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經號 何氏新考 : 0247 ; CBETA : T0221 ; 大正藏 : T0221 ;
著譯者 西晉 無羅叉 譯;
卷數 二十卷
原文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備註

相關內容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金藏国图麗藏再雕福州宫内厅
思溪国图磧砂普寧洪南
天海緣山南藏山图北藏山图
嘉興东大龍藏阿育王黃檗卍字
臺中大正东大中華縮刻
頻伽普慧佛教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092b25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149a11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431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214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806頁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二十卷,共九十品,與大般若同本。
西晉于闐國三藏無羅叉譯也。
卷一放光品
如來入等持三昧,放光照十方世界,故立品題。
卷一無見品
行般若,不見有菩薩,不見字,不見生,不見滅等法。
卷一假名品
菩薩者,但有字;佛亦字耳,般若亦字耳,五蘊者亦字耳,吾我亦字。
註:大正藏為假號品。
卷二五眼品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廣說行相。
註:大正藏為學五眼品。
卷二五通品
天眼通徹視,天耳通徹聽,他心通遍知,夙命通明了,神境通自在。
註:大正藏為度五神通品。
卷二授決品
三萬比丘六萬天子,生阿[門@(人/(人*人))]如來國中,授記成佛。
卷二妙度品
大度、上度、妙度、無上尊度、辯才之度、無等度、空度、無相度等也。
卷二舌相光品
如來舌上放光,普覆三千大千,蒙光者獲利。
卷二行品
一切法從久遠劫來,但行其字。行般若等法,亦不具行。
卷二學品
欲成一切善法,當學般若,欲成一切惡法,當學般若。
卷二本無品
一切法終始不得其名字,故云本無。
卷三空行品
般若五蘊等法,行相空無。
卷三問幻品
人問幻人行布施等法,我云何答也。
卷三了本品
無句義,是句義,般若了空。
卷三摩訶品
於諸妄見悉斷,故名摩訶。
註:大正藏為摩訶薩品。
卷三僧那品
普為眾生,作諸苦行,行布施等行,成僧那僧涅也。
註:大正藏為問僧那品。
卷三摩訶衍品
乘於大乘,能為有情轉妙法輪,成一切智。
卷三僧那僧涅品
何等菩薩名僧那僧涅,能行布施等諸法空名也。
卷四問摩訶衍品
此云大。
行布施等法,回向菩提,與眾生共成百千三昧。
卷四陀鄰尼品
行品意止,觀身、觀他身、觀內外身已,亦無身,亦無所倚,然四十二字密語云耳。
卷四治地品
從一地至一地,但治住地事,亦不見地。一一地中,一一成就事相。
卷四問出衍品
所出衍中,當作何所,當出三界,住無所倚也。
卷五歎衍品
摩訶衍者,出諸天上。衍與空等,不見來去。
卷五衍與空等品
如是如是,實與空等。猶如虛空,亦不知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等也。
卷五合聚品
衍與一切善法、佛法共合集,於般若中不可得。
卷五三際品
無有端緒,無有邊際,亦無有底,諸法皆然。
註:大正藏作不可得三際品。
卷五問觀品
行般若時,何等觀諸法,觀色等法皆空。
卷六無住品
佛無所住,一切法亦無所住。
卷六如幻品
說者、聽者,皆如夢幻。
卷六雨法雨品
為雨法雨,我作花散佛上。
卷六歎品
諸天歎言:所說快哉!佛現神力,能演是教。
卷六降眾生品
受持般若,教授眾生,成就一切諸善法故。
卷七守行品
於深般若習行守著,諸難不侵。
卷七供養品
習行守者,更能供養,疾證菩提。
卷七持品
受持般若,諸餘惡法,悉當消滅。
卷七遣異道士品
外道來至,求佛過失。天念般若,便即順去。
卷七無二品
何以獨稱般若,不歎諸法。以無二故耳。
註:下缺舍利品。
卷八功德品
贍部有情皆修十善,不如般若。
卷八勸助品
勸助福佐,共證菩提,不如般若功夫力大也。
卷九照明品
般若作照明,至清淨無點污故等。
卷九泥犁品
拒逆般若,永墮泥犁,斷善法罪故。
卷九明淨品
淨為甚深五陰,等淨故,常淨故。
卷九無作品
般若為何所作。答云:無有作者。
卷十等品
般若與諸法等,以無際故。
卷十真知識品
般若過耳,已遇佛與真知識相,何況受授。
卷十覺魔品
辯不即生兩不和合等相也。
卷十一不和合品
樂聽無說,樂說無聽。
卷十一大明品
般若為世間大明,佛眼常在。
卷十一無相品
般若以何為相,空即是相,無相無願是相。
卷十一大事興品
甚深般若為大事興,無與等者。
卷十一譬喻品
大海中船能濟度人,般若亦復如是。
卷十二隨真知識品
若學般若,隨真知識。
卷十二解深品
解深般若,當至何趣,當至薩婆若。
卷十二歎深品
諸天歎言,般若甚深,難曉難了難知。
卷十二阿惟越致品
以何相貌,知是此也。於諸果位,盡是一如,一無有二等,故得名。
卷十三堅固品
魔說空等法,如何可辨。若聞是言,便當覺知。
卷十三甚深品
深奧之處,說甚深空,無相無願。
卷十三夢中行品
夢中行空無相等,與日中亦無異無別。
卷十三恒加調品
以花散佛,結成寶臺,授記為金花如來時,說是般若也。
卷十四問相行願品
以云何行,云何入,行般若時,觀五蘊等空。
卷十四阿惟越致相品
夢中不近諸賢聖,不視諸法,如夢幻等,是名相也。
卷十四釋提桓因品
聞是般若書持學者,已具足功德。佛言:如是如是。
卷十五親近品
已發意者,使其願滿;未發意者,當親近之。
卷十五牢固品
行般若者,為行不堅固。何以故? 無牢固故,亦無不牢固。
卷十五囑累品
廣作佛事,不如流通般若,其福無等。
卷十五無盡品
般若不可盡,而陰等法亦不可盡。
卷十五相攝品
布施等六行,相攝引成菩薩行。問等學品,等所應學者,當學等。
註:大正藏為六度相攝品,且亦無問等學品。
卷十六漚[和/心]品
行漚[和/心]拘舍羅,此云善巧方便,不可計劫,具足諸行,成無上道。
卷十六種樹品
空中種樹,不為難;為眾生發菩提心,最為難。
卷十六菩薩行品
為在何處行,於五陰行,內空外空行,一切法處行。
卷十六當得真善知識品
欲成就逮薩云若及諸善法,須得真善知識。
卷十七教化眾生品
從初發意行諸善法,皆為教化一切有情。
卷十七無堅要品
佛形無有堅要,故無堅要者為無所有。
卷十七無倚相品
有倚相者,不得逮覺;無倚相者,速成菩提,則無所倚。
卷十七無有相品
五蘊無相,一切法皆無有相。無所有相者,則一相也,故無相也。
卷十八住二品
行於般若,住於二空,廣行諸行,而無所著。
註:大正藏作住二空品。
卷十八超越法相品
譬如幻化,無五陰行,一切無漏無礙無道無是也。
卷十八信本際品
信真際故,念般若真際故,及眾生際等無有異;建立真際,亦不分別等也。
卷十九無形品
五陰等一切法,無形無有可習。
卷十九建立品
修種種行,得成菩提。甫當建立三乘妙法,不隨惡趣。
卷十九畢竟品
為畢竟,為不畢竟。佛言:不畢竟,於二乘畢竟,亦不畢竟。
卷十九分別品
菩薩法佛法,以一相應慧一切慧而得正覺,以是分別。
卷十九有無品
諸法所有無所有,非佛所作,亦非菩薩羅漢等所作耳。
卷二十諸法等品
以諸法等故,我言斷有佛無佛如及爾法性。
卷二十諸法妙化品
是諸法化誰所化耶,佛所化耶,菩薩聲聞所化耶。
卷二十薩陀波崙品
此云常啼,不惜身命,為求般若,現在雷音佛所。
註:大正藏為薩陀波倫品。
卷二十法上品
法上云,如來者如如,無所起,不去不來,不動不生。
卷二十囑累品
佛敕阿難,流布般若妙法。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二十卷,作三十卷。
佛將說法,先入三昧,于一一身分放大光明,遍十方大千世界,眾生見光皆得不退。佛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億百千光,化為千葉金色蓮華,上皆有佛坐,一一化佛皆說六波羅蜜。眾生聞者皆發大菩提心。
此經二十卷,九十品,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會同本異譯。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三十卷,西晉于闐國沙門無羅叉共竺叔蘭譯。
與大般若經第二會同本異譯,放光、摩訶自序品至常啼品文義周足,皆九十品。


閱藏知津

三十卷。菜重芥。
西晉于闐國沙門無羅叉共竺叔蘭譯。
共九十品,與大般若第二分同本,而有常啼法上二品。

部類

知津 經藏 / 大乘經 / 般若部
呂目 經藏 / 般若部
會閱 经藏 / 大乘經 / 般若門
何氏新考 般若部
CBETA 03 般若部類 / 02 中品般若經(大般若經第2-3會)/論/疏 / 中品般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