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
閱藏知津
二十卷。南更霸,北實寧。
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
章安尊者敘云:佛出世難,佛說是難。傳譯此難,自開悟難,聞師講難,一遍記難。余二十七,於金陵聽受。六十九,於丹丘添削,留贈後賢,共期佛慧。
初品為序。方便品訖分別功德,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從偈後盡經凡十一品半,名流通。又一時分為二:從序至安樂行十四品,約跡開權顯實。從涌出訖經十四品,約本開權顯實,本跡各序正流通。
消文為四:一因緣,二約教,三本跡,四觀心。始從如是,終於而退,皆以四意消文。而今略書,或三二一,貴在得意,不煩筆墨。因緣亦名感應,眾生無機,雖今不見,慈善根力,遠而自通,感應道交,故用因緣釋也。
夫眾生求脫,此機眾矣。聖人起應,應亦眾矣。今論娑婆國土,音聲佛事,則甘露門開,故用約教釋也。若應機說教,教有權實淺深不同,須置指存月,亡跡存本,故用本跡釋也。若尋跡跡廣,徒自疲勞;若尋本本高,高不可極,日夜數他寶,身無半錢分,但觀己心之高廣,扣無窮之聖應。機成致感,逮得己利,故用觀心釋也。
初序品者,如是等五事,冠於經首,次序也。放光六瑞,發起之端由序也。問答釋疑,正說弄引,敘述也。
二從方便品,訖授學無學人記品,是跡門正說。更為兩:一從此下是略開三顯一,二從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是廣開三顯一。凡七品半,文為三:一從此至譬喻品盡迴向佛道,是為上根人法說;二從爾時舍利弗白佛下至授記品,是為中根人譬說;三化城喻下三品,是為下根人因緣說。
三法師下五品,是跡門流通。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是本門發起序。
壽量品第十六,是正開近跡顯遠本。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於中佛說長行,為總授法身記。彌勒說偈,為總申領解。正宗分竟。
此後并下三品,為勸持流通。神力品第二十一,乃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為付囑流通。
部類
知津 | 論藏 / 大乘論 / 釋經論 / 此土 |
---|---|
呂目 | 撰述 / 章疏部 / 經疏 |
會閱 | 经藏 / 大乘經 / 法華門 |
何氏新考 | 經疏部 |
CBETA | 04 法華部類 / 法華經/疏/論 / 法華經/疏 / 法華經疏 / 法華文句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