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經號 何氏新考 : 0764 ; CBETA : T0670 ; 大正藏 : T0670 ;
著譯者 劉宋 求那跋陀羅 譯;
卷數 四卷
原文 原文一(CBETA官網), 原文二(異體字糾正、繁簡轉換), 原文三(界面美觀)
備註

相關內容

本作品的註疏

歷代藏經收錄情況 部份藏經提供圖片鏈接

石經金藏国图麗藏福州宫内厅
思溪国图磧砂普寧洪南
天海緣山南藏北藏
嘉興东大龍藏黃檗卍字
臺中大正东大中華縮刻
頻伽普慧佛教

經錄

  • 蕅益智旭 《閱藏知津》 J32nB271_p0001a16 原文一, 原文二
  • 呂澂 《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LC06n0006_p0128a13 原文一, 原文二
  • 釋會性 《大藏會閱》 (二) 133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上) 281頁
  • 何梅 《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 (下) 876頁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四卷。
卷一 一切佛語心品
大慧菩薩在楞伽山頂,啟一百八問。復一百八句,如生句、不生句、常句、非常句等句。復說生住異滅,各二種相,及七種性,藏識境界,第一義相。偈答住復,五無間性,種種法門,無盡妙義也。
卷二 佛說如來藏性不同外道修所方便,一切因緣,妄想想心,有無一異,涅槃神力建立,或化如幻,名身句身俱不俱,地位四果,陰界行相法門。一一問,佛一一答微細妙義。
卷三 佛為大慧說三種意生身,及五無間業。愛貪如緣母,無明為父入處。斷一根本,名害父母;斷諸法諸使,名害羅漢;斷諸陰和合,名破僧;斷現量七識不見覺心,名出佛身血。說因地相,一切法有無相,宗通說通相,妄想相,善語義智識相,九種轉變相,解脫義相續義,婆羅門論義等一切法門。大慧重問,如來即為分別解說也。
卷四 如來自性自覺覺他相性,一切凡夫但知如來種種名,不知如來義。諸外道計執常無常,菩薩聲聞滅正受義,乃至問不食肉功德,佛皆演說開喻。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四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佛在南海瀕楞伽山頂,昔諸如來皆于此城說自所得聖智證法,非外道邪見及二乘修行境界,我今亦當開示此法。時大慧菩薩致一百八問,佛隨所問答。說諸佛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世間出世間上上法,心意識生住滅相等一百八法。
傳鐙錄僧那禪師曰:我初祖兼付楞伽經四卷,謂我師二祖曰,吾觀震旦,唯有此經可以印心,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又二祖凡說法竟,乃曰,此經四世之後,變成名相,深可悲哉。我今付汝,宜善護持。
與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同本異譯。


大明釋教匯目義門

四卷,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佛在楞伽城,為大慧菩薩說諸佛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世間、出世間上上法,心意意識生住滅相,一切佛語心品。


閱藏知津

四卷。惟。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佛住楞伽山頂,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大慧菩薩以偈問百八句,佛以偈領,并為出所未問,總以一切句非一切句答之,次答諸識生住滅有二種。次明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次答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次明上聖智三相,次答所問聖智事分別自性經。次答淨除自心現流頓漸之問。次答常不思議非同外道之問。次明五無間種性,及菩薩一闡提。次明三自性,次明二種無我相。次答離建立,誹謗,見。次答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之問。
一切佛語心品之二
答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次答修行者大方便。次答一切諸法緣因之相。次答言說妄想相心經之問。次答自覺聖智所行之問。次明四種禪。次答般涅槃問。次明二種自性相,二種神力建立。次答緣起不同外道因緣之問。次答常聲為惑亂。次明一切法如幻。次明當善觀名,句,形,身,及四種計論。次答四果差別通相之問。次明有二種覺。次明當善四大造色。次明當說諸陰自性相。次明外道有四種涅槃。次說妄想自性分別通相。次答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之問。
一切佛語心品之三
說三種意生身,次答五無間不入地獄之問。次答佛知覺問。次答諸佛四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次答不說是佛說問。次答離有無有相問。次答宗通相問。次答不實妄想問。次答善語義問。次明智識相。次明外道九種轉變論。次答一切法相續義,解脫義。次答一切法妄想自性非性問。次明一切法不生不應立宗。次答智不得問。次分別說通及宗通。次答勿習近世間論問。次答外道妄想涅槃,非順涅槃。
一切佛語心品之四
答如來為作為不作等問,次答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問。次答不生不滅無奇特問。次答外道七種無常,非是佛法。次答滅正受,次第相續問。次答如來非常非無常。次因誰生誰滅之問,明如來藏是善不善因。次答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分別相。次答如恆河沙問。次答一切法剎那問。次答六波羅密有三種分別。次答種種相違問難。次答不食肉義。
達磨大師指此可以印心,故獨流通於世。

部類

知津 經藏 / 大乘經 / 方等部 / 顯說部
呂目 經藏 / 寶積部
會閱 经藏 / 大乘經 / 方等門
何氏新考 經集部
CBETA 09 經集部類 / 楞伽經/疏